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房地产销售 >论测度过度投资对经济周期作用VEC模型测度

论测度过度投资对经济周期作用VEC模型测度

收藏本文 2024-02-17 点赞:34563 浏览:15863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引 言

投资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给我国带来了经济增长奇迹,但投资过度也会导致风险集聚、经济增长波动,造成经济周期的产生。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投资规模和投资资金供给的增长都需设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2012年7月11日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提出:当前重要的是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可见解决投资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研究旨在判断我国目前是否存在过度投资现象,以降低投资对经济周期的效应为目标制定出较优的投资策略,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过度投资是指国家政策不合理导致直接总投资存在超额异常现象的行为。近几年国内很多学者研究过度投资问题都选用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比重这个指标来衡量投资规模,但我们认为资本形成总额占GDP比重(即投资率)这个指标更为合理。首先,资本形成总额不仅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还包括存货投资,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投资规模。再者,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是投资率,进行国际比较时可以保持数据一致性。最后,投资率的计算是实际值相除,消除了通胀可能带来的误差。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本文选用GDP增长率为指标。同时,通货膨胀率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它的波动也是需要重点控制的对象。
过度投资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要从促进经济增长和造成经济衰退两方面来考虑。首先,过度投资会在一定时间内大幅促进经济增长。投资是GDP核算支出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的迅速增加无疑会创造很多GDP,实现GDP的高速增长。同时,投资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势必会造成市场的流动性增加,从而为经济注入了更多活力,促使了经济高速发展。但如果理性地看待这种增长就会发现很多问题。第一,GDP的增长可能存在泡沫。为追求GDP政绩而产生的“建了拆、拆了又建”的折腾工程并未给人民生活带来真实财富。第二,使用货币驱动因素促进经济增长,很容易造成经济过快过热,并且流动性过剩促使通货膨胀发生,又引发了其他危机。另外,当过度投资在一定时间后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从而供给大于需求,造成通货紧缩,宏观经济悲观衰退。所以过度投资会造成一段时期经济增长和衰退的过程,即经济周期的产生。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国外学术界已证明美国等发达国家投资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De long和Summers,1992),即投资率越高及以设备投资反映的高资本形成率越高,经济增长速度越快。Kala, Ataman和Norman(2003)考察了39个发展中国家在不同时期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得出经济增长由投资来驱动的结论。在我国,刘金全(2002)检验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证实了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当期相关性。安立仁(2003)提出中国是政府主导型经济,投资是经济增长最为主要的动力。
国内外学者对世界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肯定了信贷因素巨大的贡献作用。曾令华,王朝军(2004)证实了信贷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Eduardo-Borensztein(1998)在多国回归模型中,使用最近20年来工业国流向6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的数据检验了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孙立军(2008)验证了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显著促进作用。在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问题上,Durham J B和Luca Deidda(2002)验证了高收入水平国家发达的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人均GDP比较低的国家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不明显,甚至有负面效应。鲁登荣、李振静(2010)研究表明中国股票市场规模与经济增长呈负向关系。
从既有研究来看,各投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或负向效应已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但这些研究总体来说存在一些不足。第一,他们只基于已有数据验证当期投资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未对投资的后续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无法发现当期存在的投资隐患。第二,大多数学者只研究其中一个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未将其他存在同步变动、互为因果的重要因素纳入系统综合衡量。第三,大多数研究进行的仅是验证性分析,并未做探究性分析去寻找合理的投资策略。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找出较为全面的关键性变量,建立合理的模型分析变量间的关系,并做出适当预测和提出政策建议。
根据前文已有的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除了投资总额,初步猜想国内信贷发放、外国直接投资、证券市场价值是影响经济增长率的重要因素,同时因为通货膨胀率与经济的密切相关性和控制的必要性,也将其放在考虑范围之内。这些指标分别是实际GDP增长率、资本形成总额、银行部门提供的国内信贷、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市场资本总额、CPI。下文通过对世界上两次重要危机和中国自身宏观调控的案例进行分析来最终确定关键变量。

三、相关典型案例分析

(一)20世纪80年代:拉美危机

二战之后,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萌生

源于:论文的格式www.udooo.com

了强烈的愿望要实现快速发展并赶上发达国家,于是开始了持续几十年的“赶超策略”,大举借债、大力投资并迅速推动城市化,最终在20世纪80年代初陷入严重经济危机。
由于拉美地区不统计CPI数据,故分析时用GDP平减指数通胀率代替。同时拉美地区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才有相关统计数据,故市场资本总额在此案例中不予考虑。
从图1来看,拉美地区20世纪70年代资本形成总额、国内信贷额明显持续较快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因为相比其他指标数值较小在图上显示不明显,但经过计算其在20世纪70年代也有年平均104%的增长率。由于投资的不断推动,整个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实现年平均5.7%的GDP增长率,效果显著,但其间不乏有增长率的小幅波动和通胀率的大幅波动。最终的危机在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爆发,GDP增长率大幅下跌甚至为负,同时通胀率也因为全面衰退而下降,整个经济受到重创,进入紧缩时期。

源于:查抄袭率硕士毕业论文www.udooo.com

表5结果表明系统存在5个显著的协整关系。
第四步:模型的建立
确认了各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后就可以建立VEC模型。重新根据FPE准则(最终预报误差最小)选择滞后阶数,运行结果为p=1。建立模型后共有6个方程,根据侧重,列示IGDP和CPI为因变量的2个方程系数如下。
表6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的R2都较高,拟合效果较好。但方程系数基本都不显著,可信度不高,不过这一点对模型预测影响不大。从系数看出,短期内影响下期GDP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当期GDP增长率,同时股市规模的负影响也较为显著,其余货币和投资因素一定程度上对GDP增长有促进作用,但CPI的快速增长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影响下期CPI的主要因素同样是当期GDP增长率,说明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容易引发高通胀。其他途径的资金供给增加也会导致物价上涨,CPI增加。
第五步:granger因果检验
由于前述模型的方程系数不显著,有必要进一步确认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如果显著进行预测才更为合理。
R软件中的causality函数可以用来检验模型中一个内生变量是否是其余所有内生变量变动的原因,如果拒绝原检测设,则该变量就会导致其余所有变量的变动。
表7结果表明,除了loan变量不显著外,其余变量都满足显著的因果关系。如果放宽显著性水平至10%,loan也可认为是显著的。这里可以得到结论:所有变量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第六步:模型预测
使用拟合模型对未来5年的GDP增长率和CPI进行预测(见表8)。
从图4中看出,GDP增长率先维持之前走势继续上升,但在第3年到达顶峰后开始下滑,存在明显的波动现象。同时CPI持续走低,有通货紧缩趋势,形势不乐观。可以初步判断当前投资和资金供给有不合理情况存在。
从表9看出,各指标平均增长率都远高于经济增长率,股市规模平均77.38%的增长率更是惊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地区,在同时期相应的4个指标仅为22.75%、-0.90%、15.69%和-0.71%。除了外国直接投资,中国的投资规模、国内信贷投放额度、股市规模都存在明显的过度增长现象。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结论,中国当前存在一定的过度投资行为。

(三)探究如何合理投资

根据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长率定为7.5%,未来很有可能还会持续。同时为了防止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通常将4%定为CPI警戒线。除了达到界限的要求,经济决策者更希望这些宏观经济指标在长时间内能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本节旨在探究如何根据设定好的未来预期,制定当前的投资和资金投放策略。
虽然VEC模型没有反预测的功能,但幸运的是已经证实所有变量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故可以通过一些变通方法来进行此项工作。具体操作为:将原有数据集最后5年的GDP增长率变为8.3%,CPI变为4%,然后再预测后5年的各指标数值。此时可以猜测预测出来的BOP、loan、stock、investment就是相应的合理值,因为他们在既定的GDP增长率和CPI下承担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的作用已很显然,因为他们就是根据设定数值预测出来;但启后的作用还需进一步验证。这里设定GDP增长率为8.3%略高于7.5%是因为当前已经造成的过度投资必定会致使经济在短时间内一定的下滑,为了保证未来实现7.5%目标,先将该指标设定高出预期。
使用新数据集建立滞后期为1期的VEC模型,并进行未来5年的预测(见表10、图5)。
新的预测结果显示,GDP增长率和CPI的波动都有明显的缓和。原来的标准差分别为0.24和0.48,现在的标准差分别为0.05和0.08,结果明显减少,所以可以认为前文所述的启后作用也是存在的。合理的指标策略列示在表11。
新的指标策略较当前形势有了明显的改善,其中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增长率为12.67%,国内信贷额增长率为18.64%,股市规模增长率为32.67%,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为17.18%。虽然相比世界其他经济体这些数值仍然偏高,但对于中国独一无二的高速发展模式是可以适用的,有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合理的信贷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区间应为15%到20%。同时,各指标的标准差较之前有了明显的缩小,稳定的增长率也是更为可取的。值得一提的是,新推算出的BOP增长率比当前的平均值14.36%要低,这个数值有待根据更多信息去商榷。中国经济当前一大迫切需求就是引进外资,增加资本积累的同时可以加快技术变迁,从而慢慢实现产业升级,经济体制优化。相比东亚大经济圈引进外资22.75%的增长率,中国目前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1)本文确定GDP增长率、银行部门提供的国内信贷、市场资本总额、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资本形成总额、CPI这6个指标为研究过度投资与经济周期问题的关键变量。
(2)6个变量都不平稳,但满足二阶单整并存在协整关系,且互为因果,在此情况下的预测实现更为合理。
(3)根据模型对中国未来5年的经济周期指标即GDP增长率和CPI进行预测,发现了明显的波动情况。同时结合当前各投资因素异常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本文断定中国现今存在过度投资现象。

(二)政策建议

在政府主导和金融控制的模式下,只有政策合理有效,才能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1)将投资增长率稳定在17%左右,实现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
(2)将信贷增长率稳定在18%左右,股市市值增长率稳定在32%左右,同时加大引进外资力度,加快资本积累,逐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3)把握好通胀治理的力度,使通胀保

源于:论文格式要求www.udooo.com

持在低平稳状态。

(三)研究展望

本文测度了过度投资对经济周期的作用,判断了当前的形势并有效提出了建议,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1)本文由于所选指标的数据限制只能使用中国1992年~2010年的相关年度指标,样本点只有19个,不能像利用季度数据或月度数据那样更细致、更有代表性地说明问题。
(2)本文虽然考虑了较为全面的有关过度投资与经济周期问题的关键性指标,但由于现在投资资金渠道越来越多元,可能还有一些相关因素没有加以考虑。
(3)本文仅研究投资的规模因素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而对于投资结构、投资效率等方面的影响未作考虑。希望作者和其他研究者能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