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质量 >试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运用

试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运用

收藏本文 2024-04-07 点赞:6989 浏览:2239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介绍了信息化与网络化对工程管理的作用,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 建筑工程 应用

一、前言
信息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始于建筑业的技术领域,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建筑业的生产效率。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领域的应用则是以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为标志。以工程管理数据库为核心构建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提高了工程管理中信息的处理、存储的效率,也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它已经成为国际工程管理专业人士的基本工作手段。
信息化与网络化对工程管理的作用

1、IT 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首先,IT 的发展缩短了工程建设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的时间,提高了企业业务流程的效率。例如,承包商的工程管理业务自动化,施工设备智能化,施工管理人员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合理地进行资源的配置和调整;生产施工中广泛采用计算机智能仪表对每道工序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及时补救;各种进度计划软件的应用使施工人员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进度计划,主动控制施工进度以满足工期要求。设计单位使用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大大缩短了工程设计所需要的时间。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提高了企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文件收发、传递、管理和查阅的效率;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加快了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也促进了企业信息的对外横向交流。随着各个业务环节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提高和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的大量增加,工作中的重复单元被发现并消除,低效率的业务流程被重新设计,得到优化。IT 的出现和应用大大加快了中小型企业的专业化进程。
其次,IT 在企业业务活动中的应用导致了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企业业务能力的提高在企业管理结构一定的条件下是有限的。
再次,IT 对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尤其是对项目管理模式也有重要的影响。如上所述,IT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已开始得到应用,其结果是改善了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管理水平。对于项目的各个参与方而言,可以说IT 提高了各自的业务过程管理效率。然而按照目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项目被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若干个阶段,并且往往由不同的参与单位来执行,如科研、招标、设计、施工、运营等,某些阶段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并不一定能形成项目整体效益的提高和最终目标的优化。

2、网络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是将有通信能力的计算机通过一定的传输媒质联系起来,实现各计算机之间数据传输的结合体。它是IT 的一个重要载体,要发展IT 对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计算机的应用必不可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使工程管理必备的必需的信息采集、提取、统计和应用以及业务流和信息流的管理实现了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高速化,打破了管理行业传统的管理模式。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互动式”操作模式,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易学、易懂、便捷、快速。采用网络加密技术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安全性、可靠性。总之,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办事效率。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充分运用顺应时怎么发表展之要求,极大地促进了工程管理手段现代化,资源系统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可以想象,现代技术的每一项进步也将始终促进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使之不断完善,为我国的经济、科技与文化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信息系统的一体化

由于建筑行业的工作流程影响,建筑工程在立项与招标的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行业、地方、国家定额,造成管理体系的庞杂,且数据计算量也大,因此如何灵活运用标准,是各建筑单位必须重视的内容,也是单位进行工程成本测算的主要依据。在建筑单位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涉及资金会计、计划进度、质量安全、定额成本、物资设备、人员管理、变更设计、分包管理等内容。而这些都是工程管理不容忽视的要素。因此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系统,在其研发和使用的过程中就必须考虑上述影响,在数据中心建立和工作流程再造的过程中应当突破各个部门单独应用的局限性,将各项内容科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各项业务模块联合的监控,进而有效地协调建筑工程部和各相关单位的工作关系,最终形成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工

中国论文中心{#GetFullDomain}

作环境。

2、管理平台的多层化

在建筑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外涉及建设单位、设计、监理、上级管理机关和地方政府等多方面的利益,并涉及到现场施工管理、合同管理、概(预)算管理、机械材料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环节。所以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也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参与方的不同需求,以此来建立一个包涵远程监控、现场施工管理、单位情报和知识管理、工程多方协调等多层次的网络信息平台和软件系统,并能够面向不同主体自动生成其数据,实现各项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3、工程管理适应性的加强化

在建筑工程中,公路工程、铁路工程等受天气变化和地质条件等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而房建工程、市政工程等受城市施工许可时间、天气变化、环境保护等要求的限制较高,这些都将影响甚至决定了工程资源投入、进度等,同时也提高了预测成本的难度,削弱了分析成本的准确性。所以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系统应当具有设置施工参数的功能,让用户能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来进行相关参数的自定义,从而使系统运行得更加符合实际,并提高反馈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当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的前提时,管理者最关注的就是工程成本和工程进度。所以系统还应建立成本控制与工程进度之间的联系,从而根据已完成的工程量来及时提供出工程管理中的实际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实时的对比,就能很好地提出成本的控制建议和预测成本的发展趋势;另外,因为工程管理将直接面对现场施工,该系统的界面应当尽量设计便捷、简单,减少数据输入的工作量,加强数据输入的各类操作提示,并设置避免误操作的功能。

4、工作流程的数据化

工程的管理过程其实是数据在工程的各个参与方之间传递和流动的过程,而传统管理模式中,信息都是以传真、电话、书面通知等方式重复缓慢地进行,获得单个环节的信息也必须依靠相关部门协作才可完成,这就降低了传递信息的经济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为了防止出现交叉和重复工作,提高传递信息的速度,加强传递信息的质量,工程的信息化系统就必须实行数据化的管理,而工程参与者工作的内容和职责也以数据管理作为依据,从而使工程中只要每个人做好个人的工作,则系统将会自动实现业务的流动。

5、工程数据库的实时化

当前国内的建筑市场一般采用根据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公布的概算来编制投标报价的方式,实际上反应的是建筑单位定额,在排除占领市场需要和恶性竞争等因素后,其中标实际是单位能够承受的最高成本。而在建工程实际上承担着积累同类工程的实际成本、积累工程的管理经验、树立建筑单位的信誉和进行承包商的考核等多项职能。所以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系统应当设置适应建筑单位定额的材料总库、编制模板、供应商和承包商数据库及各种合同编制模板,而用户则可以按照现场的需要来进行维护和删减,也有利于其它工程进行借鉴和直接调用。
结论
在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上, 建筑工程管理和其它行业存在着一定差距, 同样地,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行业的网络技术应用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 如何消除信息化差距应该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非常有意义的一个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是项目全寿命管理, 包括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项目运营阶段, 涉及到投资商、开发商、设计方、施工方、供应商以及运营商等项目参与各方。因此,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不应当仅仅着眼于某一方面, 而应当全面概括, 对建筑工程管理全面开发应用网络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 1] 江建军。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J]1 运筹与管理, 2000, 9( 9) : 123- 1251
[ 2] 张建平。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J ]1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5, 26( 4) : 57- 581
[ 3] 施灿彬, 杨成斌。互联网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J]1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5, 28( 6) : 686- 688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