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保险 >> 电子商务保险范文 >寿险基于数据包络策略中国寿险业效率查抄袭率

寿险基于数据包络策略中国寿险业效率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1-16 点赞:10100 浏览:370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近年来,保险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进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保险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大。保险在基本公共怎么写作系统建设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保险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措施和对金融危机的反思还在不断深化。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保险业依然会保持快速增加。截止2010年,我国保险市场的规模在世界上位列第6位,这一排名将在未来不断提升,我国将会以一个有潜力的新兴保险市场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保险市场之一。其中,寿险行业在整个保险行业中也是占着相对较大的份额,寿险行业的核心优势在于长期储蓄和风险保障功能,这是其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独特优势。它能够推动国家经济和和谐社会稳定进展。寿险公司竞争力的强弱是其能否长远进展的关键,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是效率不足。这也正是本论文选择寿险行业效率探讨不足的重要理由。本论文选取17家主要的寿险公司作为探讨对象,利用可以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影响的三阶段DEA模型以及探讨效率变动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策略对2005至2010年我国的寿险业效率进行浅析探讨。本论文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探讨作用、国内外探讨近况以及本论文的探讨框架。第二章给出效率的含义及探讨策略。并对现有效率探讨策略进行了比较,解释选取三阶段DEA策略进行效率探讨的理由。接下来,给出了相关的模型,包括CCR模型、BCC模型以及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第三章对我国寿险业的效率进行实证探讨。首先给出本论文采取的投入产出指标以及外部环境变量。由于指标的选择在DEA策略的运用中十分关键,本论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给出了恰当的指标系统,并对负数进行了处理。然后,对模型以及样本的选择给出说明。最后,进行三阶段DEA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实证浅析。第四章在前文实证结果的基础上给出文章结论和政策倡议。实证结果显示,利用三阶段DEA策略,我们可以得到,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相比,调整后所得的效率值变化较大,说明环境及随机误差对效率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可以看出我国寿险公司总体的无效率主要源于规模无效率,主要理由可能是我国寿险公司远未达到规模经济。当然,纯技术无效率也是无效率的一个理由。中外资寿险公司的比较发现,我国整体寿险业规模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于外资寿险公司的规模效率低造成的。Malmquist指数浅析表明寿险公司的生产力增加更多的源自于技术进步,且中资公司生产力增加比外资公司更依赖于技术进步。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本论文给出了改善寿险公司效率的倡议。关键词:寿险公司论文效率论文三阶段DEA论文Malmquist生产力指数论文

    摘要2-4

    ABSTRACT4-8

    1 引言8-15

    1.1 选题的背景和探讨作用8-10

    1.2 保险行业国内外探讨近况综述10-13

    1.2.1 国外文献综述10-11

    1.2.2 我国关于保险行业探讨的近况11-13

    1.3 本论文的探讨框架13-14

    1.4 革新之处14-15

    2 效率探讨的策略介绍15-27

    2.1 各种效率的含义及作用15-19

    2.1.1 效率的含义15-16

    2.1.2 效率的测度16-18

    2.1.3 寿险业的效率18-19

    2.2 现有效率探讨策略的比较19-20

    2.3 随机前沿浅析策略介绍20-21

    2.4 数据包络浅析策略及其主要模型21-27

    2.4.1 CCR模型21-22

    2.4.2 BCC模型22-23

    2.4.3 三阶段DEA23-24

    2.4.4 效率的动态变化浅析24-27

    3 我国寿险公司效率探讨的实证浅析27-49

    3.1 样本及输入输出变量的选择27-33

    3.1.1 指标选取27-30

    3.1.2 数据来源及说明30-31

    3.1.3 环境变量的选择31-33

    3.2 模型与样本的选择33-34

    3.2.1 模型的选择33

    3.2.2 样本的选择33-34

    3.3 三阶段DEA实证浅析34-46

    3.3.1 第一阶段传统DEA的实证结果34-38

    3.3.2 第二阶段A的实证结果38-40

    3.3.3 第三阶段的实证结果40-46

    3.4效率动态变化的实证探讨46-49

    4 结论及政策倡议49-54

    4.1 结论49-51

    4.2 政策倡议51-52

    4.3 本论文的不足与今后的探讨方向52-5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