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质量 >试谈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运用选题

试谈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运用选题

收藏本文 2024-01-18 点赞:7081 浏览:2119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功能的需要和解决高层主体与裙房间的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法在建筑工程中已广泛应用。由于后浇带是通过施工过程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或伸缩的调整办法,所以,只有从设计到施工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使后浇带满足设计意图,从而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方面一些内容及其施工技术应用。
关键词:混凝土;后浇带

引言:
随着高层建筑的高速发展,在建筑物中,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往往需要设置变形缝,然而从建筑的角度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平面布局。通过多高层建筑或其它构筑物的工程实践,表明在总体布置上或构造上可采取相应措施来避免设置变形缝。既可解决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问题,又可以解决高低结构的沉降变形协调问题,这就是留设后浇带。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之间的沉降差、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小温度收缩影响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一种功能为主,其

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udooo.com

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上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主楼与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建筑物的后浇带是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措施,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或伸缩的调整办法。除设计规定外,在施工期间必须根据规范及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后浇带,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才能确保后浇带的质量。
后浇带的作用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和温度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在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措施。后浇带实现了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底层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在建筑工程中,现已广泛应用后浇带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差异或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
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物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分开,待主体结构完工后,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后在浇筑连接的混凝土,将高底层连接成整体。同时还可以采取一下调整措施:
调压力差:主楼负荷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底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底层沉降接近。
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在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接近。
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的稍高,裙房标高定的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是最后两者实际标高一致。
减小温度收缩的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解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会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解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使建筑物产生裂缝。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大部分抵抗温度应力,提高建筑抵抗温度变化能力。
设计后浇带时主要考虑的问题
后浇带的设置要遵循的是“抗放兼备,已放为主”的设计原则。因为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后浇缝的设计就是把大部分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留设。
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适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方认可。
后浇带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高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后浇带处的板梁受力钢筋不许断开,必须贯通。
后浇带在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
后浇带的断面形成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
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t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用压力水冲洗(水应呈雾状),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可用高压水冲毛;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尽早拆模并及时用人工凿毛;对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使用凿毛机处理;对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应进行修补;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用水和空气)清理表面。
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对于底板后浇带,在后浇带两端两侧墙处各增设临时挡水砖墙,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墙壁两侧抹防水砂浆;为防止底板周围施工积水流进后浇带内,在后浇带两侧50cm宽处,用砂浆做出宽5cm,高510cm挡水带,后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并清理干净后,顶部用木模板或铁皮封盖,并用砂浆做出挡水带,四周设临时栏杆围护,以免施工过程中污染钢筋,堆积垃圾;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后浇带内。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的保护措施可采用砌砖保护。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为施工后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在一些工程中,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用水冲洗施工缝,保持湿润24h,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积水;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宜掺人早强减水剂,且应认真配制,精心振捣。
质量控制措施
模板支撑对地下室较厚底板、大梁等属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浇带,两侧必须设置专用模板和支撑以防止混凝土漏浆而使后浇带断不开,对地下室有防水抗渗要求的还应留设止水带或作企口模板,以防后浇带处渗水。后浇带保留的支撑,应保留至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逐层拆除。
后浇带浇筑前的技术措施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会产生干缩变形导致新老混凝土结合不良,对此采取下列措施以防止后浇带产生裂缝。
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钢丝网或堵头板作侧模,堵头板应按钢筋间距上下刻槽,后浇带的形式按设计要求,若设计无明确要求时采用何种形式视具体隋况定。其中地下室外墙一般采用平直缝,并安装钢板止水带,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应清除钢筋表面锈层,混凝土表面凿毛。若采用快易收口网或钢丝网,网不拆除不需凿毛,清理混凝土表面杂物,并用压力水冲洗。
结束语:
对于建筑物后浇带的施工,必须根据设计、规范及工程具体情况,合理设置施工后浇带位置。同时应从后浇带两侧的结构混凝土浇注、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后浇带混凝土浇注前的保护、后浇带浇注施工等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以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