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电气工程 >> 电气一体化 >质量控制关于公开版地图数据库一期产品质量制约倡议

质量控制关于公开版地图数据库一期产品质量制约倡议

收藏本文 2024-01-27 点赞:6090 浏览:1569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针对公开版地图数据库一期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提出完善技术标准与规范有效实施建库构架,提高数据源质量为实施快速更新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数据库 数据质量 完善建库构架高数据源质量
1007-9416(2012)09-0212-02
1、概述
(1)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建库的意义随着数字测图技术的普及与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图制图已经由单纯的数字化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标志着传统测绘产业向现代地理信息产业的巨大跨越。公开版地图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在经济建设和宏观管理中,其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地图及地理信息怎么写作,进一步发挥地理信息在加强政府宏观决策、国家应急保障、社会公益怎么写作等方面的作用,凸显测绘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
(2)数据库质量控制的意义公开版地图数据库建库基本原则是需求性、同一性、协调性、综合性原则,系统是以各类图形数据作为基础建立的,图形数据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质量和应用效果。试想,若没有完善的数据库质量控制措施,存在问题的数据库,是“杂乱、无序的”,以此为基础输出的地图产品,显然不能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应用于社会应急保障不但无法有效使用、甚至会造成祸害。
(3)数据质量的基本概念数据质量是指数据适用于不同应用的能力。只有了解数据质量之后才能判断数据对某种应用的适宜性。在测量学中,质量通常用误差来度量,在对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特别是DLG数据)整理与建库过程中,有许多生产环节,每个环节均产生一定的误差,按误差传播理论,每项误差的传播直接影响到最终数据的质量。
数据质量用质量元素来衡量。质量元素是说明质量的定量、定性组成部分,即成果满足规定要求和使用目的的基本特性。将其与测绘产品结合起来,质量元素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DLG产品的质量元素一般包括:空间参考系、位置精度、属性精度、完整性、逻辑一致性、时间精度、表征质量、附件质量等8个方面。本文仅就数据库一期产品存在质量缺陷进行初探,以期在二期产品改进和修复。

2、一期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数据库建

摘自:毕业论文选题www.udooo.com

库采用Geoway3.6、ARCGIS 9.3软件,按照一期项目具体要求,对项目基础数据、数据标准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确定生产方案和技术路线,但因所采用的基础数据及数据标准的现势性存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质量。主要三类:第一、数学精度。在数据转换过程中,实体要素发生移位(点、线、面)、变形(线、面)。第二、丢漏。数据要素丢、拓扑关系丢漏。第三、属性精度。实体要素的属性是否一致,包括内容、数据类型、属性值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水系

采用1:25万河流为基础底图,河流选取指标采用分界指标有条件选取,存在以下问题:(1)河网密度不足,特别是沿海区域,不能反映河网的特征,且低于指标的独流入海河流未被选入,若用于成图比例尺1:10万左右的图幅,河网密度显不足;(2)河网与采用1:5万河流框架的道路网及界线的拟合度差距太大,一些重要性河源未被录入(或不明确),也未设置图层;(3)许多水库、池塘上下游出现无源之水或断流;(4)河流等级的现势性、系统性不足。河流等级沿用上世纪80年代编制的《福建省河流等级表》,受其构建资料的局限性,未能系统全面地反映现今河流长度、流域面积与河流级差的正比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反映区域河流体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5)港湾岛礁分级缺乏完整性、实用性,对编制跨省域的1:15万以上比例尺的大区域地图使用则存在缺陷;(6)双线河流指标偏低,较适合比例尺小于1:25万以上图幅;(7)因近年随着海域沿岸基础建设力度的加强,海岸线变动较大,数据库的海岸线现势性不足;(8)海部等深线进行了综合,不适宜大于1:15万比例尺地图的使用;(9)人工水网、堤坝类型单

一、如未区分通行类堤坝。

2.2 交通

(1)部分道路因曲率化简后出现道路与点位符号或河流关系出现较大偏移;(2)高速公路互通区匝道表示过于简略;(3)桥梁、隧道、关隘表示不足,仅表示厦门、泉州的零星桥隧和闽赣交界的少量关隘,未能体现桥梁与河流、隧道与地貌特征以及关隘与境界、交通的关系;(4)铁路类型分类单一;(5)火车站未分等级;(6)城区内道路种类单

一、不足反映城区路网的多样性;(7)航海线未录入。

2.3 境界

(1)省界未使用34幅1:10万省界勘界转标资料录入;(2)各地市的勘界图集和与省民政厅合编的《福建省行政区划图集》可以作为县级界划界依据,县界光盘数据不宜作为县界的基本资料;(3)境界与河流关系要明确,无论是界河的选取、界河起终点位置;(4)部分县的乡镇资料暂缺,录入不完整;(4)街道界未录入。

2.4 居民点

省内居民点以1:5万(2000年)、省外以1:25万(2004年)地名库为基本资料,存在以下问题:(1)县市驻地村居委会录入偏少,用于大于1:15万以上比例尺地图需二次补充;(2)邻省地名只选择乡镇以上居民点、且图层单一,不适用于不同比例尺地图;(3)地名资料未经甄别后录入,存在废村或曾用名,有些地名是简化字;(4)河流和交通等线状要素采用计算机自动曲率化简后,居民点与河流、居民点与交通关系变更后未核改;(5)补充资料的使用规定过简略,不适合在实际建库中指导录入操作,缺乏统一性;(6)居民地分1:10万、1:15万、1:20万、1:25万;1:30万、1:40万、1:50万、1:70万、1:100万9个图层,各层采用的是按定额法与资格法相结合的选取方法,但选取指标偏密,且偏“定格”弱“资格”,如出现多处多无头路。

2.5 其他要素

(1)农林场仅分工区等、国营农林场牧渔场,未体现等级;(2)旅游要素以1:5万数据和2010年《福建省领导工作用图》为基本资料、网络及各类现状图为补充,分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度检测区、文物古迹等共八大类四个级别(世界、国家、省、其他),资料现势性不足。(3)山峰的选取原则缺少统一制定的序列表,缺乏可操作性。如选取“著名山峰、主要山顶”,没有预先界定各制图区域著名山峰、主要山峰,录入缺乏统一性、协调性;(4)界峰录入偏差太大,主要因界线资料录入后的规范性不足,与地名库山峰中的界峰位置偏差较大;(5)盐田的名称表示原则不明确,没有确定的资料和指标。

3、完善建库构架提高数据源质量为实施快速更新机制奠定基础

3.1 完善技术标准与规范

针对数据库一期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结合项目建设要求,在一期项目基础上完善项目涉及的标准及规范,并进行相应试验。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这些标准与规定,指导项目设计和实施的有序进行。确定基础地理数据(矢量地形要素)的内容及规格要求,包含要素和属性内容、要素分类编码、数据分层及组织、要素采集与表达、元数据及要求等,以指导基础地理数据的整合和数据建库。
3.

1.1 建立资料收集与分析机制

确立资料收集和分析的有效机制,将来源不一的各类数据进行投影与坐标系统、数据格式、技术指标、甚至数据模型等方面进行加工处理与整合工作,形成标准统一、形式规范的基础地理数据,进行一体化的数据建库和应用、管理,如重新编制现势性适宜性的河流、山峰、港湾和岛礁等级表(图)、居民地密度图等。
3.

1.2 规范数据整合流程

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格式转换、坐标系统检查、图层调整与属性结构定义、代码转换、要素识别与属性添加、图形要素处理、图层合并等过程。

3.2 加强数据源质量的监控

主要是(1)数据完整性及结构一致性:数据组织、数据层的完整性、数据层命名、数据层格式、数学基础、拓扑关系、属性表及结构等;(2)数据图形精度:要素遗漏、多余的要素、几何位移、节点错误、线段错误、多边形错误、数字化方向、图形综合取舍;(3)属性精度:要素分层的正确性、属性值域检查、属性项之间的逻辑一致性、相同属性值要素之间的连通性,各要素代码及名称、属性项正确性;(4)数据更新:更新要素的完整性、已更新要素的合理性、更新要素属性的正确性、关系处理的合理性;(5)要素关系一致性:如水系要素与等高线、水系与河流编码数据的关系等。

3.3 建立快速更新机制

在充分调查分析基础上,根据本单位近期和远期重大项目目标,确定数据库分期更新任务、制定各期更新任务内容和原则、定位与时间基准,明确各阶段数据库运行的基础地理数据构架,确立并构建有校数据库系统更新策略与质量管理机制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以维护数据库的快速更新的现势性、有效性,为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应急保障怎么写作奠定坚实基础。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