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质量 >结合工程案例分析岩土勘察注意事项

结合工程案例分析岩土勘察注意事项

收藏本文 2024-04-08 点赞:6531 浏览:2234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之一。勘察单位是五大安全责任主体之一,因此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查明了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为建筑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地质资料,并对基础型式和基坑开挖与支护提出了一些设计和施工的建议。
关键词: 岩土勘察;地质;基础选型;基坑;施工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众多基础建设项目和现代化工程建筑不断兴建,基础和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是工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工程设计、施工的依据,其质量的优劣,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工期和合理投资起着重要作用。

1.工程概况

海口某工程楼层为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有一层地下室,设计0.000=3.700m,地下室顶板高出地面±0.000为0.9m,即标高4.6m,地下室底板埋深在0.000之下6.45m,即标高为-

2.75m。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1 勘察方案部署及勘察手段

本次勘察主要采取钻探、标贯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共完成钻孔14个。其中建筑物部分钻孔6个,控制性钻孔4个,孔距22.00~29.0m,孔深30.10~30.20m,一般孔2个,孔深25.10~25.20m;基坑部分钻孔8个,控制性钻孔4个,孔距22.50~32.00m,孔深20.1~20.30m,一般孔4个,孔深15.00~15.20m。现场钻探采用XY-1型液压钻机,原位测试为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主要是常规土工试验和快剪试验,以及对地下水样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土样进行室内水质、土质的简易化学分析试验。勘探孔的测放采用南方RTK卫星实时定位系统(1+1),依据海南海口独立坐标系和秀英高程系确定。

2.2 地基土的工程性能

2.1地形地貌

工程场地原地势较低,九十年代初经人工填海改造,高程为

2.81m~38m,地势宽阔平坦,局部有小水坑,原始地貌属于滨海滩涂湿地。

2.2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拟建场地位于琼北新生代断陷盆地北翼,盆地内部受近东西向的马袅~铺前断裂和北西向的海口~云龙断裂、长流~仙沟断裂切割,这三条断裂为海口市的主要基底断裂。其中近东西向的断裂控制着盆地的形成与发展,北西向断裂控制着内部次级构造的形成与发展,据海南省区域地质资料记载该断裂已超出与本工程场地的安全避让距离。

2.3地层

经勘察查明,钻探深度范围内,场地主要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Qml)、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层(Q4m)、第四系下更新统海相沉积层(Q1m)。共划分为六个工程地质单元层,其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第①层,杂填土(Qml):杂色(褐红、褐黄、灰、灰等),由砂和砂质粘性土以及建筑垃圾组成,建筑垃圾为砖块、混凝土块等,属新近填土,松散,土质不均匀。层厚

1.40~2.60m。

第②层,含粘性土细砂(Q4m):灰褐、浅灰色,饱和,松散,局部含中砂颗粒,夹粘性土块,粘粒含量约20%。层厚2.70~5.40m,层顶埋深

1.40~2.60m,其标高为0.19~31m。

第③层,淤泥质粘土(Q4m):分布于全场地,灰褐、浅灰色,软塑(野外特征),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有粉细砂薄层或与粉细砂呈互层结构,无摇震反应。层厚5.70~8.00m,层顶埋深

4.80~6.80m,其标高为-16~-2.04m。

第④层,粘土(Q1 m):分布于全场地,灰、灰黄、褐,可塑(野外特征),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层厚2.10~

3.30m,层顶埋深12.50~12.80m,其标高为-10.35~-9.79m。

第⑤层,中砂(Q1 m):分布于全场地,灰、灰绿色,饱和,石英质,粘粒含量约10%,中密,级配良好,局部夹有薄层粘性土块。揭露层厚0.60~7.60m,层顶埋深14.60~15.80m,其标高为-13.16~-1

1.89m。

第⑥层,含砂粉质粘土(Q1 m):浅灰色,可塑~硬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夹粉细砂薄层,局部为含粘性土粉砂。该层未揭穿,揭露层顶埋深20.40~23.00m,其标高为-20.46~-1

2.49m。

2.3 地下水

本次勘察所揭露主要的含水层有两层,第一层赋存于①层杂填土、②层含粘性土细砂中,第二层赋存于⑤层中砂中。第一层地下水属第四系松散沉积地层孔隙潜水,其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和河、海水,排泄途径主要是地表蒸发或排入河、海中;第二层地下水属第四系松散地层孔隙潜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层间越流补给,排泄途径为侧向迳流和人工开采。本次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0.20~1.10m。由于拟建场地近临海甸溪入海口,因此场地第一层地下水主要受海水潮汐和季节性变化之影响,根据地区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的年变化幅度为0.80m左右。
3.基础选型及评价
本场地所揭露的地基土除①层是必须挖除的人工填土外,第②层、③层土是承载力小于100kPa的软弱土,质软易产生液化和震陷,对于拟建为一层地下室高度为4层的建筑物来说,是不能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的,因此根据本地区的工程经验,可采用复合地基筏板基础或桩筏基础。

3.1复合地基

本场地地基土适宜选择干法水泥土搅拌桩,即采用粉喷桩对地基土进行加固,加固深度须超过软弱层的埋置深度约12.50m,以下进入第④层不少于2.00m即可,桩径φ=500mm,有效桩长为10.0m(减去地下室深度),采用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由设计部门根据其荷载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通过计算进行估算,最终设计依据载荷试验结果确定,具体必须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执行。加固后形成复合体地基承载力不少于160 kPa,可以满足8层楼房上部荷载要求。

3.2桩基础

本场地亦可采用桩基础,以⑤层中砂或以下地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可选用高强度预制桩,采用静压法施工。基桩直径一般为400-500mm,桩端要求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为1.5d(桩径)。预制桩设计参数和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估算可参考表1.2。单桩极限承载力估算以⑤层中砂为据,设计部门可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大小具体确定为准。估算时未考虑土层震陷和液化产生的负摩阻力的不利影响,因此设计时应以试桩结果为依据。

3.3 注意事项

场地的南侧有椭圆形建筑物,离拟建建筑物非常近,深基坑南侧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因南侧现有建筑物基础型式不明,采用锚杆支护把握性不大,建议拉森钢板桩外侧增加一排旋喷桩围护,确保基坑南侧建筑物的安全。

4. 基坑开挖支护结构型式及降水建议

本场地兴建4层的建筑物,设有地下室,地下室基坑深度约7.45m,底板标高为-2.75m。属深基坑,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建议基坑采用分级放坡开挖方法,上段可自然放坡,鉴于填土层土体结构较松散,坡度不能过陡,下段的土体加固可用打入拉森钢板桩,结合锚索支护。场地内地下水位埋藏深度较浅,在暴雨期基坑开挖时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

摘自:毕业论文翻译www.udooo.com

,基坑周围地面进行抹砂浆、设排水沟等地面防护措施,防止雨水渗入坑内积水,影响边坡稳定。基坑内设集水坑抽水排放,若水量较多,则适当设井点抽水降水。
本场地地下水埋藏较浅,地下水位埋深为0.20~1.10m。因场地临近入海口,为保障地下室建成后的安全运行,抗浮设计水位宜取至现在地表(标高约

2.5m左右),并设置有效的抗拔桩。

5. 结论及建议

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 建筑方案的选择、设计与施工都必须以岩土工程勘察结果为依据。岩土勘察工作必须尽量准确,是确保工程的质量的前提。
本场地为抗震不利地段,存在饱和砂土液化和软土震陷的可能,因此须采取必要措施。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特征周期0.45s。本工程适宜采用复合地基筏型基础或桩基础。海南岛为多台风地区,设计时应考虑风荷载。同时,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密切注视监测周边地基的变形动态,若发现异常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施工。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