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护理 >> 儿科护理 >试析小儿小儿慢性咳嗽中医临床路径运用

试析小儿小儿慢性咳嗽中医临床路径运用

收藏本文 2024-01-27 点赞:5278 浏览:1501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中医临床路径管理方式与传统治疗方式在小儿慢性咳嗽诊疗历程中临床疗效、治疗时间、门诊各项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别,为中医临床路径的改善和推广提供临床依据。策略:选择符合观察要求的60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路径组采取中医临床路径管理方式,对照组采取传统诊疗方式进行治疗,疗程14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对门诊治疗时间、门诊各项费用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浅析评价。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路径组痊愈19例,占63.33%;显效6例,占20%;有效5例,占16.6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17例,占56.67%;显效9例,占30%;有效4例,占13.33%;总有效率100%。两组差别无统计学作用(P0.05),示两组在改善咳嗽症状方面均有效果,且疗效相当。2.两组平均门诊治疗时间:路径组12.50±2.30天,对照组14.57±3.24天,路径组门诊治疗时间显著缩短,差别有显著统计学作用(P0.01),路径组优于对照组。3.门诊各项费用比较:路径组中中药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在中成药费用方面,路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作用(P0.01);路径组中中医特点疗法的运用多于对照组,所占费用亦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作用。在西药费用方面,路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统计学作用(P0.01);在治疗费用、检查费用方面路径组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两组治疗总费用相比较,路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说明中医药利用比例增加,西药、治疗、检查费用的的支出大大减少。4.患者满意度比较:路径组满意率100%,对照组86.67%,两组差别有统计学作用(P0.05),示路径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在改善咳嗽症状方面均有效果,且疗效相当;在平均门诊治疗时间方面路径组治疗时间显著缩短;在各项费用支出方面路径组较对照组在中药、中成药、中医特点疗法费用上有升高,在西药、治疗、检查以及治疗总费用方面均显著降低;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路径组高于对照组。关键词:中医临床路径论文小儿慢性咳嗽论文实施评价论文

    中文摘要6-8

    Abstract8-11

    引言11-14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治疗策略14-35

    1. 一般治疗14

    1.1 病例来源14

    1.2 病例分组14

    2. 诊断标准14-18

    2.1 西医诊断标准14-17

    2.2 中医诊断标准17-18

    2.2.1 中医辨病疾病诊断标准17

    2.2.2 中医辨证证候诊断标准17-18

    3 观察病例标准18-21

    3.1 病例纳入标准18-19

    3.2 病例排除标准19

    3.3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19-20

    3.4 剔除和脱落病例的处理20

    3.5 门诊检查项目20-21

    4. 探讨策略21-31

    4.1 治疗分组21

    4.2 治疗策略21-31

    4.2.1 基础治疗21-22

    4.2.2 分组治疗22-31

    4.3 疗程31

    5. 观察内容及策略31-34

    5.1 安全性观察项目及策略31-32

    5.2 疗效观察项目32

    5.3 观察策略32

    5.4 疗效评价标准32-33

    5.5 评价策略33

    5.6 安全性评价标准33-34

    6. 统计学处理34-35

    第二部分 结果35-43

    1. 一般资料浅析35-36

    2. 疗效浅析36-41

    2.1 两组治疗前后主证咳嗽积分浅析36-37

    2.2 两组临床疗效浅析37-38

    2.3 两组门诊治疗时间浅析38-39

    2.4 两组门诊治疗各项费用浅析39-41

    2.5 两组患者满意度浅析41

    3. 依以性浅析41-42

    4. 安全性浅析及不良反应42-43

    第三部分 浅析与讨论43-55

    1 中医对小儿慢性咳嗽的认识43-45

    1.1 病因病机43-44

    1.2 辨证论治44-45

    2. 西医学对儿童慢性咳嗽的认识45-46

    3. 结果浅析与探讨感受46-52

    3.1 结果浅析46-50

    3.2 实施临床路径的感受50-52

    4. 不足与展望52-55

    第四部分 结论55-56

    致谢56-5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