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国际贸易 >对高职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对高职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收藏本文 2024-02-19 点赞:5752 浏览:1750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做外贸业务既要懂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结算、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又要具备操作进出口业务流程及制作单证的能力。《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课程,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学存活在着对国际贸易知识理解不透、运用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的情况,因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
本论文为湖北省人文社科2013年度指导性项目,编号13g521《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提升的路径研究》的子研究项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外贸易行业内分工的不断细化,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贸企业逐步地由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的转化升级,我国外贸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外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需要既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结算、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又要有能进行进出口业务具体流程操作的技能型人才。但目前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学存活在着对国际贸易知识理解不透、运用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的情况,因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国家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理由

1.1 国际贸易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不合理,没有突出高职特色,且教学内容滞后于实际

一方面,作为高职院校教材的内容应重在实务操作方面,理论够用就可以了,但很多高职院校编写或选用的国际贸易教材还是本科院校教材的浓缩,教材内容多而泛,没有突出高职特色,对高职学生来说不适用。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是与国际前沿和时代紧密相连的领域,国际贸易形势变化较快,国际新政策和新理论在不断出现,因此国际贸易教材应及时将新内容纳入其中,但国际贸易教材往往滞后于实际,如《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于2011年7月就生效了,但很多教材对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深思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编入的还是《2000通则》。

1.2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没有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相融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方面的内容,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方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鼓励出口的措施、国际贸易条约等,这部分理论知识是必须要掌握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没有设计相应的案例,也没有与实践实训相结合把有关的理论融入到实训中,主要还是以讲授为主,导致学生听课的兴趣不高,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知识的乐趣;第二部分是实务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出口业务流程和进口业务流程,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应掌握的核心技能,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内容,但因课时的限制和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上课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国际商务的实际流程来体现“学中做、做中学”,而是从书本到书本,严重与外贸实际业务脱节,导致学生既不能透彻地理解理论知识,也不能提高相应的实际动手能力。

1.3 国际贸易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不完善,没有达到真正的实践性和实战性

国际贸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教学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实践教学组织的实施、实践教学策略与方式的应用、实践教学场所的选择等方面都至关重要。实践性教学内容应根据企业的进出口业务过程如进出口流程的操作过程、外贸单证的处理程序等进行设计,但由于大多数企业将自己的业务作为商业秘密来对待,不愿意学校的老师参与其中,企业里的业务骨干又比较难请,导致国际贸易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还是以学校的教师为主,设计的内容和环节就不够真实全面;实践教学组织的实施应按照活动的准备、活动的进行、活动的评价、活动的总结等过程来进行,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但高职院校的很多专业教师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方式为主来授课,实践性教学根本没有做到位;实践教学方式与策略应用不够,教学中还是以讲为主,一些常见的如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应用稍多,但一些先进的业务模拟操作法、与海关联网进行操作的策略应用很少,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少,很难全面、规范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策略,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也就难以提高;从实践性教学场所来看,教室设施过于简单,没有教学做一体化的条件,实验室、实训基地建得多、用的少,虚的多、实的少,真正愿意让学生去实训的企业也少,这是严重制约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开展的瓶颈所在。发达国家的企业都有为社会培养人才、为自己培养人才的意识,而我国的企业还处在自己是老大、学校得求着它的意识状态,所以学校想通过企业来做实践性教学很难。因此,国际贸易课程很难达到真正的实践性和实战性。

1.4 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缺乏外贸实战经验,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高职院校从事国际贸易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从大学毕业后就从事教学,对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知识把握较好,但没有接触过实际的外贸业务,缺乏外贸实战经验,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指导方面会出现难以胜任的情况。

2 改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深思

2.1 重视教材建设,体现高职国际贸易教材的特色

高职教材应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以理论够用,重在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来编写教材。我国各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在编写教材时,一是应与企业中相关岗位的在职人员加强沟通与交流,借鉴他们实际业务的流程及在实际业务中应具备的知识来设计项目或任务,让高职学生在完成项目或任务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二是各高职院校教师之间应建立充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将最新的国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新业务及时编入教材,避开教材滞后于实际的情况。

2.2 以国际贸易项目或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全面设计实践教学过程

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国际贸易项目或工作任务为主线设计完善的实践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既学到了有关的知识,又能提升实际动手能力。如国际贸易课程涉及到有关的单证内容时,可以从外贸单证员的工作任务出发,设计单证教学的“跟—学—做—评”过程,即单证的“跟学”——教师向学生展示单证,并讲解单证各个栏目的填制,单证的“学做”——教师根据业务资料做一份单据给学生看,单证的“自己做”——由学生根据指定的资料自己学做一份单据,单证的“评价”——学生和老师一起评价学生做的单据;然后利用实验室的单证教学软件资料进行填制单据的练习和测评,使学生对每份单据都能够进行熟练地填制。通过这整个过程的训练 学生既能掌握国际贸易单证的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基本的制单能力。

2.3 以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结合为契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大力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高职院校与当地的外贸公司、外贸货运写作技巧公司等单位应联合起来,签订共建协议,积极开展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合作方式,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是外贸单位直接派岗位人员参与教学,也可以是学校派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去向各外贸岗位的人员学习实际工作经验。二是从实践教学项目的设置、实践教学内容的完善、实践性教材的编制、实践性教学过程的组织、实践教学场所等方面不断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2.4 以多种方式培养师资队伍,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培养师资队伍。一是组织和鼓励教师到企业去锻炼和学习,特别是到外贸公司去与外贸业务人员一起做几单实际的业务,增加专业教师的外贸实战经验;二是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教学策略和教学经验的同时获取外贸前沿的最新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三是鼓励教师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去进修,在学习高校教师教授策略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的外贸专业知识;四是请外企业的岗位能手或专家到学校来教授一定的实践课程,或是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期间由岗位能手担任实训学生的指导教师,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经验。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教材的选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都需要我们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1]李时民.“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研究的若干理由[ R] ,第二届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研究研讨会,2007 年1 月30 日
[2]徐风.工学结合视角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改革探讨[J].管理观察,2009(8).
作者简介
陈卫红(1972-),女,湖北省孝感市人,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硕士,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高职教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