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房地产 >建筑和城市人文情怀

建筑和城市人文情怀

收藏本文 2024-03-04 点赞:29944 浏览:14157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人类的新技术革命是21世纪初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确实如此,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也是目前被城市化的速度最快的人群,这意味着每年有一批农民兄弟成为城市人,有一批乡村被城市化。但在这样快的被城市化过程中,我们的建筑和城市建设速度太快,很多事

摘自:论文范文www.udooo.com

情未来得及细细思考,就已经实现了,而且在很大范围内又被复制了。在城市被快速建设过程中,人的尺度和人的全面需要往往被放在不重要的地位甚至被忽略。
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所依据的基本是欧美和前苏联的现代主义规划理论。现代主义规划理论强调城市按照功能明确分区,各功能区以汽车为联系工具。汽车作为人类的重要发明,已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工具,甚至成为城市的主角。近100年来,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使我们习惯了这样的景象:在新的城市里,在老城市拓展的新区里,甚至在老城市的老区里,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向越来越高的天际伸展其雄伟的身姿和霸气;新的道路四向蔓延,向越来越广的田野播撒汽车的便捷和尾气。因为我们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都想争当第一,“第一高楼”、“第一宽马路”,城市被英雄主义的气概塞满。我们在惊叹建筑和城市的巨变,感受生活的快节奏。但回过头来,我们发现却失去了很多,而且在作茧自缚。
我们想快速到达目的地,于是修建了越来越宽的道路,50米、100米,甚至150米,大城市是大马路,小城市同样还是大马路。人行道让位于自行车道,自行车道让位于汽车道。作为城市主体的人,上班族已被逼进汽车,在马路上龟行;老人孩子过马路时,要处处提防车辆。在较宽的城市马路,短暂的绿灯时间,只够过半幅马路。
按照现代规划理论建设的巨大的城市居住区,一度是人们理想的家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在居住区巨大的体系中,已经摒弃了以前小尺度城市聚居地的各种生活便利与乐趣。居住区被划分成若干小区,在居住区中心地带配置中学、小学和大型购物中心。而每个小区又被划分成三四个组团,小区中心是公共怎么写作中心,有幼儿园、居委会、花园、小卖店等。从管理学上来讲,这种等级划分非常合理,也符合人的基本需求,但与实际情况对照,发现在等级森严的居住区中,人们少了很多随意购物、交往的乐趣,一切均是安排好的生活线路。
1996年国际新都市主义协会出台了《新都市主义宪章》,对分等级道路、大型居住区等现象进行了反思与批评,提出重建人性化的公共交通、高密度建筑和道路网。我们也应该认真反思,从中外传统和实践中吸取营养和教训,构建当代中国城市建设的人性化尺度和模式。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