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广告设计 >探究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精神在电影《盗梦空间》中映射

探究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精神在电影《盗梦空间》中映射

收藏本文 2024-02-07 点赞:5984 浏览:1469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入手,首先归纳了精神分析学中的三大核心理论:心理动力本能论、人格心理学和梦心理学。一方面,文章借用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分析学,即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重身份来分析《盗梦空间》的各角色的特征。另一方面,文章结合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剖解《盗梦空间》剧本的人物设置、人物行为动机和情节发展推动,力图从更深层次挖掘影片内涵和意指,并探索影片利用现代心理学营造气氛的技巧。
[关键词] 《盗梦空间》;弗洛伊德;人格分析;梦的解析;性本能
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

《盗梦空间》与弗洛伊德究竟有何联系?探究此问题之前,需简要回顾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心理动力本能论

弗洛伊德将本能视为人类基本心理动力。本能来自身体的内部刺激,它驱使人通过活动来满足由于内部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宣泄和消除刺激所引起的紧张、痛苦和焦虑,如自我保存与种族繁衍的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等。他认为性本能是诸本能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并认为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艺术和社会成就作出了最大贡献。
此外,弗洛伊德认为死亡本能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这种自毁的冲动受生命本能的压制而减弱,但当生命本能失去这种力量,死亡本能可能借“”方式表现出来。

(二)人格心理学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是被称为“力比多”(libido)的原始生命本能,它无条件按照“快乐原则”行动,没有无理刺激的彻底实现。而“自我”则使本能现实化、理性化,代表了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其行为准则是“现实原则”; “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了儿童时期所认同的双亲或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用自我理想来确立行为目标,用良心来监督行为过程,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纠缠,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活动。这三部分在人格构成中,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心理需要和遵循不同的运作原则,因而往往相互矛盾、冲突,而“

源于:论文模板www.udooo.com

自我”作为相似度检测不得不处在“本我”的驱使、“超我”的谴责、“现实”的限制三者夹缝之中陷入“一仆三主”的人格困境。下面将就人格的三位构成做出更详细的解释。
“本我”,人类先天具有的心理过程,处于人精神结构最底层,其惟一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机体的紧张以获得满足和快乐。 “本我”以本能位居首要,人一出生就具备先天的本能,也可以理解为是接近动物性的。
“超我”,社会化的产物,是社会价值和道德理想,通过父母的说教和惩罚,内化到心里就形成了“超我”。“超我”竭力约束“本我”的盲目冲动。“超我”为至善至美而奋斗,不为现实和快乐操心。
“自我”,居于二者之间,负责调节“本我”“超我”、外界环境(即社会)三者的关系。当“自我”能很好地平衡三者关系时,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心理处于健康状态,行为表现出较高效率;而当“自我”失去对“本我”和“超我”的控制时,人就会产生各种焦虑,为了防止焦虑,“自我”便发展出一系列的防御机制,比如压抑、投射、合理化、升华、反向形成、退行等。
“本我”和“超我”,尽管本质上不同,两者仍有一共通之处,即都代表“过去”的影响力——“本我”代表遗传的影响,“超我”基本上代表历史形成的传统和规范的影响。

(三)梦心理学

弗洛伊德用无意识来解释梦,认为“梦是本能的满足”。同时他还提出梦的工作机制,探讨了“自由联想”等释梦的方法和技术,将梦的分析视作理解和接近人的无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梦是一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梦因愿望而起,其内容是“愿望的达成”。梦使思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表示愿望的满足。
其次,梦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潜意识被压在人心灵最深处,但它很活跃,千方百计要突破潜意识的领域冒出来。当“自我”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而放松了戒备的时候,潜意识使开始活动,于是出现了梦。由于做梦的人有不少愿望是违反道德的,于是潜意识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在梦中具体化。梦之所以奇特甚至不可理解来自梦的自我伪装。梦一般经过了多次“变装”,所以必须通过精神分析法才能解释。
再次,弗洛伊德认为梦和精神病有相似之处,他认为“梦包含着简要的神经质病的心理学”,因此他在阐释梦和神经病时均以潜意识理论为依据。他认为梦和精神病都符合潜意识的活动规律,并得出结论:“潜意识比较喜欢和潜意识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视或被打入冷宫(受排挤)的概念攀上关系”。狡猾的潜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偷偷潜入意识领域中。

二、弗洛伊德与《盗梦空间》

(一)弗洛伊德人格分析论和《盗梦空间》人物之间的关系

弗洛伊德人格分析论的核心概念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为方便切入电影,姑且将其分别简释为人的原始性、现实性和道德性。《盗梦空间》中主要角色即被打上这几种身份标签。
首先来看亚瑟,冷峻坚毅的目光、一丝不乱的头发和逻辑理智的思维,这些表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现实相适应的理性一面,即“自我”;剧本中亚瑟被安排来提醒“首领”考伯计划中的漏洞和危险,并发出脱离梦境的信号(kick)。当然,理智也有疏漏,亚瑟也不例外,比如,他忽略了费雷曾受过防盗梦训练的背景,使得团队在第一层梦境就陷入被动。梦是潜意识的表现,而潜意识则为“本我”隐藏之地,因此梦境受现实阻碍体现了弗洛伊德主张的“自我”与 “本我”相互牵制的原则,一旦“自我”失去对“本我”的控制,“自我”就会产生焦虑并产生自我防御机制,这就解释了团队在梦境中困难重重的原因。
团队中惟一的女性艾伦是位充满好奇、接触“盗梦”(inception)不久的新人,她的正直、善良和坚韧代表了人类始终不弃的道德,无疑象征了人格中超脱现实的部分即“超我”。她在团队中负责建构梦境的物理环境;不管出于对考伯的关心或为成员安全考虑又或单纯出于好奇,她不断挖掘并提醒考伯去面对“梦魇”(即“过去”),这一点实际上印证了“超我”对“本我”盲目冲动的约束作用。“本我”和“超我”都代表了“过去”的影响,“本我”体现个体的“过去”,“超我”则由群体世代沿袭的传统和铸就,影片中艾伦每每在关键时刻帮伯回归理智,用群体挽救个体崩溃。那么,探索“本我”的焦点自然落在主角“考伯”身上。如何看待电影中隐藏的“本我”?这一人类行为动机的本能因素又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呢?

(二)弗洛伊德本能论与《盗梦空间》情节之间的关系

若追溯 “盗梦计划”的源头,会发现弗洛伊德所说的“本能”在电影中的情节推动影响。影片盗梦行动的关键在于两人:考伯和斋藤,他们分别映射了人本能即人类基本心理动力的两个部分:性欲和永生。斋藤决心击败商业劲敌(另一商业家族),使家族产业立于不败之地,一旦达成心愿,既满足了他本人对成功的无止境追求,又实现了家族事业的世代繁荣——某种意义上满足了弗洛伊德提出的人类“自我保存与种族繁衍”的本能。
另一方面,影片以考伯说服斋藤实施盗梦计划为开端,表面上看考伯是想利用斋藤的权势重回美国,见到他日夜思念的一双儿女,或者可以说是对爱的渴望。然而,透过“爱”的外衣我们可以深入到更深层的本质,即“欲”。弗洛伊德最受争议的理论,即人的行为皆因性欲(性本能)而生,并且这种潜意识里的精神活动会反射在梦境里(projection),并在梦中得以满足;反映在影片中即为考伯的亡妻沫儿。沫儿在片中出场不多,但每次出现都给剧情带来意想不到的转折,推动情节一步步达到,最终迫使考伯在妻子和儿女之间抉择。她美丽妖娆的女性形象,一次又一次的死而复生,极具说服力地证明了性本能是诸本能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激发了考伯的创造力和思考力,另一方面也是造成考伯精神和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论中提到古希腊神话中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Oedipus)。这一经典神话中的“父亲”和“母亲”形象不难从影片中找到。沫儿也许算不上称职的母亲,但她对于考伯的诱惑性(永远陪她留在梦境即她所谓的“现实”)却足以代表神话中奥狄帕斯所迷恋的“母亲”的危险特征,因此可见,沫儿是“母亲”形象的化身。那么“父亲”形象呢?难道是考伯的父亲?答案是:“父亲”就是考伯自己,观众仿佛可以听到他内心的声音:和沫儿永生永世在一起,不顾甚至舍弃他的孩子,尽管他深知这是罪恶的、违背理性的,是不被现实和道德所允许的,这时,“本我”显然与“自我”和“超我”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因此,考伯一度选择留在最深层的梦境中——一种近似的方式——来解救同伴,这就牵引出弗洛伊德本能论中另一要素即人类的死亡本能,考伯希望借由这种“”的方式达到最终的平静和解脱,在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的角逐中,死亡本能占了上风,验证并说明了很多人认为死亡在某些情况下具有诱惑力的心理。这里考伯杀死的不仅是“父亲”(性本能获得释放的阻碍),也是“本我”(动物性的、无方向的能量)。

三、结 语

《盗梦空间》不仅是2011年全球票房的一剂强心剂,而且是好莱坞编导独具匠心的突破之作,可以说实现了票房和评论界的双赢。影片无论从人物设置、情节设计和氛围营造上都体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包括人格分析论、梦的解析和性本能论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将复杂、晦涩的理论概念用新鲜有趣的方式展示在观众面前,可以说做到了“引人深思、启人心智”。
[参考文献]
弗洛伊德.释梦[M].孙名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62.
罗凤礼.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下载www.udooo.com

历史与心灵:西方心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编译出版社,1998:14-23.
[3] William N Stephens.The Oedipus Complex.Cross-Cultural Evidence[M].New York: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Inc.,1962:1-273.
[4] S H Posinsky.The Oedipus Complex.Cross-Cultural Evidence[J].Psychoanal.Q.,1963(32).
[5] George Devereux.Sociopolitical Functions of the Oedipus Myth in Early Greece[J].Psychoanal.Q.,1963(32).
[作者简介] 夏萌(1984— ),女,山东济宁人,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