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大学德育 >模糊修辞和对外汉语教学

模糊修辞和对外汉语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2-08 点赞:17908 浏览:8108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模糊语言是语言的客观属性,模糊言语体现着语言规则,文化内涵与礼貌原则。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关注模糊修辞知识,也需要把它作为一种交流技能贯穿于教学过程。本文从学生与教师两方面给以英语为母语学生的汉语教学提出意见。
关键词:模糊修辞 对外汉语 教学
谈到修辞,我们常能联系到的内容是准确、生动、得体,而准确永远居于首位。然而任何语言中都包涵着模糊的成分,即使逻辑最严密的演说家也无法避免,这是由语言的模糊性决定的。模糊言语作为语言模糊性的表现形式,体现于人们交流的各层面,更为修辞活动提供丰富的表达材料。一方面,模糊言语为书面与口语表达注入活力,另一方面基于共同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的言语模糊易于激发说者与听者间的思想共鸣。在对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结论www.udooo.com

外汉语教学中,学生汉语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不能避开修辞,那么作为重要修辞素材的模糊言语也值得相关教学工作者的深入研究。

一、模糊修辞

对模糊语言的研究源于上实际五十年代,此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而真正引起语言学界对模糊语言关注的是1965年扎德(L.A.Zadek)发表于《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 and Control)杂志的论文“模糊集合”。他指出:“模糊集合是其成员隶属度构成一个连续集的所有成员组成的一个类。” 他认为:“现实的物体类别之间经常没有确定的界限,这种被称为‘模糊集’(fuzzy sets)的现象,表明了人类的认知能力具有一种模糊的特性,它们的存在,对人们的抽象思维和信息传递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扎德的研究为语言模糊的客观性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模糊语言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模糊修辞最重要的特点是以联想为心理基础。吴家珍认为:“现代汉语模糊修辞学现象往往是和双关联想、对比联想、范围联想、变异联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模糊言语力求简洁精辟,一些言此而意彼有意吊听读者的胃口,还有些依靠设置意境含蓄地传达感情,这些都需要听读者合理的联想,从而更接近说写者最初的意思。例如语言中的双关正是利用语义与语音、文化典故等之间的联系给语言添加趣味性。模糊言语之所以是语言重要的补充可以从心理角度作三方面的解释:其一,在同一文化背景中,人们倾向于有相似的习惯联想。在此条件下三言两语中包涵了丰富的语言信息,既免去哆嗦的对话又极易在表达者和接收者之间产生共鸣,拉近关系。其二,模糊言语包涵深层的意味,给人想象空间。在运用语言的道路上,人们总热衷于挖掘语言的深度并尽其所能创造意犹未尽的意境。其三,模糊言语更适应社会的礼貌原则。在一定情况下,相比于直抒胸臆的突兀和冒犯,模糊表达可以指向不同的联想与解释,老实人不会因为不谙交际之道有所冒犯,有心冒犯之人更能在模糊的字句间寻得安全地带,不至于落人口实。因此模糊修辞离不开联想,同时只有通过储存足够文化知识、团体中的习惯联想及社会礼貌原则并合理联想才能正确解读模糊言语,人们不会因复杂的产生步骤而疲于使用模糊言语,相反这编码与破译正体现着人类语言的魅力。

二、对外汉语视角的模糊修辞

对外汉语所涉及的模糊修辞属于语用学范畴,语用学对言语交际效果归纳为准确性、得体性和适切性。陈光磊提出使用语言的基本要求 :
一是要求话语合乎语言本体的结构规律,也就是所说和所写的话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是合格的、合法的——这讲究的是结构的规范性。
二是要求话语合乎语言交际的文化规约,也就是所说和所写的话语在社会的人际关系的表达方面是正确的、合适的——这讲究的是语用的得体性。
三是要求话语合乎语言使用的效果规则,也就是所说和所写的话语在对于题旨和情境的适应方面是恰当的、切合的——这讲究的是修辞的适切性。
可以看出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若已经达到规范性的要求,想要进一步提高语言水平需熟悉足够的文化知识和礼貌规则以在处理交际关系中分寸拿捏有度,也需掌握一些修辞技巧提高表达水平以符合不同的情境并且呈现多样灵活的汉语面貌,而这些都离不开汉语中固然存在的模糊修辞。
对外汉语视角的模糊修辞体现在主体的跨文化性和语境的汉民族性上。
就像所有二语学习者一般,汉语学习者大部分的汉语知识来自课堂,而与语言息息相关的文化知识和说话习惯远远少于想要达到得体甚至适切地运用汉语需掌握的量。课堂上语音惟妙惟肖的模仿,词汇的背诵和语法结构的扎实掌握都无法替代来自生活的文化知识和说话习惯,这也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需面对的问题。除此之外,学习者也易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阻碍汉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来自欧美的学习者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自不用说,而中国周边国家的学习者随着汉语学习的深入,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也将突出,许多学习者用母语的习惯来归纳汉语的规则,反而有使问题固化的倾向。
学习者在学习如何用汉语表达的过程中不仅在接触中国的语言、文化,更在试图理解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更深层的领域。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接受中国文化的过程,学习汉语修辞知识的目的是与中国人打交道,在逐渐熟悉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说话习惯的同时,学生运用汉语表词答意的能力也获得提高。
主体的跨文化性和语境的汉民族性都表明语言环境对学习者的重要性,然而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条件有限的汉语课堂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如何让学生熟悉所学的这门语言和与之相关的民族文化特点,如何使学生真正地吸收并最终产出。模糊修辞不仅是重要的语言技巧,对学习者提出的文化、思维习惯等知识的要求也体现了语用的得体性原则,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模糊修辞。本文以母语是英语的教学对象为例,阐述模糊修辞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三、模糊修辞对以英语为母语学生的汉语教学的启示

(1)注重培养学生汉语模糊修辞能力
首先,在对外汉语教学大纲中加入模糊修辞知识。
模糊修辞涉及范围很广,可以作为汉语本体知识结构的补充贯穿于语音、语法、综合、口语各门课中。教师对模糊言语浅层文化知识的解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敏感性,提高听和读的理解能力。所增加的模糊修辞知识应重视生活化和实用性,教师可以根据情况拓展生动有趣的模糊修辞知识,如“抽烟”与“吞云吐雾”有近义关系;“偷跑”可以拓展出“脚底抹油”、“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完美”引申出“十全十美”,数字“十”与圆满的关系,以及中国人的审美观等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都可以为一堂课增色。此外,教师可以赏析一些作品中模糊修辞的典型例子,使学生感受模糊修辞的灵活美,加深印象。其次,进行中西文化对比,突出汉语模糊修辞特点。
汉语教师应有足够的跨文化知识储备,对中西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能突出汉语文化的特点并帮助学生走出困惑。中西在习惯联想上的异同常影响词汇的文化内涵,应引起教师的重视。例如,“绿色”在中西方文化中都与环保有关;“红色”都有入不敷出的含义(赤字——in the red);“白色”都代表纯洁;“兔子”都是敏捷、胆小的形象;“狐狸”在各自的童话中都狡猾、奸诈;“蛇”都与恶毒挂钩。教师将这些文化内涵的共同点一一列出,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而由于习惯联想的不同所引起的语言差异更是教学的难点,例如汉语中蝙蝠可以代表幸福,龙代表至高无上的地位,“吃喜糖”表示结婚,“红白喜事”分别暗指喜事和丧事。教师凭着文化的敏感强调这些不同并且联系文化知识,可使学生加深理解、屏除困惑。
中西不仅习惯联想迥异,审美观也各有特点。中国文化偏爱简单清新的风格,在语言上体现为含蓄美,与西方强调感官强

摘自:学年论文范文www.udooo.com

化的美感迥然相异。对于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提供一些例子,从汉语风格角度分析和鉴赏,使学生对汉语风格有大体理解,这对学生理解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此外,“朗读”对理解汉语的含蓄特征也有积极意义。

三、加强学生实践练习,减少母语负迁移影响。

学了很久,却无法和说母语的人交流,这是困扰许多外语学习者的问题。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方面:首先,很多书本知识脱离生活,偏向使用书面语。如外国学生口中的“同屋”在中国人对话中很少见,“房间”被用于指“宿舍”,在口语中出现“父亲”、“邦交”、“听音乐”等书面语。其次,中国人之间交流不仅语速快,而且有不同程度的话语省略,即模糊修辞,这让外国学生很难听懂。最后,学习者在汉语学习初期易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接受时间差,即从老师教授知识到自己吸收有一个时间段,若学生对某个知识点不确定,这个知识点便暂时存在记忆库里等待别的例子进一步解释。这段时间里,知识点容易被学生原有的思维模式同化。同时师生间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会引起母语负迁移。教师在课堂上居于主导地位,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师生间在思维方式上的冲突难以避免,再加上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各有特点,这使教师难以照顾到每位学生。思维上的冲突导致学生无法内化的知识易于被母语同化。
要使外国学生学会说地道的汉语,关键是练习。主动练习比消极接受更能让学生接近真实的汉语,缩短学习和内化的时间差从而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练习不是埋头苦练,需要教师设置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应让学生有机会多练习,教师充当示范者,提示者和练习伙伴的角色。实战性的练习能暴露错误,使学生对汉英语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老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练习后的总结也很重要,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情况上一节与文化有关的模糊修辞总结课,传授有关模糊修辞作为交际技巧的内容。例如“是哪阵风把您吹来了”、“哪里,哪里”、“——您上哪去?——蹭饭去”,这些话很常见,却体现最基本的模糊修辞知识。
(2)重视提高对外汉语教师模糊修辞能力
首先,外语教师应提高创设情境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多练多说,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答是必不可少的。相对于简短问题的无从下手,教师一小段情境的描述有益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而整堂课也是一个大情境,把每个部分联结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使学生能通过寻找联系,更好地把握各个部分。情境的创设不一定是长篇的描述,有时一个动作的演示、一张图画或简单的几个词汇更有利于汉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准确地理解。这些简单形象的情境正体现了模糊修辞的特征,模糊修辞能力要求对外汉语教师有联想的意识,把复杂抽象的词句转化为简单生动的画面。
其次,运用模糊修辞的各种手段,减少与学生的交流阻隔。
大部分的对外汉语课堂要求教师运用汉语教学,若学生的汉语基础薄弱,需要教师以既形象又简单直接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优秀的汉语教师在课堂交流中有以下特点:第一,使用肢体语言作为补充。各国的肢体语言有很多相似点,可以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体态语有直接、形象的特点,很多时候,一个简单的动作比一通解释更直接而深刻,老师的动作和表情比文字鲜活,一个眼神的强调令人印象深刻,夸张的动作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肢体语言虽然不是言语表达,但简单的动作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具有模糊修辞的表达效果。第二,打比方,举例子。把抽象的语言变得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莫过于比喻。比喻利用事物间的共同特征转化语言,许多定义的解释比词语本身还复杂,打个比方反而能收到“一点就通”的效果。一位老师在解释语法知识时说“没”和“了”就如“冰”和“火”的关系,并举起双手显示左手是冰,右手是火。冰与火都是很常用的汉语,二者不能共存的特征鲜明。这位老师简单地打了个比方比任何解释的语言都更形象直观。在对外汉语课堂中,这类打比方的例子还很多,关键是教师应形成用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与学生沟通的意识。此外,举例子也利用事物间的相似关系。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看教师所举例子的好坏,例子不在多而在精,教师应选择典型、贴近生活的例子,并且据此总结规律。事实证明,老师在例子中显示对学生国家文化的喜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熟悉例子中的这些文化,能很快对相应的汉语意思做出反应。例如,如果在泰国教学,把“大城”与“西安”比较,使学生很快明白西安是一座历史性古都;在英语国家,可以用“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联系,显示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例子有很多,需要教师关注生活,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打比方和举例子体现联想的作用,都是模糊修辞的重要方法。
四、结语
模糊语言是语言的客观属性,模糊言语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与灵活性。对外汉语视角的模糊修辞具有主体的跨文化性与语境的汉民族性的特点,这说明外国学生需要掌握更多文化知识和修辞技能以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而模糊修辞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技能,也包涵着丰富的汉文化和汉民族思维方式等知识。模糊修辞不仅应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加以补充,作为一种沟通技能也应贯穿于教师教学的过程。
参考文献:
蒋有经.模糊修辞浅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第2-3页。
陈光磊.对外汉语的语用修辞教学[J].修辞学习,2006(2),第7页。
[3] 吴家珍.当代汉语模糊修辞探寻[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4(4),第41页。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林玲(1987年3月),女,2012年6月从广西大学文学院获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
通讯作者:董艳秋,女,广西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