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广播电视播音 >简谈传播学《职来职往》传播学解读

简谈传播学《职来职往》传播学解读

收藏本文 2024-03-07 点赞:5001 浏览:1493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自2010年底开播以来,《职来职往》以其全新的求职形式和平民化舞台,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在电视荧屏上引领了求职类节目的新浪潮。本文通过传播语境、传者、传播方式等方面对《职来职往》进行解读,以期能为其他同类节目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职来职往》传播语境传播方式
《职来职往》是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和江苏卫视联合打造的大型职场真人秀节目,节目为求职者提供多样的就业机会,使求职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职场。栏目每期邀请18位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场达人”,以亮灯或灭灯的方式显示他们是否支持求职者,同时在选手求职过程中,“职场达人”给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建议。
2011年2月底开始,《职来职往》在江苏卫视重播。借助于这一平台,节目的收视率和关注度大幅增加,在电视荧屏上引领了求职类节目的新浪潮。这一节目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传播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可以对节目热播的深层原因有清晰的把握,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给其他电视真人秀节目和求职类节目带来启示。

一、传播语境:就业形势严峻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转型,企业用人观和个体择业观也随之转变。另外,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攀升,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形势非常严峻。就业问题是当前政府和社会都非常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职来职往》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中谈到受众观看某一电视节目的原因时,认为“电视观众有能力在这套节目与他们的日常生活之间,建构起关联的那种直接针对性”。①在涉及到观众之所以选择这一套节目而非另一套节目,费斯克认为原因在于观众选择的节目与其自身“更切身相关”,“观众可以将这套节目用作一种话语资源来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关系”。②同样,作为求职类真人秀节目,不同的人在观看时会将不同的情感映射其中。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职来职往》提供了一个寻找工作以及初步感受职场的平台;对于想要换工作的人,节目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我提升的空间;对于一般人来说,节目中达人对求职者的评价和建议也能为自身做好现在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节目制片人马浚益表示:“节目牢牢抓住现在观众的心理,‘成家’‘立业’是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具有很强的社会话题,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③此外,《职来职往》节目的口号是“职来职往 前途宽广”,这一口号简洁并且紧紧抓住了人们普遍关注的“前途”问题,和普通人建构起直接的联系,在情感联系和相关性的建立方面比较成功。

二、传者:宽广的播出平台和权威的专业人士

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者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外界。传者可以是个人或群体,也可以是组织。传者是传播信息的来源,其可靠性和权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信息的质量和传播效果的形成。
《职来职往》的首播平台是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CETV-1)。CETV-1拥有政策支持的全国覆盖优势,是中国唯一与电视台一频道享受同等政策支持落地的卫星频道,频道覆盖全国及亚太地区。④在这一先天优势的基础上,节目的覆盖范围和权威性有了基本保证。此外,2011年2月,《职来职往》在江苏卫视播出。经过品牌推广和节目创新,江苏卫视此时在全国地方电视台中收视率和竞争力名列前茅。新的强有力的播出平台进一步提高了《职来职往》的知名度,扩大了节目的收视人群。
播出平台只是节目覆盖率的前期保障,不能确保节目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作为节目的参与者的传者对节目保持长久的高收视率和影响力的作用不容忽视。《职来职往》的参与人员有主持人、求职者、职场达人和现场观众。主持人应当掌控节目的节奏,包括对参与者情绪的引导、场内冲突的调节、现场气氛的调控等。《职来职往》的主持人李响,先后在湖南卫视和江苏卫视主持多场娱乐节目,语言的运用游刃有余,现场气氛的调动也能恰到好处,缓解了求职者的紧张情绪,增加了节目的趣味;同时主持人很少参与到对求职者的评价,增加了节目的权威性和媒介组织的中立性。职场达人和Mr. Job 是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达人人选以及他们对求职者的评价是衡量节目真实性和权威性的主要标准。参加《职来职往》的达人来自公共关系、品牌策划与营销、IT企业、物流企业、律师事务所、教育培训等,涵盖了社会上的大部分行业。职业达人在自身的领域拥有一定的权威和较高的知名度,如世界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万博宣伟中国区总裁刘希平、智立方总裁杨石头等。传播学者霍夫兰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可信度与权威性往往密不可分。对于传者来说,可信与权威的形象无疑会提高传播效果,这也是《职来职往》之所以受到受众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传播方式:“巧”与“新”的结合

“传播是一项技巧性很高的活动,不同的传播方式往往会带来不同的传播效果”。⑤《职来职往》在传播方式的选择上实现了“巧”和“新”的结合,达到了“好”的效果。传播方式的“巧”体现在节目现场的舞台布局和面试流程基本上沿用了目前国内广受欢迎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形式,求职者和嘉宾在现场模拟采用一对多的面试形式,通过“亮灯”与“灭灯”的方式进行选择,由此也被观众称为“职场版《非诚勿扰》”。节

源于:大专毕业论文www.udooo.com

目的“新”主要体现在平民化和人情味,不同价值观同时得到展示。以往的职场节目,如《绝对挑战》和《赢在中国》,注重高端、精英,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职来职往》则向所有的人开放。求职者既有从未进过校园的人,也有名校毕业生和海归;既有要求年薪50万元的人,也有不要报酬的实习生;既有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有退休人员。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成为这一平台上的主角。经典的模式,加上完全向普通人开放的大众平台,《职来职往》受到很多人关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也就在情理之中。

四、推广渠道:多媒体融合的现代节目推广

在电视节目纷繁多样以及人们的媒介选择多样化的今天,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不仅依赖于内容以及播出平台,还取决于节目推广能否有效实施。节目推广有很多方式:宣传推广、广告推广、活动推广、后产品推广及其他推广方式(奖励、会议、展览等)。 ⑥《职来职往》节目在运营的过程中正是采取了多种推广方式相结合的策略,促使节目品牌的逐步形成。作为一档求职类节目,优质的职位资源是节目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职来职往》精心打造百强企业联盟,除了节目现场提供的职位以外,只要求职者在节目终选时得到一定数量的达人亮灯的支持,就可以在百强企业中自由选择。百强企业中既包括谷歌、丰田、宝马等大型跨国公司,也包含新浪、搜狐、百度、淘宝、爱国者等知名企业。《职来职往》正是抓住这一特色,在宣传过程中突出百强企业的职位的“诱惑”,这些企业提供的职位和发展前景对于求职者来说无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迈克尔·舒德森在研究报纸和娱乐的关系时曾提出“自我广告”(self-advertisement)这一概念。⑦在他看来,就报纸而言,除了新闻采集外的一切报纸排版方案和办报政策都是“自我广告”的方式。《职来职往》之所以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节目“自我广告”的成功。除去具体的面试内容,一些选秀节目的表演的痕迹外,节目的舞台布景、流程、背景音乐,求职者对自我的真实呈现,职场达人或中肯或犀利的点评,都能使普通人获得类似的体验感和心理归属。此外,《职来职往》还和知名招聘网站智联招聘合作建立节目互动专区,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使求职者能够快速了解相关企业和职位信息。《职来职往》还开通了新浪微博、搜狐微博,及时发布信息,与网民进行直接互动。再加上职场达人和网民的微博互动,主持人李响在自己的微博上开辟了“响聊聊职场”的板块,使得节目的受众范围和影响力大大提高,同时也提高普通人关注和参与的热情,对于节目的推广有很大的益处。
高校毕业生是每年就业队伍中庞大的一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部分,为了扩大节目在高校中的影响,《职来职往》适时推出“职来职往校园行”活动。节目组走进武汉、广州、厦门、天津等地高校,为大学生解答疑惑,并通过活动选拔求职者参与节目。除了活动推广外,《职来职往》也围绕节目主题进行了相关产品开发。2011年8月,栏目组推出《职来职往:这样求职进百强》一书,并组织达人在全国各地举行图书签售活动。这一后产品开发不仅提高了节目的经济效益,对于节目品牌的树立也大有助益。
结语
在2011年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上,《职来职往》被评为“年度最受大学生瞩目”的电视节目。《职来职往》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和节目自身对传播规律的把握和运用是分不开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为求职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良好条件,播出平台和权威人士的参与为节目的成功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证,多渠道的推广方式为节目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的媒体选择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随着其他频道类似节目的纷纷出现,受众的分流难以避免,节目的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对于《职来职往》来说,节目自身已经有一定的受众基础,最重要的是强化栏目品牌的树立,不断创新。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怎么写作社会,得到大众认可,节目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②[美]约翰·费斯克 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编译出版社,2006:58、69
③职来职往[EB/OL],baike.baidu.com/view/450341

3.htm

④中国教育电视台[EB/OL],baike.baidu.com/view/15698

4.htm

⑤李彬:《大众传播学》[M].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243
⑥魏永刚、张小争、韩晓宁:《电视节目运营:塑造传媒品项要点》[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1
⑦[美]迈克尔·舒德森 著,陈昌凤、常江译:《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4
(作者: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