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法制教育 >阐述语言小学科学课教师语言

阐述语言小学科学课教师语言

收藏本文 2024-04-06 点赞:25946 浏览:1195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从你知道哪些事,还有什么问题;你想研究什么;你打算怎样研究;谁还愿意说出你的发现(意见);你能对自己和小组的同学在这节课的学习作一个评价吗;谁能完整地说一遍六个方面,论述了小学科学课的教师语言。
小学科学课教师语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自然课”已经在全国38个实验区改为“科学课”,进行了三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科学课力求体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磨练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体验。笔者反思自己在试教《科学》三、四年级的经历以及在听了许多优秀教师的科学课后发现,尽管科学课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在科学课教师的教学语言中,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一些语言,而这些语言则体现了科学课的基本理念。

一、你知道哪些事,还有什么问题

传统的教学观是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贮藏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也就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多次遇到同样的问题:由于学生置身于当今信息社会,通过电影、电视、书刊、inter网等信息渠道,他们已经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一些课的个别内容学生已经了解,教师不得不根据学生既有的认知水平而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对课的学习内容,我们应当了解学生知道哪些,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当然,也不能仅靠课堂上的一句“你知道哪些?想研究什么?”就算是“了解”了学生,我们还要和他们交朋友,深入他们的生活中去,这样才算是真正重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些年,我们广大教师欣喜地看到,一些优质课、观摩课的执教者正越来越深入地关注着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少有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走的场面了。

二、你想研究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传统的教学观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按教材规定的内容和顺序教,学生按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udooo.com

老师讲的内容学,以至于出现了“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创新意识不够”“外国学生基础不够扎实,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中外教育差异。近20年的自然教学改革,在自然教学改革的先驱刘默耕老师的倡导下,自然教师正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造精神。在2002年湖北省首届科学(自然)优质课竞赛活动上,宜昌的一节《纸的研究》,以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己提出研究问题、自己确定研究方法这一创新的教学模式,引起了与会者的争鸣,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三、你打算怎样研究

传统的教学观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不相信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说、让学生做,结果课堂上出现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做”的沉闷局面。
我们常说,要磨炼学生的思维,而思维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听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让学生说做法,也许他说不清,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维障碍,但这一说的过程,正是个体学生的认识转化为全体学生共识的一个信息同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磨合的过程、修正的过程。路培琦老师曾说:“越是说不好的学生,我越是让他说。”因为你不让他说,不给他机会,他就永远不会说。同样,在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说研究方法,开始可能是为难他们,但若长期训练下去,他们一定会在各种纷繁冗杂的事物现象面前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四、谁还愿意说出你的发现(意见)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一步一问,牵着学生的鼻子,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赶紧“启发”,一听到正确答案就“万事大吉”,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全然无视其他学生的意见和认识。我们要面向全体,就必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认识。让每一个学生说,则正是体现了“面向全体”。尽管一节课不可能让六七十个学生都在班上发言,但他们应该有机会在小组说,还应该在全班讲述他的与众不同的发现。而他的这一发现,说不准就是本节课最重要的发现。在近年自然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优秀教师已走出了这一巢臼,他们在教学中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即使有个别学生说对了,教师仍然要“磨”他们说出理由;即使大部分都同意了,教师还是要问“有没有不同意见”。

五、你能对自己和小组的同学在这节课的学习作一个评价吗

《科学课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一节课结束了,学生在科学探究的历程中,必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孜孜以求,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在实验时有“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领悟,在研讨时也有“集思广益方法多”的感触。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过程,将他们在探究中那种妙不可言的感受和灵光凸显的感触表达出来,既是对自我的肯定,又是对他人的促进。如路培琦老师在《连通气球》课中让学生谈体会,四年级的孩子竟然说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一件事不能想当然”“只有小组内的成员团结协作才能做好实验”等具有哲理意义的语句,但这的确又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悟。

六、谁能完整地说一遍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看到的事实或观察到的现象,是非常零乱的,在归纳、分析、整理时,教师往往是不相信学生,怕出乱子,就越俎代疱,自己归纳总结,“圆满”地完成了教学内容,致使“整理分析事实”的环节落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是要相信学生,不相信学生的教师怎么可能会注重“学生主体”呢?如在《鸟》一课中,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得出了关于几种鸟共同的认识,但这些认识是零乱的,无序的,如果老师提出“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就会引导学生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再如,在《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一课中,教师在8组学生分别描述了自然界里的8类水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之后,不失时机地提出:“根据以上同学的讨论,谁来把水在自然界的变化联系起来说一说?”引导学生由部分到整体地全面地辩证地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变化,学生“探求意义的经历”显得特别清楚。
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的教学语言事实上也反映了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尽管教学语言并不能完全诠释教学理念,但是这些教学语言的确反映了在科学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变革,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体现了科学课课改的精神。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