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大学教学改革 >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

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

收藏本文 2024-02-20 点赞:24830 浏览:11631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键词: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
1812-2485(2013)05-046-0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成为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鉴于农村中学生肩负着社会建设的重任,提高农村中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为视角,通过浅析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试图找出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本文研究较为粗浅,许多具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农村中学德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受智育和分科的影响,德育一直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教学,导致把学校德育从生活本源中抽离出来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实体。这种错误观念和认识直接导致学校在事实上的德育工作中,对其定位偏移或重视不够,使得农村中学德育形成了形式主义局面。加之德育内容不合理、德育方法陈旧枯燥、德育评价体系不健全,校、师、生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运作系统。农村中学德育系统的内部阻碍导致农村中学德育缺乏针对性,德育质量和效果明显偏低,实效性难以提高。

1.1 德育流于形式,地位不受重视

农村中学领导往往没有意识到或者主动忽视德育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急功近利的将智育摆在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对德育工作视而不见。学校领导往往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才是衡量一个人好与坏的关键因素,而学生道德上的小污点则可以忽视。加上农村中学德育教师的道德教育能力偏低,绝对不是由于农村德育教的懒惰和不思进取而形成的,而是农村中学教师负担过重。负担过重和道德教育不受重视的地位,造成了农村中学德育教师教学能力普遍不高,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1.2 德育目缺乏灵活性和层次性,照本宣科现象严重

德育目标制定缺乏层次性和灵活性,忽视了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的层次性和差异性,的德育目标来要求城市中学生和农村中学生,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成果。
农村中学道德教育,面对极其简陋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举步维艰,再加上本身道德教育资源和力量比较薄弱,以书本为主的德育载体又缺乏灵活性和层次性,致使农村中学德育教师对道德教育难以应对。农村中学生分散情况很复杂,整齐划一的德育目标不适合农村中学,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能够灵活运用的德育目标才能使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3 德育内容出现偏差,脱离学生的生活现实

农村中学生与城市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占有资源不同,使用的德育教材和需要学习的德育内容却全相同。我们不能否认当前中学的德育教材有其积极意义,但它忽视农村与城市区别的缺陷仍旧不可回避。

1.4 各种现代化教育资源是很有限,德育方法陈旧,影响学生主体性发挥

虽然在农村教育改革的进程当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但在现实中,农村中学德育课堂“填鸭式”授课仍是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农村中学德育中德育教师欠缺能够运用并掌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能力。品德与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udooo.com

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加强道德教育的手段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作为升学考试不考的科目,安排的课时很少,几乎用不上现代化教学手段;加之农村中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硬件设施建设而建成的,建成后就被束之高阁而很少利用。

1.5 传统的德育评价体系评价过于简单,影响德育效果

在道德教育不断的改革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已经逐渐认识到德育评价方式单一性的弊端,也提出了很多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和意见。由于条件所限,农村中学的德育评价方式还是大多数采取了最简便明显却不科学的方法——分数。
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在没有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前提下,受到社会负面的影响而大大消解,德育效果对农村中学生难以形成长久的影响状态。

2 增强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2.1 道德教育系统必须多层次设立

与城市中学生升学为唯一目标的单一性受教育目标相比,农村中学生似乎有更多选择,虽然这些选择可能并不是自己志愿或者最好决定。对待受教育目的不同延伸出来的就是教育对他们的指导功能的不同,需要的教育内容就更加特殊,德育也不例外。农村中学生将走向很多不同的生活道路,自动流入社会建设事业的不同阶层和职业岗位,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应该怎样加强他们在校期间的道德教育,以达到对他们现在及未来的工作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指导功能,就摆在了教育者的面前。

2.2不断从实际出发寻找新的德育方法和途径

农村中学由于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很多城市中学所采用的德育方法并不适用。面对这一现状,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要想提高实效性,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农村中学德育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农村中学德育对象的特殊性、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定位的特殊性等,都决定了农村中学只有综合分析自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和劣势,充分利用自身已经掌握的资源,同时充分开发周边可利用的资源。尽最大可能全面的对农村中学所处环境、本身已拥有的资源以及周边可开发的资源等进行详细的总结研究,将能够充分利用的资源充分利用,为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创造更大的可能性和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基于当前农村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德育为人怎么写作的本质作为出发点,在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时,应该以农村的实际生活作为基点,使所学能够指导所用,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2.3 积极丰富和拓宽农村中学德育载体

德育载体是传导德育内容的途径,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丰富和拓展农村中学德育的载体,要结合实际情况,同德育内容相衔接,通过分析德育内容,利用可利用资源,创造出适合农村中学自身实际的德育新载体。
2.4 利用网络德育资源,形成正确的网络导向在当前的网络社会背景下,加强网络德育建设、利用网络德育资源、对形成正确的网络导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农村中学生离网络社会似乎较远一些,但事实上网络对于农村中学生的影响一点都不少,他们更容易被网络的花花世界所吸引而形成网瘾,从而辍学或者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在当前的农村社会,应该着重培养中学生积极健康的网络道德。
网络道德教育同任何道德教育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育者积极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主动介入到学生的网络生活加以引导,一定会起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达到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2.5 建立和改进农村中学德育机制

完善农村中学德育内容、创新农村中学德育途径、丰富农村中学德育载体都是为了加强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都是从学校德育的具体工作方面做出的探讨。重新审视农村中学的道德教育,必须要转变观念才是推动改革的根本出路。转变观念的主体不仅是实际工作者,还包括各级领导和学校系统,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推动农村中学德育各项工作顺利的进行,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加强农村中学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发挥学校德育工作主阵地的优势,建立有效的德育工作和道德情感的激励机制。强化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意识,建立和改进保障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整体机制。

3 因地制宜,做好德育评价工作

伴随着德育工作观念的转变,德育工作受到重视被提上学校教育工作日程,广泛开发学校资源和智慧建立道德情感激励机制推动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都是为了提高农村中学德育的实效性,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促进农村中学生优秀道德品格的养成。在当前农村中学施德育工作的时候,还要重视创新和启用更新、更灵活的德育评价方式,因地制宜,用最简单、最朴实的生活表现评价方式代替传统的分数评价方式,根据自身掌握的资源状况而实行的德育自然应该按照实施条件来进行评价,而不是按照教学计划根据条条框框进行评价。利用农村够得到与社会发展相对同步的教育,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只有学校给予德育工作足够的重视和投入,着重培养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为了有效的提高农村中学德育的实效性,还要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帮助。
社会组织很多都有着雄厚的资金背景,也有很多是公益性质的,他们出于各种目的都愿意给予需要帮助的人一些帮助。而且,大多社会组织都处于城市,他们的帮助往往给农村中学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很多的先进观念,更重要是他们代表了全社会的关爱。这些够让农村中学生看到道德力量的存在和能力,强化他们的道德意识。政府部门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关注农村中学的教育问题,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社会各方面组织的帮助还能引导舆论宣传的内容,从侧面优化和巩固了农村中学德育的外部社会环境,使农村中学德育处于道德高尚的社会氛围。这些可以极大的确证道德力量的存在,坚定学生的道德信念,有力的提升农村中学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郭金萍.中学德育的问题与对策[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西北师范大学,2005.
2 杨万军.贫围山区中小学校德育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
3 赵景欣,张文新.农村留守儿童生活适应过程的质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 冯婉桢,檀传宝.改革开放 30 年的中小学德育政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8(1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