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古代文学 >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对比学年

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对比学年

收藏本文 2024-04-01 点赞:6387 浏览:2117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的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目前学界对此的讨论大部分集中在如何展开有效的口语练习、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和输出、如何与初级阶段所学习的知识衔接等问题上。笔者拟根据在纽约州立大学赴川大暑期班的相关教学实践,以所用教材《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为例,试探讨在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对比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教材跨文化对比

一、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的话题性

高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是一个难题,尤其体现在对于课文题材的编排以及语法点的难度分配。有学者亦讨论过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语法点的排序和选取,例如吕文华(2002)《对外汉语教材语法项目排序的原则和策略》,陈珺、周小兵(2005)《比较句语法项目的选取和排序》等论著。笔者分析《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1)》,认为高级阶段的语言材料有以下特征:

1.语言的典雅性。

高级阶段的词汇,大部分都是文学词语,具有强烈的书面色彩。如“致电、暌隔、心扉、宣泄”等,都是非常典雅的语言。学生在完成初中级阶段的日常生活用语的学习之后,应当在高级阶段学习一些典雅词,和文学句式,提高语言表达的美感。

2.价值观的代表性。

教材中课文的选择,不仅仅是经典的文本,同时更传递了非常有代表性的价值观。看似简单的一个故事,背后却是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如中国的家庭关系、父爱、诚信、孝心等,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3.时代特征性。

课文的选材是有一定

摘自:本科论文www.udooo.com

时代特征性的。因为大部分课文是选自现当代作家的代表作,因此课文中反映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心理多是作者所处时代的特征。这一方面让我们得以一窥作者生活的时代,但是另一方面与当今社会则稍显脱节。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如何实现不同时代的对话,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以及相关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级阶段的教材,除了语言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课文选材的话题性,即可讨论性。在高级阶段,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展开讨论,应当围绕教材中所给出的话题。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领会教材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以汉语为依托的价值体系。

二、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对比

以教材为例,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一系列的课堂讨论话题,希望在给学生更多表达空间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这样一方面,解构了传统教材中的说教性(对于汉语教材的说教性,已有不少学者诟病),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建构起一个对话的可能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根据跨文化对比理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决定语言学习不能离开文化要素。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中高级阶段,更是应该注重不同文化的对比和讨论。如果只是学习语言,而忽略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则往往只是隔靴搔痒,并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意义,也没有进行文化思考的空间。
例如,第一课的副课文中,理解“胡萝卜、鸡蛋、咖啡豆”的象征意义才是理解课文的关键。而为什么作者认为“胡萝卜”和“鸡蛋”都不好?因为“胡萝卜”象征着软弱,“鸡蛋变硬”象征着人变得冷漠,铁石心肠,刻薄,只有“咖啡豆”会融入社会。所以这里体现的是一种“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价值观。而留学生在讨论中则认为,人应该变“坚强”,因此用“tough、strong”这样的词来表达的话,课文里“鸡蛋变硬”则成了最好的选择。
由此可见在高级阶段的课堂中,常常存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中国人崇尚的“不争”、“和谐”、“水利万物而居下”,和西方文化中对“自我意识”“个人价值”的强调彰显无遗。我们要做的不是强调哪一方是对的,而是引导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判断,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语言表达和深层对话

高级阶段的汉语课堂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表达。首先要强调句子的完整性。其次,学生的语言水平已经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交流,因此课堂上我们应该更多地引入话题讨论,要求学生对一件事情进行详细描述,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培养时间逻辑和空间逻辑以及表达的层次性。笔者设计的课堂练习包括:
1.请学生对相关场景或事件进行详细描述。(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请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首先,其次,最后)

3.请学生反驳一个观点,学会用检测设反驳。(如果……那么……)

4.请学生根据一件事总结观点。(通过……我们看到……)

……
语言表达是文化的表层,我们发现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更深层的对话,那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和交际。有的时候这种对话是隐性的,例如英国人的寒暄往往讨论天气,而中国人打招呼则问“吃了吗”。高级阶段的汉语课堂中,我们对于不同话题的探讨正是将这种隐性的对话引向深层。

四、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在处理教材和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存在下列问题值得讨论:

1.教材中部分词汇过于生僻。

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有些名词过于具有地方性特征,比如“绸结子、细妹子”,进行详细讲解的意义不大,而出现在课文中又会增加课文的生词量,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同的任课教师在对于这一部分生僻词的处理上有不同的意见。

2.教材中对于生词的解释过于复杂。

有些名词的解释过于繁琐,笔者认为如果可以有英语对译词,不妨直接写出英语:如果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可以用图片解释。例如“洋娃娃”的解释是“儿童玩具,模仿外国小孩儿的相貌、服饰做成的小人儿。”这个句子本身就非常复杂,直接解释成“doll”或者以图片展示会更加简单。

3.教材中的生词没有分级,学生很难抓住重点。

高级阶段的汉语教材,每课的生词都是60-100个,这些生词并没有标出使用频率或者在大纲中的等级,因此学生常常只是觉得学习负担很重,看到生词表很有挫败感。有些生词是仅限于了解的,有些生词是需要会使用的,对于这些区别,教材并没有做出很好的标注。

五、一点设想和建议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话题讨论和操作,笔者的设想和尝试已经在第三部分略有说明。笔者认为,应当将跨文化对比融入课堂教学和讨论,让我们的课程更有深度,也更有意义。
对于教材编配,笔者建议如下:
1.选择不同时代的代表性作品,并且按照时间顺序编排,让整本教材有一个历史发展的逻辑线索。这样能够把中国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展现出来,让留学生体会到中国的文化是在发展变化的,不能用某一时期的文化来概括当今中国社会的面貌。
2.在选择旧时期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应当注意对一些已经淘汰词汇的剔除或改写。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作品,白话文运动之后,中国的作家们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所以那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语言是一个过渡阶段,有很多欧化句式和西式词语,笔者认为应当对之进行一定程度的删减。虽然我们在选材的时候要注重“原典性”,但是也应当兼顾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接受能力。
3.对于词汇的编排,应当有一个层级标示。哪些是书面语,哪些是口语,哪些词是了解即可,哪些词应该会使用,应该有区分。可以把应当学会使用的词归纳在一个生词表里,仅需要了解意思的词单独列表,不排除用英语等译词解释。这样学生就不会在看到一个很长的词汇表的时候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目标也比较明确。
以上就是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及对教材的分析,在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思考。其中涉及中高级阶段课堂讨论的跨文化对比,也涉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待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同仁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李晓琪.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周小兵等.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3]吴为善等.跨文化交际概论[M].商务印书馆,2009
[4]吕文华. 对外汉语教材语法项目排序的原则及策略[J].世界汉语教学,2002
[5]陈珺、周小兵.比较句语法项目的选取与排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
作者简介:余吟萌(1989.4-),女,汉族,河南信阳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