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大学德育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专升本学生群体心理资本开发策略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专升本学生群体心理资本开发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3-07 点赞:6126 浏览:1642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997年,时任APA主席的塞里格曼(Martin 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概念,倡导建立“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目的是将传统心理学从关注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消极心理学取向,转向关注普通人,关注人性的真善美和潜质,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专升本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复杂、很有上行动力,却总是被误读的一个群体。如何激发他们内在的积极力量,开发他们的心理资本,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乃至我国的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心理资本开发
1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心理资本
作为心理资本的理论基础之一的积极心理学,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推孟(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以及荣格(Jung)关于积极生活的反思。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罗杰斯(Rogers)对于积极人格的研究进一步改变了现代心理学的势力划分。众多心理学家积累人性中的积极力量和美,促进传统主流心理学回归平衡体系,也促生了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在此背景下,2002年Seligman教授提出了“心理资本”概念,将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纳入资本的范畴,这一观点极大地开阔了研究者的思路,并引发了大量关于心理资本的探讨。
心理资本有特质论、状态论、综合论等三种取向,但积极心理学影响下的状态论取向的观点占主流地位:“心理资本指那些有助于预测个体高绩效工作和快乐工作指数的积极心理状态的综合,这些积极心理状态能够导致积极的组织行为,使个体勤奋努力地去做正确的事情,并且获得较高的绩效和工作满意感。”积极的心理状态包括希望、自我效能感(自信)、乐观、积极归因、自我恢复力等。心理资本具备四个特征:(1)无论针对个体或群体,都强调人性的力量和积极性,而不是消极阻抗与干预。(2)更关注人性的闪光点,而不是消极面。(3)区别人力资本强调“你知道什么”,即人应该具备的受教育程度与技能;社会资本强调“你认识谁”,注重关系网络和人脉;心理资本则强调“你是谁”以及“你想成为什么”,即关注的重点是个体的心理状态。(4)具有投资和收益特性,可以通过特定方式进行投资与开发,将其潜力挖掘出来,进而使组织获得竞争优势。
正因为心理资本的可投资性,在学校教育期间对学生群体的心理资本进行开发和训练就具备可操作性。
2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积极人格特质塑造
积极心理学重视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所谓积极人格特质,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个体水平的积极人格品质有: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群体水平的公众品质,包括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
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积极心理学家对24种积极人格特质系统研究中,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论和乐观。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桑德拉(Sandra,2001)等研究发现,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资源,使人相信结果会更好。在面对压力时,常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容易产生疾病。[3]
二专升本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
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跨越,拓宽了各类专科学生的上行通道,但由于入学层次、理论基础、培养目标、修业年限等方面的特殊性,专升本学生具有复杂群体心理特征,成为管理者、教师、家长和社会不应忽视的群体。
1较为清晰的人生规划与落后的时间管理能力并存
优秀专升本学生一般都有较为清晰的人生规划。专科阶段就有强烈的深造需求,本科入学后对人生规划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尤其是对新知识和市场需求技能表现出渴望多学的心态。但由于专科与本科学习方式的差异,时间管理能力普遍较弱,不懂围绕核心价值,采用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模式进行规划,对短期、中期、长期目标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因此,活动效率不高,引发消极认知。
2成熟的人际沟通能力与较低的学业基础并存
优秀专升本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据估算,相比普通本科生,他们能多接触30%的人际对象,交往对象的类别也多。在经历了从入学、学习、实践,再入学、学习、实践,经历数次人生抉择,容易形成稳定的职业气质,有相对稳定的人际圈。但在丰富多彩的人际交往后面,却是他们较低的学业基础,出现“平时活动频频出彩,考试拿分连连头疼,年终总评更是尴尬”的局面。
3较高成就动机与较低水平的元认知策略并存
优秀专升本学生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但由于专科阶段对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要求较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本科阶段,仍惯性使用原有不合理的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三方面皆有待于改进,使得教师摇摆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之间,又促使造成学生元认知策略水平提高更慢,阻碍其学业成就的进一步提高。
4高自尊与自卑、自负等负性情绪并存
优秀专升本学生自尊心很强,但由于“新生———老生”角色转换频繁,容易在身份识别上另类化。而且“专升本”学生在校时间短,刚入校又很快要毕业,入学不久,不仅要重新考虑考研与就业等问题,而且在评先评优、推优入党等方面机会相对较少,会感到自己是不被学校重视的群体,有的学生应对新生事物容易偏激,外化为行为上的偏激、盲目,导致学生管理的困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专升本学生是一个具有很强可塑性的群体。如果在校园环境中,尽早的进行正面引导,多开发其心理资本,将对他们个人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到重大的影响。
三校园环境下,积极心理学对开发专升本学生心理资本的策略
塞里格曼(1967)在研究“习得性无助”中发现,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4]在校园环境下,开发专升本学生的心理资本,使他们在没有心理问题的时候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在积极情绪中收获周围肯定和激励的反馈,将优良自我逐步内化。反过来,积极体验又有助于改变消极体验形成的不合理认知,最终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水平。
1坚定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倡导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高度吻合,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5]心理学家英格里斯(H.B.English)曾说:“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够很好的适应,具有生命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丰富的情况,不仅只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2011年8月7日,为期4天的首届中国积极心理学大会开幕式及主题演讲会在北京举行。以正性社会支持的理念为导向引导对专升本学生群体心理的关注,正逐步展开。
2基于积极心理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
传统心理学模式下的心理教育课程多采用专题性模式,从自我意识辅导、情绪辅导、学习辅导、人际关系辅导和生涯辅导等维度,各设置若干单元和专题,波浪式前进,螺旋式发展。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心理课程大多是这种模式。
校本课程开发更符合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两个典型样本的回顾:2006年,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课程(又称“幸福课”)。该课“受欢迎率”排名全哈佛第一,超过了由世界经济学大师讲授的“经济学原理”。该课不仅引导我们关注人类生命体,而且身体力行地向广大学生展示了如何提升心理资本的具体过程。同年,剑桥大学也为新生开设“幸福课程”,目的也是教会学生拥有正确的幸福观、健康观以及获得幸福的能力与心态。
基于积极心理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思路:(1)预测性评价,及课程理念选择。先用人格测试标准问卷了解学生心理典型倾向,然后在积极心理学取向下设计具体课程的基本架构。(2)创设充满感恩、幸福等元素的生态文化。创造一种不会让学生感到压抑和低自尊的流畅感,使教师和学生能主动进入积极体验。在体验幸福的时候,规避自我同一性失败的病态心理,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对爱、兴趣、满意、自信、自尊等正性情绪的培养,体验现在,关注未来。最终提升整个专升本学生群体的心理资本水平。
3冥想———自助式体验
人的成长是一个通过不断探索外在世界,了解自身的潜能的过程,但真正懂得如何探索的人极其有限。基于主体性发

源于:论文结论www.udooo.com

展的自助式体验就是引导自我探索自身的过程,本研究首推冥想训练。
从神经科学角度理解:“冥想是一组自身调节能力的训练程序,训练自身对复杂情绪的综合调控能力和对精神集中能力的调控能力。训练的最终目的包括良好的自身修养和情绪平衡。”[6]例如哈佛大学“幸福课”冥想练习(time in)环节,有贴合学生实践的主题设计,多样化思考练习,在静默中培养学生的积极体验。每个学习个体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回忆、反思唤醒对幸福的感知,同时将自己对幸福的认知与他人一起分享。
4积极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Hillson和Marie(1999)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存在着两个独立纬度,其中之一就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
社会支持系统是他人提供的一种资源,卡特纳和罗素(Cu’trona &Rusell)将社会支持区分为情感性支持、社会整合或网络支持、满足自尊的支持、物质性支持、信息支持。[7]社会支持作为一个重要的相似度检测变量,能对人们心理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时,他们会有更高的自尊感,进而引起积极自我评定,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最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于个人心理资本的内部提升,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和朋辈的外界支持是巩固专升本学生内在心理品质的重要因素。相比普通本科生,专升本学生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问题,遇到的压力和应对的困难也更大,这种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他们有意识地体验并从现存生活中挖掘社会支持资源的能力,掌握个体能调用的资源,最终积极应对压力事件。
总之,应对复杂的专升本学生群体,教育管理者必须改变以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应当由专业人士来负责”的错误观念,要以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为己任,本着人文关怀的理念,积极引导专升本学生从主体意识出发,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
参考文献
Avolio,BJ,Gardner,WL,andWalumbwa,FO.Unlocking the mask:A look at the process by which authentic leaders impact follower attitudes and behiors[J].Leadership Quarterly,2004,15(6):801-823
王雁飞,朱瑜.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5):32-39.
[3]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18.
[4]Medvedova L.Personality dimensions:“Littile Five”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oping strategies in early adolescence[J].Studia Psychologica,1998(4).
[5]王希永.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4):52-55.
[6]VariationAnalysisofSphygmogramtoAssessCardiovascular System under Meditation Chuan-Yi Liu,Ching-Chuan Wei and Pei-Chen Lo (eCAM 2009;6:107)
[7]Lazarus R S.Coping theory and research: Past,present,and future. Psychosomatic Medicine,1993,55(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