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业设计 >试述滑坡基于GIS和RS什邡市山区地震滑坡主要影响因子

试述滑坡基于GIS和RS什邡市山区地震滑坡主要影响因子

收藏本文 2024-02-09 点赞:12779 浏览:489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滑坡灾害是一种恶化的地质环境,由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引发滑坡的因素主要包括了内部因素和外部作用。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地层岩性、高程、坡度、坡向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了降雨、植被覆盖、人工作用等。地震滑坡是指因地震时受到地震波震动及重力等自然应力影响下诱发斜坡变形失稳,以而产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地质灾害。滑坡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频繁发生,滑坡灾害给灾区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人员伤亡惨重。为了预防和减少滑坡灾害带来的危害,本探讨选取了位于龙门山脉中山断裂带上的什邡市山区作为探讨范围。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Quickbird)数据获取探讨区的地震滑坡资料一。以GIS和RS技术为探讨手段,结合信息量法,针对滑坡影响单因子的浅析及综合影响的叠置浅析,获得探讨区滑坡灾害危险性等级评估。并进行地震滑坡地段在滑坡灾害危险性等级中的分布特点比较。得到以下结论:1.利用QuickBird遥感图像数据(2010年2月)作为探讨区地震滑坡的基本数据。为了获得什邡市山区遥感图像数据的探讨范围,将7幅遥感图像数据进行拼接处理,以探讨区范围做数据裁剪界线,裁切后得到探讨区范围的遥感图像数据。探讨区的总面积为48686hm2。在ERDAS中对裁切后的探讨区遥感图像数据以1:10000地形图作为制约进行图像几何校正。对校正后的遥感图像数据导入ArcGIS中,按照目视判读解译标准完成探讨区滑坡图层矢量化数据的提取。得到滑坡390个,面积为531.11hm2。2.以DEM数据为基础进行地理信息因子的提取。首先以探讨区范围为界线对DEM数据进行裁剪,得到与遥感影像数据相一致的探讨范围。通过ArcGIS软件中spatial statistics工具以DEM中提取出4个地理因子:高程、坡度、坡向、河流。对获得的地理因子数据采取重分类的策略对各个图层集进行归一化处理。3.根据已有的四川省的地质图,完成探讨区的地层岩性图层矢量化,得到探讨区的地层岩性图。4.将滑坡、高程、坡度、坡向等图层转成栅格类型,并设置相同栅格大小30X30,通过GIS中的zonal statistics具将滑坡图层分别和各因子图层进行分类统计,计算相应的信息、量值,综合浅析,最后得出高程为2500-3000m,坡度60°,坡向为东南坡向,河流等级为四级,岩性为长石砂岩的情况下,为最易发生滑坡的因子组合;而在高程为4000m,坡度为0-10°,坡向为平地,河流等级为八级,岩性为花岗闪长岩的情况下,为最不容易发生滑坡的区域。5.将全部单因子图层进行栅格叠加浅析,以GIS技术和信息量法相结合,建立相应的信息量模型,得到滑坡危险性等级评估图。6.利用“自然断点法”进行图像的重分类,最后将结果图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极轻度、轻度、中度、高度、极高度。极轻度对应的信息量值范围是-10.06~4.19,轻度对应的信息量值范围是-4.19~-0.38,中度的信息量值范围是-0.38~0.22,重度的信息量值范围是0.22~0.32,极重度的信息量范围是0.32~3.21。7.统计滑坡实际发生的比率值(b/a,亦即等级中的滑坡密度与该等级占探讨区面积百分比的比值),极轻度等级b/a值为0.006808,轻度b/a值为0.686379,中度b/a为1.254116,重度b/a值为1.379227,极重度b/a值为1.418099,结果表明,滑坡实际发生的比率值.随着等级的升高而增大,即用信息量法对滑坡危愉性等级进行评估是十分可行的,结果是有效的。关键词:地震滑坡论文地理信息系统论文遥感论文信息量模型论文滑坡影响因子论文危险性等级论文

    摘要5-7

    ABSTRACT7-11

    第1章 引言11-21

    1.1 目的与作用11-12

    1.2 国内外的探讨进展12-20

    1.2.1 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探讨近况12-15

    1.2.1.1 国外地质灾害遥感探讨近况12-13

    1.2.1.2 国内地质灾害遥感探讨近况13-15

    1.2.2 GIS技术在滑坡危险性区划中的探讨近况15-18

    1.2.2.1 GIS技术在滑坡危险性区划中国外探讨近况16-17

    1.2.2.2 GIS技术在滑坡危险性区划中国内探讨近况17-18

    1.2.3 滑坡危险性等级区划探讨的论述策略18-20

    1.3 论文探讨内容、策略和技术路线20-21

    1.3.1 主要探讨内容20

    1.3.2 主要探讨策略20

    1.3.3 探讨的技术路线20-21

    第2章 探讨区地质环境背景21-26

    2.1 地理位置21-23

    2.2 气象和水文23-24

    2.3 地形地貌24

    2.4 地层岩性24-25

    2.5 地震构造与地震25

    2.6 植被分布25-26

    第3章 探讨区域遥感数据的预处理26-28

    3.1 遥感数据的拼接26

    3.2 遥感数据的儿何校正26-27

    3.3 遥感图像的裁剪27-28

    第4章 地震滑坡信息的解译、提取及浅析28-39

    4.1 地震滑坡的解译28-30

    4.1.1 滑坡形成的条件29

    4.1.2 遥感解译标致建立29-30

    4.2 地震滑坡的提取30-32

    4.3 滑坡影响因子的提取及浅析32-39

    4.3.1 高程因子32-33

    4.3.2 坡度因子33-34

    4.3.3 坡向因子34-35

    4.3.4 河流因子35-37

    4.3.5 地震烈度因子37-38

    4.3.6 地层岩性因子38-39

    第5章 滑坡危险性评价39-51

    5.1 危险性评价的策略39-41

    5.2 评价的历程41-42

    5.3 评价的结果和浅析42-51

    5.3.1 高程因子的信息量值浅析42-44

    5.3.2 坡度因子的信息量值浅析44-45

    5.3.3 坡向因子的信息量值浅析45-46

    5.3.4 河流因子的信息量值浅析46-47

    5.3.5 地层岩性因子信息量值浅析47-49

    5.3.6 综合信息量值划分危险性等级的划分49-51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1-54

    6.1 主要结论51-52

    6.2 不足和展望52-54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