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项目管理 >> 公共项目管理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人和自然和谐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人和自然和谐

收藏本文 2024-02-01 点赞:6134 浏览:2047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六盘山贫困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的情况进行探究,报告了该地区水资源短缺,森林草场逐年减少,土地沙化严重的现状,深入分析其原因,通过一手抓生态建设,一手抓环境保护等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制约因素;生态危机;环境; 发展
西北地区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制约了西北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这种生态危机主要是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核心是水资源的短缺,突出地表现为森林消失、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盐渍化、旱涝风沙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呈现出荒漠化“局部逆转、整体扩大”的总趋势。
固原市地处国家六盘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区,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腹地,西安、兰州、银川三角中心地带。辖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四县一区。全市人口155.3万人,回族人口71.8万人,占总人口的46.2%,是全国主要回族聚居区之一。境内地形复杂,主要有黄土丘陵沟壑区、河谷川道区和土石山区三大地貌类型,属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气候类型,是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区。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29亿元,人均84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44元。

一、制约固原发展的主要因素。

制约固原发展的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生态环境脆弱是主要因素之

一、表现在以下方面。

1.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仍较严重。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不仅水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全市地表水资源量5.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径流379.6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92.3立方米,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和5%。地下水资源量少质差,总水量2.8亿立方米,可开采利用的地下水资源量仅为0.65亿立方米。7-9月降雨量就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4-6月农作物生长季节降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25%,有效降雨季节与农作物生长季节极不协调。全市尚有351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没有得到治理,而且未治理区均处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降雨量较低的干旱地带,林草成活率低,工程建设投入高,治理难度大。贫乏的水资源伴随着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有限的水资源利用率低。
2.人畜饮水仍较困难。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市共建设人畜饮水工程239处、人饮机井330眼,完成泉水改造758处。按照国家现行农村人畜安全饮水标准,还有4

6.7万人、9.2万头大家畜、7.7万只羊饮水未能达标。

3.全市造林面积总量小且分布不均,不能满足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林业建设的要求。受退耕还林指标限制,全市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及其地区尚有300万亩宜林荒山、150万亩坡耕地需要造林。
4.污染减排任务重。各河流无环境容量,排污既造成污染。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落后,减排能力差。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任务重。
5. 由于人口增长,造成对生态环境前所未有的破坏,本来就稀疏的山林被砍伐殆尽,大面积地表植被被开垦和滥挖,干旱风沙、水土流失日趋肆虐,所以,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有着密切的直接关系。固原市是贫困地区,也是阻挡风沙南侵,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减少黄河泥沙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域。要改变固原贫困落后的局面,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立足于特

中专生毕业论文www.udooo.com

殊的区情以从根本上防止荒漠化为目的,从关键的水问题入手,制定出固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近期目标、远景目标,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去实现。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思路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步伐。我们着眼打基础、管长远,制定实施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按照不同类型区生态和资源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在原州区重点推广“三化两提高”(宜林荒山绿化、坡地梯田化、平川高效集约化,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三大技术体系”(以结构调整和水肥高效利用为中心的旱作农业增产技术体系、以适宜干旱温凉山区种植名优经果林等的高效庭院经济技术体系、以退耕种草舍饲养殖为基础的农牧结合体系);在隆德县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西吉县发展“坝、窖、池、田联网”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在泾源县坚持走生态与产业“合二为一”的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草畜和苗木产业。同时,在全市河谷川道区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经过治理的小流域内基本实现“雨水不下山、泥土不出沟、暴雨不成灾、洪水不泛滥”的综合治理目标。
2、切实保护水源涵养林和天然灌木草原植被。特别是重点保护六盘山等地的原始森林植被。我国虽然颁布了《森林法》,在西北主要林区划定了自然保护区并进行大面积的封山育林,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追求眼前利益所致,盗伐林木、毁草开垦事件仍然屡见不鲜。所以加大天然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力度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需要大力提倡种树种草,适时适地种植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经济林、薪炭林。林草植被能最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气候干旱和荒漠化。根据有关研究,植被覆盖度达到30%以上是有效防止沙漠化发生的指标。植被覆盖度达到5%~15%。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狠抓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退耕还林是我市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90万亩,其中退耕269.1万亩,荒山造林220.9万亩。同时,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142万亩,天然林保护封育78万亩、县乡村道路绿化1660公里。坚决做到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农则农,逐渐将一些地方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特别是坡度超过25°的山坡地坚决退耕、还林、还草。今后,要在确保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大力培育“两杏”、枸杞、中药材等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3、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采取人机结合、以机为主,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通过水库加固、打井窖、田间工程配套,充分利用“三水”,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着力解决人畜饮水困难。
4、坚决执行封山禁牧政策,加快生态修复步伐。在巩固封山禁牧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封山禁牧工作的政策措施,对于组织领导、责任追究和处罚等作出明确规定,组成封山禁牧督查组依法开展工作,坚决遏制反弹。同时,组织实施围栏、补播改良等天然草场植被恢复与保护建设工程,实现“山变绿、水变清”的生态景观。全力解决禁牧后的饲草短缺、棚圈简陋、牲畜品种结构不合理以及饲草加工机械不足等问题。
5、积极实施生态移民,有效改善贫困片带的生态环境。按照自治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扶贫开发方针,大力实施生态移民战略,“十二五”期间全力完成23万生态移民,在移民区实施生态恢复工程,有效改善贫困片带的生态环境。
6、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全市已建成了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雾山、火石寨、党家岔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由“九五”末的107.8万亩增加到了现在的128.64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6%,形成了森林野生动物、草原生态系统、地质遗迹、地震遗迹、湿地类型、水源涵养等比较全面的保护区格局。自然保护区构成了固原市生态环境功能区中最重要的板块,涵养了清水河、泾河两条河流的源头,也构成了阻挡风沙南下的绿色屏障。要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监管,全力守护保护区绿色宝库。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