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工业经济 >论生导师制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益促进站

论生导师制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益促进站

收藏本文 2024-04-08 点赞:14801 浏览:6027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高校扩招给予更多人读大学的机会的同时,也造成了较低的师生比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交流越来越少,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很难得以较为细致的开展,问题日趋凸显。文章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是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突破与创新,相对于专职学生工作者开展工作的优势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模式 学生教育管理
1004-4914(2012)08-093-02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导师制一直是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的现阶段,扩招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着将导师制应用于本科生的教育中,不同的学校也依据实际情况制订了不尽相同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都应该重视本科生导师制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1.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的突破。国务院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但还要看到在师生比1:18的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缺乏,还要看到《意见》中的“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专业和学术交流,又拓展了思想交流平台,可以更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从而优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力资源配置,有利于建构纵横交叉的立体教育结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2.改变高校课程教学与思想教育分离局面的突破。长期以来,高校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遵循于任课教师只管教学,上课多为“一言堂”,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和交流,不会过于在意学生的思想和日常行为教育,甚至有的专业教师将课堂上的秩序问题都归结于辅导员和班主任等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辅导员等只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不精通或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造成了课程教育和思想教育被人为地割裂、教书与育人脱节的局面。本科生导师制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

摘自:毕业论文www.udooo.com

较丰富的人生阅历,较成熟理性的判断能力,从教学环节入手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结合起来,将个性化的成才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起来,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结合。
3.改革高校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突破。我国高校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基本上依靠辅导员等政工人员,而一个辅导员要带二、三百名甚至更多的学生,囿于精力、能力、学识等因素往往教育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单一,无法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一种载体,创造更多学生接触教师的机会,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更多教育和启发,导师以其学术水平、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等影响和塑造学生,并与专职学生工作和后勤怎么写作等人员紧密配合,实现全员育人。

二、本科生导师制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实施优势

1.教育方式更显个性化。针对学生层次差异拉大以及学习偏好各异、社会需求多元的实际,应该因材施教。但在“辅导员制”的教育管理模式下,较低的师生比造成了多数高校往往采取“开大会”的形式来开展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这种“批量处理”的结果就是不能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因材施教”,不能结合学生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在具体工作中,辅导员疲于千头万绪的日常事务,对于问题的处理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法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开展工作,无法以个性为出发点广泛处理问题;无法做到事前教育全面和细致,事后教育深入和彻底。
当代大学生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具有独立性强、个性张扬等特征。由于成长环境、个体差异等原因,不同的学生又有其个性特征。本科生导师制能够从“因材施教”的角度,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学生的个体特征,能够较为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确立符合自身认知水平和性格特点的价值体系。
2.教育情境更有亲和力。在“辅导员制”的教育管理模式下,较低的师生比造成教育缺失导致实效性缺乏,学生感受的仅仅是强硬的管理态度和冷冰冰的规章与制度,工作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实际效果只能体现在“行为规范”制度的层面上;此外,在不被理解的前提下,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趋向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造成对立面突出,导致说服力“先天”削弱,又增添了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开展的难度。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基于学生对导师的认同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学生信赖导师传授的文化知识、道德观念,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成内化过程的实现。内化是指“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在这种认同和信赖的前提条件下,导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教育行为所创设的教育情境具有亲和性,学生在接受导师的教育时,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接受,并容易形成认同感。导师对学生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等的教育就是在这样一种亲和的心理状态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注入学生的道德认知体系。
3.教育方式更具渗透性。在“辅导员制”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开展工作基本上都是就事论事,这种方式目的性强,过程过于直接,学生主观上也存在着“防备”心理,无法实现“青蛙效应”的渗透效果。
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帮助是全方位的,在学生“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方面都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导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与学生聊天谈心、与学生一起参加各种活动等方式,“结合实践讲修身,结合情境讲行为,结合生活讲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传递给学生,避免了传统的义正词严的说教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以及由此引发学生对教育管理者的抵触情绪。导师将思想引导体现在各种具体的教育细节中,带有很强的渗透性。

三、本科生导师制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按照工作需要选拔(下转第95页)(上接第93页)和培养本科生导师。导师是导师制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导师是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重点。因此,选拔本科生导师的标准不仅仅体现在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历的高低上,以及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更应该把选拔的要求着重落在教师的非教学能力素养上。在个人素质方面,要求导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愿意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成长成才付出,承担导师责任;在业务素质方面,要求导师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熟悉被指导学生的教学计划、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全部培养过程。
“术业有专攻”,导师在专业学习上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和有益促进是毋庸置疑的,但导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说教与引导能力和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的了解程度上还存在欠缺或参差不齐,这无疑会制约本科生导师制的作用发挥。为此,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负责部门要组织开展较为系统的培训,使导师了解学生工作内涵、掌握思教方法,不断提高导师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上的能力水平;同时,导师也要注重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提高。
2.本科生导师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工作方式。多数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都是基于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考虑。为此,本科生导师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同时要充分利用与学生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将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等工作有机融入在专业辅导这个载体当中。导师不是专业教师,不能只顾教学;导师也不是辅导员,不能单一的为了教育而教育,为了管理而管理。导师应将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与专业辅导并驾齐驱,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着学生,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高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3.本科生导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本科生导师制既不同于研究生导师制,也不同于高校教育管理的辅导员制,应该说本科生导师制在高校教育管理层面上是辅导员制的有益补充,二者之间的工作具有共同的主体与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增强互补性,在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中既然加入“导师”的角色,辅导员的工作的原有角色就应该围绕“导师制”进行适当调整。两者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两条腿”走路,决不能出现各自行动,互不干涉和都要管却都不管的情况。辅导员应积极为本科生导师制搭建平台促进导师与学生“导学”活动开展,导师也应在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促进作用,共同努力促进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基金项目: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本科生导师制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新制度[J].高等教育研究,2005(5)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朱小虎.本科生导师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益借鉴[J].滁州学院学报

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udooo.com

,2011(6)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个如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毕强,黑龙江科技学院讲师、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
(责编:纪毅)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