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德育 >> 高中班主任德育 >小学科学实验设计和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设计和改进

收藏本文 2024-03-10 点赞:22854 浏览:1055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从而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例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有代表性的各种植物的根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学生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设计实验验证结论。

2实验设计要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
实验设计要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教师要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数。大自然中抬头可见、随手可得的实验材料,为丰富自然科学教学实验提供了便利。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若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就会使原本生动的自然科学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特点进行实验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最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山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应有尽有。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先安排学生到林间、树旁、小河边捕捉各种昆虫,并将各自捕捉的昆虫有选择地带到课堂,进行认真观察、研究,从而达到认识昆虫的目的。
3实验设计要让学生动起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机会
教师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验中引导他们动口、动手、动脑,亲身经历科学发现的全过程。并且不断地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和探索的需要。如《电路》一课是属于电学部分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认识电路及电流。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组装各种电路。按部就班,毫无创造性可言。学生在教师手把手教的过程中掌握了电路的知识。但学生真的了解电路的构成了吗?为什么要这样连接各元件?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恐怕不少学生会默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充分大胆地想,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大胆设计实验,从实验中获取知识。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组装电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步骤:①提出问题:组装一个电路需要哪些器材?②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一个电路;③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运用各种器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设计实验,进行操作。结果学生发现组装电路的方法各不相同:有串联也有并联。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得出结论,比教师直接告诉结果效果要好得多,既学到了知识,又加深了印象,以很高的热情参与到教学中来。要让学生真正消化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教师应联系实际设计一些有坡度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巩固性练习,做到学用结合。如学《电路》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电路,将红、绿、黄三只小灯泡安装在这个电路上,制作一个“信号灯”。
4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材料因地制宜改进实验
为了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有的演示实验可安排为学生随堂实验,采取边教边实验的方式进行,以利于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这类学生随堂实验,一般以定性观察为主,在定量方面不作过高要求。此外,还应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实验活动。如在教学《大气压力》一课时,常常会

遇到这样的问题:教材中要求把杯中接满水,盖上纸板就不会掉下来,说明大气有压力。而实际操作时,往往达不到那种效果。针对这种情况,让学生设计更简单、方便、实用的学具。首先考虑在杯底部扎个孔,所以不能用玻璃杯,只能用塑料制品。于是用矿泉水瓶做实验,但失败了,又换用漏斗,实验能成功,但它盛水太少,

源于:论文如何写www.udooo.com

学生还是不满意。后来发现五年级自然学具盒中《热传导》中用的小塑料杯很好,学生就在小塑料杯底部烫了一个小孔,在杯中接满水,盖上纸板,然后倒过来,纸板没有掉下来,手指一松,纸板就掉下来了。
《科学》教学提倡“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敢于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学会取舍。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只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重点,合理调整探究活动内容,合理安排实验活动小组,善于选择实验材料,组织好有典型意义的探究活动,授学生以渔,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