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国防教育 >对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堂活动教学现象反思

对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堂活动教学现象反思

收藏本文 2024-03-10 点赞:5489 浏览:1616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反思,目的是把新课程理念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活动教学反思
1674-4810(2012)15-0107-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倡导的“主体活动性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普遍接受,并给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伴随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特别是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困惑。为此,我校近一年来开展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式教学策略”的校本教研,就如何把新课程理念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怎样实施有效的课堂活动式教学,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本文就课堂活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粗浅的反思。

一、刻意追求“热闹”场面,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然而,个别教

源于:论文大纲www.udooo.com

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新课标倡导的“主体活动式教学” 误解为热闹就等于有效,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如何让课堂气氛热闹起来,变着花样地追求课堂的热闹场面,而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如个别教师为了更能突出课堂场面的“热闹”,把更多时间花在学生讲故事、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把一堂品德课变成“游戏”课、“美术”课、“舞蹈”课,而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课堂变成图片展、动画课,一节课下来,课堂热热闹闹,学生被图文并茂的画面弄得眼花缭乱,兴奋异常,哪还有工夫去冷静地质疑和思考。笔者认为:一堂优质的品德课不是热闹就等于有效,而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地调控活动的节奏,在动中保留静的空间,动中有静,动静结合。静的实质就是在活动中留足时间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高水平认知,放飞学生的思想,实现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教学方法生搬硬套

新课标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然而,个别教师照本宣科,教学内容脱离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实际,教学方法只是简单地依据教材内容来设定,表现为格式化和僵化,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出现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教师出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课程资源共享为教师切磋技能、经验交流搭建起平台。然而,个别教师却原封不动地把别人的优秀课件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教学内容完全脱离学生所处的地区、环境特点,脱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教学方法生搬硬套,课堂教学失去原来特有的风趣与活力,教师也失去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学生上课表现为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无精打采等,有的甚至故意捣乱课堂纪律,使预定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笔者认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只有教师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新和开发出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教学内容,并依据教学内容、目标、教师素养以及学生实际,优化选取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转化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去,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三、刻意营造“宽松氛围”,忽视课堂纪律的有效管理

新课标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容易得到舒展,此时的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积极去探究问题,从而获得智力和德育的双丰收。然而,个别教师对新课标强调的师生理念在认识和理解方面存在误区,表现为片面地营造“宽松氛围”,忽视课堂纪律的有效管理。课堂上有的学生各行其是,自由过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说就说。有的学生抢着被问同学回答问题,或者在探究、讨论问题时故意发出怪声,引起同学哄堂大笑……然而,个别教师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视而不见,唯恐批评学生会影响课堂宽松的氛围,影响师生的和谐,扼杀学生的灵感。笔者认为: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与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并不矛盾,相反两者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作保证,那么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就无从谈起;如果没有下的规则约束,那么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秩序将被搅乱,课堂教学的预定目标也就难以达到;如果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约束,那么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的素养就无从谈起。

四、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表现为“重形式、轻实质”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良好的学习状态、、和谐的课堂氛围和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一理念,已得到教师们广泛的认同和应用,这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认真反思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教学,发现学习方式转变在教学的具体操作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1.自主学习成为简单的自学
新课程提出:有效的自主学习就是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我学会”变为“我会学”。然而,个别教师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当做学生简单地自学,上课时把学习目标、学习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教材,独立探究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再根据学习目标以问代讲,课堂完全按照“一问一答”来展开,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机械重复,心灵未能受到启迪。
从表面上看似乎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为止,师生并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这样的学习实际是重形式、轻实质的一种有名无实的自主学习。
2.合作与探究成为华而不实的学习
个别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把合作与探究学习变成一种机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适,每节课都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每到老师宣布“现在开始讨论”,前桌、后桌的学生就马上围成一组,热烈地讨论起来,似乎大家都在说,几分钟后,老师喊“停”,学生就立即安静下来,然后老师点名汇报意见……其实这种看似热闹的合作学习,却让人看不到合作的必要,合作对象没有进行优化组合,合作过程设计简单,时机把握不准,有表现的学生想发言却得不到满足,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明确,缺乏团队协作精神。这种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只是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和形式,忽视对活动内在过程的有效转化和品质的提升,是“重形式、轻实质”华而不实的低效合作学习。

五、评价方式缺乏针对性

新课程下的课堂,学生评价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实施针对性的评价。然而,个别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带有随意性,喜欢问谁就问谁,目光对着固定的几个学生来回转,这与教育“为了一切学生”是相悖的。另外,个别教师在评价中常使用概括性评价,缺乏评价的针对性。如学生表现好或回答问题正确时,常用“棒棒,你真棒!”“你真是个乖孩子”“对!”“不错!”“棒极了!”进行概括性表扬。学生表现不好或回答问题错误时,就用“你表现不乖”“你答错啦”等进行概括性责备、批评。至于学生哪方面表现棒或不棒、哪方面错,都没有进行具体地表述,造成评价的模糊,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不到正面引导或纠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实施课堂评价时要有针对性,如学生回答问题很好,评价时用“你回答得很全面,声音很甜美”等具体性评价语言。这样的即时口头评价具有针对性,既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又能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作用。
〔责任编辑:陈晨〕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