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项目管理 >> 管理工程 >对城市园林中植物配置方法探究

对城市园林中植物配置方法探究

收藏本文 2024-03-18 点赞:3330 浏览:770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对策

一、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植物配置不科学,造成资源浪费严重

目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在结构上主要存在三个极端:一是把本该建绿量大、容纳游人多的开放式休闲绿地的空间,变成封闭式的大观赏草坪模纹花坛等,从而拒人于绿地之外,不能发挥此类园林绿地应有的功能,造成巨大的地力浪费。二是不分绿地性质、面积大小和环境负荷而一味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没有因地制宜地按需配置,使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三是对植物生长预期效果缺乏预见性,使配置密度出现过大和过小的现象。配置密度过大,定植几年就会拥挤,不仅不利于植物正常生长,成龄后难以形成较好的树形,移植也不易成活,造成植物资源浪费;密度过小,达不到一定的绿化覆盖率和绿量,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2.植物配置缺乏多样性和稳定性

当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运用的植物种 类并不多,大多局限于观赏价值较高、人工栽培的所谓“园林植物”,加之长期以来重视景观视觉效果忽视生态效益,常把自然生长稳定的野生乡土植物视为杂草杂木而斩尽杀绝,造成配置的植物种类单

一、植物色彩单植物功能单一和空间利用单

一、使城市植物配置缺乏多样性和稳定性。

3.植物配置的生态观具有片面性 近几年,虽然生态园林的理念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但也只是停留在改善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吸尘降噪、吸收有害气体和杀死有害病菌等方面,并没有充分考虑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生态交互性,更没有兼顾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在配置中,多以人的暂时需求为中心,没有把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全面生态理念加以运用,既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不利于生态效益的发挥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4.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考虑不全面

不同园林植物配置在一起,不但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种间竞争或互助或共生的关系、阴阳性、观赏性、病虫害的交叉感染性及防治难易程度等,还应充分考虑植物高低顺序与游人视线的空间展示序列、植物景观树种的选择问题、植物季相变化与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等因素。但是,当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对植物间的关系考虑不够全面,诸如:注重绿化设计的观赏和休闲需求,热衷于配置整齐划一,种类、年龄、层次趋于一致的植物;注重乔木和草本的应用,而不能将乔、灌、藤、草、竹、花并重;以及不考虑种间竞争关系,在茂密的乔木树林下栽植耐阴性差的地被植物等,使配置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5.缺乏文化品味,难觅历史文脉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绝不是简单的将树、花和草进行拼凑,也不是只从生态学原理来种植好花草树木,而是将植物及其他园林物质要素进行科学组合,形成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优美生态环境。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城市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历史脉络,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必须充分考虑和运用这些文化背景。然而近些年来,一些城市的园林植物配置往往偏离了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偏离了城市自身的历史文脉,或生搬硬套使用别人的成功之作,或在配置设计中不注重文脉营造,结果是人们很难从城市园林植物景观中品味出人文风格,更难从中读出历史文脉,从而使城市丧失了自身应有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6.“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够深入

市园林植物配置上的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的生存、生活、健康、审美等需求出发,创造满足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所需要的人工生态系统。为此,植物配置设计就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其中,掌握人的生活规律、行为习惯、活动空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udooo.com

间和审美情趣,从人的身心发展需求出发,使植物景观在宏观上合理布局,在微观上注入人情味,保持生物系统多样性,保护人类健康,与自然系统和谐共生的理想目标。然而,在不少地方园林植物配置不是以人为本,如以绿为本种植草坪,仅仅是为了“好看”和增加“绿化率”。为防止人的践踏破坏草坪美观,有的草坪干脆被栅栏或带刺的灌木圈了起来,让人只能“一饱眼福”。再如绿植物配置不注重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或能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等。

二、对策探讨

1.强化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理念

虽然生态观越来越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中被应用,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而不深入,总把植物看成是城市景观美化和装饰的工具,忽略植被作为其他物种栖息地的作用。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理念就是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来指导植物配置,既要强调园林植物的美化和观赏功能,更要重视其环境资源价值,充分发挥植物改善小气候、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并为昆虫、鸟类、小兽类等野生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和繁衍场所,提高野生动植物在城市中的种类和数量,保护更多的物种,从而创造出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动物、植物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园林。

2.注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的科学性

(1)科学选择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时,应依据地理纬度、地形、地势、光照、水分、土壤等条件和配置景观类型以及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科学选择植物,将乔木、灌木、草本、竹类和藤本等植物因地制宜地加以运用,才能有美的存在,才能做到既百花齐放,又各具特色。
(2)重视植物群落结构。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强调丰富树种,更要按植物群落结构进行科学配置,要走出“广场草坪化,园林图案化”的误区,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增加叶面积指数,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常绿树、落叶树,速生树、慢生树有机结合的复层混交群落结构,变“平面型”配置“为立体型”配置,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造型绿化,注重乡土树种和适生树种,提高生态效益和环境质量。
(3)保证植物景观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维持生命可持续发展的多维空间艺术的连续造景过程。园林植物配置要确定合理的发展时序,要考虑植物的变化性,不仅要考虑初期效果,还要考虑预期效果,既要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稳定和持久,又要充分利用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注重植物景观随时间、季节、年龄逐渐变化的效果强调人工植物群落能够自然生长和自我演替。

3.遵循美学原理,注重观赏效果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在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必须遵循美学原理,注重观赏效果。配置时要讲究植物的层次和动势,乔、灌、花、草分层配置,疏朗有致,单群结合,形成丰富多采的群落景观,达到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要讲究植物的线条和韵律,狭长的色带蜿蜒舒展,轮廓和拼接流畅而自然,随着地势的起伏产生有节奏的韵律;要讲究植物的对比和衬托,将不同姿态、不同叶形、不同花色、不同季相的植物协调组合,突出主体景观,表达艺术构思;要讲究植物与建筑、植物与园林小品、植物与植物间倚靠和唇接的自然与美感,避免造成视觉上的相互抵触。

4.突出地方特色,体现文化特征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时不但要选择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体现地方特色,还要把反应某种人文内涵、象征某种精神品格、代表着某个历史时期的植物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使得园林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声色俱佳,尤其要利用市花市树的象征意义,形成浓郁的文化气息,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5.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

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是为人怎么写作的,而非仅仅为美化而兴建,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居民提供一种休闲、生活及工作的环境。在“以人为本”理念中,应注重生态保健型植物群落的配置,如营建体疗型植物群、落芳香型植物群落、触摸型植物群落、听觉型植物群落等,以满足人们对既能缓解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又可以成为集休闲氧吧、杀菌防病、茶饮料理、景观欣赏、提神醒脑、防虫助眠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植物景观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肖和忠,张玉兰.试论园林建筑的植物配置【J】.
【2】张红燕,李永晶.城市园林中的植物搭配与植保措施【J】.
【3】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