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索引工程 >宜巴高速公路峡口隧道工程地质技术分析

宜巴高速公路峡口隧道工程地质技术分析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5191 浏览:1456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位于兴山县峡口镇境内的宜巴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因其地质情况复杂,有穿越洞身的断裂破碎地质带,严重不利于此地下工程的安全建设,所以必须使其处于良好的稳定状态。本文从宜巴高速公路峡口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况出发,对其所涉及到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科学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峡口隧道;地质分析;岩性特点;宜巴高速
地应力是地质环境和地壳稳定性评价、地质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基础资料之一。岩体稳定性受控于地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各种结构面和现今地应力场与岩体的相互作用。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岩体高应力区内,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岩体开挖可引起一系列与应力释放相联系的变形与破坏现象,尤其是岩爆,其后果不但会恶化隧道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而且对建筑物造成直接的危害。

一、宜巴高速公路峡口隧道工程概况

宜巴高速公路峡口隧道位于兴山县峡口镇境内,目的是为穿越一座呈南北走向的山岭;其进口位于峡口镇石家坝村境内之高岚河北西岸,与石家坝大桥巴东台相连,走向方位角
,经一弧线段后,洞身主要为直线型,走向方位角 ,至隧道中间近峰顶地带略呈弧线型,其后洞身主要为直线型,其右幅走向方位角 ,左幅走向方位角 ;而出口则位于峡口镇泗湘溪村李家沟境内,该段又略呈弧线型,其出口走向方位角 ,与李家沟大桥宜昌台相接。
隧道采用分幅式,其左幅起讫桩号ZK104+214~ZK110+

源于:查抄袭率硕士论文www.udooo.com

670,总长6456.0m,右幅起讫桩号YK104+223~YK110+710,总长6487.0m。隧道进口小间距18m、出口26m,单幅隧道净空为(宽×高)10.25×5m,设计路面后段4650m纵坡降-1.78%,前段纵坡降约0.6%。灯光照明,机械通风,隧道最大埋深约1500m,属深埋特长隧道。

二、工程地质结构分析

工程区的岩体地应力状态是确定该地下洞室群围岩岩体力学属性,这是对地下围岩开展稳定性分析、对隧道的开挖展开设计并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宜巴高速公路隧道规模大,数量多,布置复杂,发育有穿越洞身的断裂破碎带等不利地质结构,这些地下工程多为永久工程,不但线路长、且规模大,其工作性态直接关系到整个高速公路的安全和工程的成败,因此必须使其处于良好的稳定状态。

(一)工程的地形地貌特征分析

该隧道所处区域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溶蚀层状单斜低中山,地形起伏大,山顶最大高程 ,河谷高程区间为 。路线所经地段标高区间为 ,相对高差约1515m。沟谷多呈V型峡谷,悬崖峭壁遍布,山坡陡峻,坡度在 ,山体坡面部分陡峭处基岩裸露,岩溶较为发育。区内冲沟多呈南东向发育。隧道进口段位于杨道河电站旁,山势陡峭险峻,山坡坡度较陡,近乎直立,难以攀援,出口段坡度稍缓,坡度为 ,山体植被发育。隧道进口毗邻兴宜公路及高岚河,交通较为便利;出口位于李家沟煤矿附近,仅有乡村简易公路通往,交通不便。

(二)地质构造特点分析

工程区基本地质格局是在印支-燕山造山运动下形成,而且在区内以地壳不均匀抬升即
大面积间歇性隆升为主的新构造运动不断发生与发展,导致走廊区现代地貌格局的出现还有地震等断裂活动,其所遭遇的风化剥蚀与外应力(主要是重力、水动力)作用导致发育侵蚀溶蚀以及滑动、崩塌等地质现象出现。
据区域资料,隧道区大地构造属于构造剥蚀溶蚀层状单斜低中山峰岭地貌,分水岭标高1834m左右,坡脚标高300~500m,高差达1500m左右。山体由寒武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地层构成,以坚硬碳酸盐岩砂岩为主、夹半坚硬泥页岩,峰岭走向受地层走向控制呈南北向条形展布。坡面形态受地层倾向控制呈不对称型,又受岩性差异风化剥蚀影响而复杂多变,分水岭 以东主要为反向结构陡坡相间斜坡,构成折线型山坡;分水岭 以西则为顺层单面直线型陡坡,坡面基本由地层层面构成。其间碳酸盐岩属可溶岩,岩溶主要发育于ZK106+400~ZK108+900段(右线位于 二叠系灰岩、燧石结核灰岩夹碳质页岩、三叠系大冶组(T1d)、嘉陵江组(T1-2j)分布区,地表岩溶洼地、漏斗及落水洞等岩溶形态组合发育,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其余可溶性岩层分布区段,地形陡排泄通畅,地表岩溶不发育或弱发育。
隧道所穿越的河间地块为单斜构造区,由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志留系—泥盆系碎屑岩地层、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层构成,地层走向近南北,中等倾斜,倾向西~西南。

(三)岩性特征分析

线路经过山体出露岩层为薄~厚层构造,岩层总体产状较缓,总体倾向北西,局部受断层、构造影响,扭曲明显,岩层产状为264°~274°∠43°~48°。根据野外地质调绘调查及钻探、物探资料,隧道区除悬崖基岩陡峭处基岩出露,大部覆盖薄层残坡积层碎石土,局部沟谷、洼地存在冲洪积堆积。
从隧道进口至出口处所出露不同的岩层所具备的工程地质特征也各具特点,具体如下:寒武系三游洞组 为粉晶、细晶白云岩,浅灰色~深灰色,中厚~薄层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多充填方解石石脉,主体呈中风化状态;奥陶系南津关组 为颗粒灰岩、泥粒灰岩、生物屑灰岩、藻纹粉晶灰岩与钙质泥岩互层,夹灰质白云岩,颜色为灰-深灰,主体呈强风化~中风化状态;志留系龙马溪组 为页岩夹碳质页岩,呈强风化~中风化状态;志留系新滩组 为页岩,属软质岩石,灰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岩芯呈柱状,节长20~25cm,但见光风干后易崩解,采取率为80~85%,RQD=40~55%,呈强风化~中风化状态;志留系罗惹坪组(S1lr+S1l)页岩,泥灰岩,属软质岩石,呈强风化~中风化状态;泥盆系云台观组+黄家蹬组(D2y+D3h)长石石英砂岩,含Fe粉砂岩,呈强风化~中风化状态。
此外,二叠系马鞍组+栖霞组+茅口组(P1q+P1m+P1mn):燧石结核灰岩夹炭质页岩、含燧石结核灰岩、燧石结核灰岩。灰岩夹白云岩。岩质硬,呈中风化状态。二叠系吴家坪组(P2w): 灰岩、燧石结核灰岩夹白云岩。含燧石结核白云岩、灰岩,岩质硬,呈中风化状态。
三叠系大冶组(T1d):底部薄层泥质条带灰岩,其上为薄层灰岩及中—厚层灰,岩层产状272°∠40°;裂隙水;岩质硬,隧道洞身穿越该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岩层产状270°∠40°;呈强风化~中风化状态。下统嘉陵江组(T1-2j):白云岩,浅灰色中厚层含石膏检测晶白云岩夹灰色溶崩角砾岩、灰-深灰色厚层微晶灰岩夹灰白色中厚层白云岩;微晶白云岩、含生物屑、砾屑亮晶鲕粒灰岩;岩层产状272°∠40°;呈强风化~中风化状态。巴东组(T2b):紫红色粘土质粉砂岩和含灰质粉砂质粘土岩,夹泥灰岩、细砂岩和灰绿色泥岩条带;灰、紫红色微晶白云岩夹溶崩角砾岩、黄-蓝绿色页岩夹灰岩;砂岩夹泥岩,呈强风化~中风化状态。沙镇溪组(T3s):灰-深灰色薄-厚层石英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夹炭质页岩、煤层;砂岩炭质页岩、煤层,岩层产状260°∠43°;呈强风化~中风化状态。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地质应力对于施工区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也会造成地下或者地表岩土施工工程损坏,因此在宜巴高速公路峡口隧道工程施工的最初阶段对其做出科学分析是极为必要的,其结果对于工程岩体力学属性的确定、围岩稳定性分析的展开、岩土工程开挖设计的实现,甚至于施工技术方案的最终确定都能提供重要的参考与指导。
参考文献:
胡野平.剑门关口隧道金牛峡段明挖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2):165-166
廖育,峡口隧道进洞管棚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28):288-29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