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房地产 >简述企业税务成本类型和制约策略

简述企业税务成本类型和制约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4-06 点赞:33936 浏览:15767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在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是一种途径,另外企业税务成本作为影响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之一,也逐渐引起重视。因此,本文将在阐述企业财务成本概念的基础上,对税务成本的基本类型和成本控制方法进行粗浅的探讨和分析,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 税务成本类型成本控制

一、企业税务成本

税务成本指的是在税务机关组织税收收入时,征税人和纳税人双方发生的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各项耗费。税务成本按期表现形式、性质和用途划分,可以分为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两类。其中内部成本指的是为组织税收活动,税务机关发生的内部耗费。而外部成本则是指企业或个人为纳税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也就是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纳税费用,具体包括纳税人为纳税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是税务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耗费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税收活动。两者的区别又十分的明显,外部成本是内部成本的延伸,并且涉及对象比内部成本广泛。另外,内部成本比较容易确定,外部成本难以确定,且易被忽视。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以外部成本中的企业税务成本为核心展开讨论与分析。
企业税务成本,是指企业单位在纳税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耗费,包括直接的以及间接的耗费。理论上来讲,企业税务成本是商品价值的一项组成部分,是企业销售产品、提供怎么写作以及让渡资产等日常经济活动中形成经济利益的流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已经由行政管理转化为税收征纳的关系。因此,税务成本管理与控制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和纳税筹划中的重要内容。

二、税务成本的类型

企业税务成本按照其经济内容分为纳税直接成本、纳税维持成本、纳税财务成本、纳税例外成本四类。

1、纳税直接成本

纳税直接成本指的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按照国家的规定,依法缴纳的各项税款,主要有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资源税等等。纳税直接成本的特点是负担的重要性和公平性。重要性主要表现在造成直接成本的税款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金额数量大,在国家税收总额中比例较高。公平性表现在依法纳税、人人平等之上。在社会经济中,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都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其所缴纳的税款也都是依据纳税能力而定的,

摘自:写论文www.udooo.com

有法可依。

2、纳税维持成本

纳税维持成本指的是企业为了维持其纳税活动所消耗的费用成本,具体包括纳税信息生成费用、资料费用、税务人员费用、邮电费用、纳税稽查费用和向相似度检测机构进行咨询纳税事宜、接受注册税务师涉税事宜费用等等。纳税维持成本的特点是其成本大小具有弹性,会因为企业管理能力的大小和办税人员水平的高低而有所差异。

3、纳税财务成本

纳税财务成本指的是企业为顺利履行纳税义务、按时缴纳各项税款而发生的利息成本,主要有银行手续费用、因涉税事宜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其他各种理财费用。有关这项成本的控制对企业管理者的理财能力要求较高,如果管理者运筹失当,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多纳税款或提前纳税,不但造成直接税务成本的增加,而且会扩大相应的利息开支。相反,企业管理者运筹得当,则会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推迟或避免某些税费,不仅能够节约直接纳税支出,相应的还会增加企业存款利息收入。

4、纳税例外成本

纳税例外成本指的是在某些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如滞纳税款、少纳税款等,企业可能会触犯到税法或相关法规,从而遭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所发生的成本耗费。这类成本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滞纳金、罚金,其发生具有偶然性特点。对于一些税法意识淡薄的企业,应多加注意,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税务成本的控制方法的提出

1、提高税务筹划水平,合理避税

目前我国税收制度发展还不完善,各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还不健全,本身存在很多漏洞。随着市场经济中企业管理者的法制观念逐渐增强,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企业纷纷采取合理避税的方式进行控制企业税务成本。合理避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即企业通过合理安排,利用法律的缺陷或漏洞,减轻甚至规避其税收负担的行为。与偷税、漏税行为相比,合理避税具有高收益、低风险性以及合法性。从本质上来看,这种行为既算不上合法,也不违法,不会受到法律制裁,而是一种处于合法与违法之间的状态。合理避税不但是一种不违法行为,而且它一定能给纳税人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并且与违法行为的偷税、漏税的风险性不同,合理避税基本上可以说极低风险甚至无风险。另外,合理避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策划性。由于合理避税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而且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以及征管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要做好非违法的合理避税,一定要有强烈的税收策划意识。管理者不但要了解税法、遵守税法,而且要了解税法中的缺陷和漏洞,以便于更加合理地进行生产经营的安排规划,从而达到合法避税的目的。合理避税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减轻了纳税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了企业的税务成本,从而增加了企业可支配收入。由于合理避税行为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国家不能采取强制命令、政策、纪律、舆论等方式来反对、削弱避税,因此这不失为企业可选的控制税务成本的良策。但是国家为避免企业的这种行为,会针对避税活动所暴露出的法律法规不完备、不合理,采取修正、调整举措,因此企业管理者应随时关注国家税法政策的动态,及时应对、调整,避免控制税务成本行为超出税法的界限。

2、响应国家政策,积极节税

节税与避税不同,是降低税务成本的积极形式,符合政府的法律意图和政策导向,是国家鼓励的一种税收行为。纳税人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的优惠政策和减免政策,采取合理的手段,最大限度地享用优惠政策,以减轻税负。积极节税与合理避税相比,具有趋同性、道义性、调整性特征。避税行为通常要受制于税收法律和征管法的缺陷或漏洞,而这些漏洞和缺陷是政府始料不及的,也是未来制定法律法规时所要刻服的。而节税行为则是立法当局和税收征管部门所希望纳税企业去做的,纳税义务人的行为基本在税务当局的预料和期望之中。这就是积极节税趋同性的含义。道义性表现在,避税是利用税收当局的立法漏洞,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在道义上不是很正当。而节税则是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规定,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正当行为,受到政府的提倡。积极节税之所以具有调整性特征,是因为节税的关键是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纳税义务人则要能灵活应变,随时调整经营决策以适应政策的变化,以达到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最大程度地减少税收支出。其实合理避税与积极节税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合理避税是从税收当局的角度来定义的,它的侧重点是企业回避纳税义务,而积极节税则是从纳税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它的重点在于降低税务成本。节税和避税的区别其实根本上是因为立场不同,一方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另一方是从政府的角度出发。纳税者为了降低税收负担以及由于违法导致的税收处罚,本着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自然会有钻法律漏洞的可能,这种行为不被税务当局所提倡,但是也只能从道德上谴责,因为避税行为并没有违反现行的税法,所以只有不断地对现行税法加以完善,才能减少纳税人的避税行为。总之,由于节税和避税的区别在于双方立场不同,因此对这两者的区分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3、灵活运用经济手段,有效转税

转税是纳税人把税收的负担转移给其商品的消费者或者供应商的行为。通常是在纳税人不堪忍受税务负担或者不愿意忍受税负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商品或者降低商品等各种方法来实现的措施。转税又可以成为税负转嫁筹划。一般情况下转税行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转税行为对国家的税收总收入并没有任何影响。转税与避税、节税或逃税都不同,避税会使国家税收的收入被迫减少,而节税会使国家税收的收入主动减少,总之,它们都会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减少国家税收的收入,然而转税行为导致的结果仅仅是税款的承担者转移,并没有减少国家的税收收入。
(2)转税行为不是法律行为仅仅是经济行为。偷税行为是违法的法律行为,避税行为是非违法但也不被提倡的法律行为,节税行为是合法的法律行为,以上三种行为都属于一定程度上的法律行为,然而转税行为只是纳税人通过改变使税务负担者改变,仅仅属于经济行为,并不是法律行为的范畴。
(3)的变动是转税是否能够成功的前提。转税是纳税人通过对的自由浮动来实现的,由于商品供求状况的不同,导致商品对供应商的供应链和消费者的需求量有不同的影响,进而对商品的有一定的决定作用,从而根据的变动影响了税款转移的程度及方向。

4、强化纳税法律意识,减少例外成本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国家的保障,企业经济利益的安全性也离不开国家的法律保护。所以企业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税收也是应该尽到的一项基本义务。政府对企业征税是有强制性的,对没有依法纳税的企业也会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另外,身为国家的一名公民,无偿的享有并使用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怎么写作,也应该无偿的向国家缴纳税款。这种税收的征纳关系通过法律形式来确定,具有其强制性、无偿性以及固定性。政府也并不能任意征税,必须依据事先确定好的税收标准通过法律的手段来合法征税。
因此,每个企业都应该强化依法纳税的法律意识,不管是对领导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应及时主动地缴税,依照法律程序足额地申报和缴纳税款是每个公民的根本义务,如果违反税法,还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导致纳税例外成本的增多。
四、结语
企业税务成本研究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追求最高效益的客观要求,其根本目的是降低税务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盈利效率。即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合理避税、节税以及减少相关支出的形式来减轻企业税负。本文首先介绍与分析了企业税务成本,在对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控制税务成本的相关措施,这种控制对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董树奎:税收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差异分析与协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源于:大学生论文网www.udooo.com

寇铁军:税收成本及优化分析[J].税务经济,2004(5).
[3] 王雍君:税制优化原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