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广告设计 >儿童绘画“趣味”思辨

儿童绘画“趣味”思辨

收藏本文 2024-03-01 点赞:5366 浏览:2002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上对儿童绘画“趣味”作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儿童绘画教学实践,提出了实现儿童绘画“趣味”的具体实施方法,目的是防止儿童绘画形式、结构单一化和概念化的现象发生,从而发挥美术教育对儿童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儿童绘画;趣味;兴趣

一、儿童绘画“趣味”概述

1.儿童绘画“趣味”的含义

儿童绘画是表达儿童思想感情的视觉语言,是儿童美感认识功能的一种体现。研究表明,儿童很早就使用感官感知外在世界,通过感觉、知觉、想象等心理活动进行绘画。他们在2-3岁时,对外界事物的形状知觉能力就开始发展,已经能够辨别各种形状。在4岁时,是儿童图形知觉的敏感期。由于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特点,他们在观察不熟悉的形象时,往往将它们与自己熟悉的事物相联系,产生与现实不同的意识导向,表达出现实空间与幻想空间并存的奇特意识状态。例如:儿童看到墙壁上的花纹时,会想象成美丽的图画;看到冬天的大树时,会想象是张牙舞爪的魔鬼。由于儿童这些特殊想象,使他们将事物不加任何修饰的表现在自己的画面上。儿童具有“视觉恒常性”的特点,他们不会注意事物的大小变化。儿童还不完善的方位知觉,使得他们绘画中的物象在形状、大小、方位等方面不受任何限制,呈现出稚拙、荒诞的特点。以上讨论的儿童绘画所呈现的物象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不符合常规性的特点正是儿童绘画的“趣味”所指,也是其魅力所在。

2.儿童绘画“趣味”的发展

儿童的绘画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发育特点也不相同,其输入和处理刺激信息的水平也不一样,儿童绘画的“趣味”也呈现出相应的发展。
由于低龄儿童的心理发育、认识能力比较稚嫩,他们的绘画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但随着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他们在画面上对于物象大小、方位、空间等因素的理解开始逐渐完善。如:8-11岁的儿童能够较准确的估计远离他们的物象大小;7-9岁的儿童能够初步理解方位的相对性;9-11岁的儿童能够比较灵活地概括、掌握方位的概念。由此可知,儿童绘画呈现出与其认知发展相适应的“趣味”,即对物象形状、大小、画面空间等构成元素的表现及细化。但是现实中我们发现,儿童的绘画大多千篇一律,或结构单一、或形象概念化,缺乏儿童绘画特有的灵性和“趣味”。究其原因,主要是成人在对他们进行引导时的人为因素,这些违背儿童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诱导,是儿童绘画缺失相应“趣味”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儿童绘画的“趣味”的产生或缺失,与教师的引导密不可分。因此,如何对儿童进行合理的引导,是实现儿童绘画“趣味”的关键。

二、儿童绘画“趣味”的实现

心理学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udooo.com

家罗恩菲德提出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并强调通过美术教育发展儿童的创造力。事实上,实现儿童绘画“趣味”的过程,也是培养和发展儿童创造力的过程。因此,实现儿童绘画的“趣味”。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1.兴趣题材——触发灵感

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持续地倾注积极感情的认识活动。儿童对某件事发生兴趣,感情就会兴奋和愉快,反之则会产生厌恶、烦闷的消极情绪。《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要注重题材与学生的内在兴趣”。事实上,兴趣与好奇心常紧密联系,好奇心往往是引起兴趣的先导,儿童对各种有意思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好奇心会激发他们的绘画热情。因此,在教学中,选择奇异的、能引起幻想的题材,往往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画《我爱飞翔》(图1),每个儿童都会幻想自己拥有一对可以飞翔的翅膀,能够飞到自己喜欢的任何地方;画《深海鲨鱼》(图2),孩子们往往对神秘的大海充满着无尽的向往,会想象宁静的海底或许发生战争。因此,利用类似的题材,往往很容易引发儿童的绘画兴趣,并使他们在创作中体验自由想象的快乐。此外,以生活中儿童熟悉又充满感情的事物作为题材,也会容易引发他们的想象。例如儿童熟悉且喜欢的动画故事、童话故事等,这样的题材会让孩子们深刻的感受到绘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过程的愉悦,从而产生绘画的热情。正像阿恩海姆所说的:“一旦目标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耐心就没有止境”。

2.图形变化——体验想象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引导学生关注事物本质的同时,注意对事物表象的观察和玩味,能够对事物作出积极的反应”。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形象进行描绘和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3岁时,便能够用线条描绘故事中的形象,此时的绘画仅仅是他们作为表达幻想和游戏的一种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尝试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为了用线条创造出一个清晰的视觉形象,他们会不断寻找所画图形与真实世界中物体的相似性,并开始学会在图形的内部及延伸结构上添加细节或装饰。这时,儿童的绘画经验随生理及心理的发展逐渐增加,他们也开始认识到,知觉经验的丰富性与绘画表现的简单性之间的差距。为了减小差距,他们开始探索和尝试使用更为复杂的绘画语言。这个时期,教师要细心洞察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和求知欲的增长,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题材,引导学生去观察事物,并了解和掌握新的绘画语言,对事物进行再创造。例如:教师可以以儿童熟悉的形状为依据,引导他们对熟悉的事物进行想象,对图形进行变化,创造出新的形象。如在《十个太阳》(图3)中,笔者选择学生最为熟悉的“十个太阳”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对圆形的太阳进行变化或添加,并以“形象排位赛”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以此鼓励学生创造出形象各异的太阳;在《神奇的飞行器》(图4)中,笔者根据学生乐于建构自己的家园及设备的特点,以简单飞行器的形状作基本图形,引导学生经过添加和想象,设计一个具有先进武器和神奇威力的新造型。又如在《怪异的花瓶》(图5)中,笔者提示孩子们将花瓶与人脸进行对照来联想,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花瓶的基本形状进行变化,使它变成有生命的形象。这些有趣、稚嫩的形象,也许不够准确,但却是儿童情感的表达,是他们的乐趣所在。正如阿恩海姆所说:“儿童创造的所有形状都是有语意的,诸如圆度、伸直度、和谐与不和谐等,这些形象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和富有表现力的”。

3.构图多样——变换视角

儿童绘画的构图主要是指儿童在整个画纸上如何分配形象,如何有组织的安排这些形象。实验研究表明,低龄儿童往往习惯将形象自由地散落于画纸上,或者将形象像栅栏一样沿水平或垂直轴排列。他们很少关注形象的大小、远近和止点。随着年龄逐渐增长,5岁时儿童开始计划自己的构图:他们会注意画纸的边缘,会事先考虑把谁画在中间或其它的地方,基底线也开始出现在画面中。随着画面上形象数量的增多,基底线、地平线和天际线逐渐引入画面,画面的复杂性开始增加。需要注意的是,这时的画面开始出现了较强的概念化,即孩子们往往习惯将形象安排在画纸底部,画纸上面则代表天空。许多教师随之要求他们在天空中画出太阳、云朵等。因此,导致画幅构图基本上都形成了两个区域,且一成不变。这样的构图训练模式忽视了对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阻碍了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事实上,儿童绘画的构图形式往往是随意的。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儿童分析形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引导他们学会协调画面物体间的相互关系,提高他们的计划能力,从而实现画面构图形式的丰富性。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形象居中”原则,以突显画面的主体物;也可以设置合适的题材,较好的使用对称原则,体现画面平衡感(图6《城市的倒影》);还可以打破水平构图模式,尝试倾斜构图及自由构图。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构图形式时,要鼓励他们通过添加、变形等方法,实现画面的平衡感及丰富性。

4.空间层谈——深度创造

儿童绘画的空间层次是与构图形式发展紧密联系的,两者都处于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一般来说,当儿童发现绘画中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并画出一个与背景分化的完整图形时,就已经创造出了一个图画空间。对儿童绘画的空间要求,当然不能以成人的作为标准。儿童绘画的空间。往往是从偏好水平方向的原则开始的。由于“视觉恒常性”的特点,无论物体是以何种角度,何种方位关系出现,他们都是以正面、平行的方式来表现,这就形成了儿童特有的“透明画”现象。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透明画”的现象逐渐改善,在此阶段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理解物体的前后关系。据笔者观察,7岁的儿童经过适当的“空间关系”概念的引导,就可以正确的运用重叠画法了。抹去“看不见”的线,便能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关系。在对儿童进行“空间关系”概念引导时,选择适当的题目进行创作是至关重要的。据笔者的教学经验,选择节日、家庭、游戏类的题目,可以较好的表现空间关系。例如:《快乐的圣诞节》(图7),是8岁的孩子创作的,画面中表现了丰富的空间关系,细节十分丰富,耐人寻味;《老人的生活》(图8),是9岁的孩子创作的,描绘这样的场景是具有较大难度的,但这幅图画不仅表现了准确的空间关系,同时也展示出了丰富的造型细节;《滑雪》(图9),是9岁孩子的画,画面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加上正确的空间表达,使画面充满了趣味。

三、儿童绘画“趣味”的延伸

绘画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游戏,他们在涂涂抹抹

源于:免费论文查重www.udooo.com

中体验乐趣、表达情感。不只是课堂,包括日常生活的任何环境都可以成为儿童作画的场地。因此,对儿童开展美术教育,不仅仅可以在学校中进行,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进行。所以,儿童的美术教学空间,应该延伸。至儿童的生活空间,这是发展和延伸儿童绘画“趣味”的必要措施。
现代教育发展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教学技能,也要求他们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实践中,教师的情感特征,如鼓励性、灵活性等,最能体现教师的能力。研究表明,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孩子稚嫩的内心特别在乎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护和关怀往往直接影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态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开放性教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学习的轻松环境,另一方面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图,尊重、保护他们的表现思想,用最大的包容心去对待每一位孩子。
创设开放的生活空间,延伸儿童绘画“趣味”,关键在于家长。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儿童往往不分场合的在墙上、沙发上,甚至床上到处涂画。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家长不应该疾言厉色的训斥孩子,否则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抑制孩子的绘画兴趣。家长要做的是,首先可以为孩子创设适合他们的绘画环境,积极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其次,避免以成人的好恶心态去看待孩子的作品,应善于聆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的绘画愿望,更多地肯定与鼓励孩子;还有,家长应该多抽出时间尝试与孩子共同完成绘画创作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更有利于增加他们学习绘画的兴趣。

四、儿童绘画“趣味”的反思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从感知、动作开始,在活动中,感知、动作逐渐内化而形成直觉思维和具体思维。低龄儿童的思维结构属于直觉思维和具体思维阶段,造型活动主要依靠直观知觉和实践体验进行”。根据这个理论,在此阶段,如果教师从原理、概念出发向学生灌输知识,不但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而且会严重阻碍他们想象力与创造思维的发展。事实上,儿童绘画活动是通过游戏及情感表达去创造夸张、怪诞、离奇形象的过程,这就是儿童绘画“趣味”产生的真谛。因此,教师应避免以追求真实再现为目的的技能表现来要求孩子,教师的教学应遵循儿童心理学发展的规律,要善于运用新型材料及科技媒介来引导儿童去体验,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还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尊重他们的个性,鼓励他们自由地发挥和表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批非专业背景教师的介入,儿童美术教学的方法出现了极大的偏差。教学方法成人化、功利化,儿童美术教学的目标便难以实现!因此,笔者认为,基础美术教师一定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为指导,多尝试、多体验新型绘画。同时,也要注重美学理论知识的积累,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教学的发展。
五、结语
认识、发现、保护和培植儿童绘画的“趣味”,只是实现美术教育对儿童的认知及创造能力培养的一部分。儿童美术教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基础美术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提高,才能逐步发展。如何通过美术教育真正实现其对人的素质、情感、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广大基础美术教育者来说,仍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美术教师同行们不断去探索和研究。本文是笔者在美术教学理论研究和儿童美术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初步尝试,所选图画均是笔者学生的作品,不妥之处,谨请美术教师同行赐教。
参考文献:
《儿童绘画心理学》(美)格罗姆著,李苏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刘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3]《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杨景芝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5月版.
[4]《美术教育学新编》尹少淳著,高等教育出版杜,2009年1月版.
[5]《小学美术教学策略》尹少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版.
[6]《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D07年12月版.
[7]《中小学美术类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周增炎、余琳玲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作者简介:
王亚楠,籍贯:河南安阳,职业:广西艺术学院美术教学研究专业在读研究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