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德育 >> 高中班主任德育 >试谈自学考试陶行知生活教育对当前我国自学考试革新

试谈自学考试陶行知生活教育对当前我国自学考试革新

收藏本文 2024-02-15 点赞:32855 浏览:14741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自:毕业论文题目www.udooo.com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主体,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诠释。即生活就是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离开教育。生活对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来源于生活并能改造生活,生活和教育共始终。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范围在空间上的扩展,是生活教育的组织形式。即社会本身就是学校,整个社会便是一个大学校。生活教育的范围不局限于学校生活,而是整个社会生活,学校与生活混然为一体。
“教学做合一”,即“教的方法是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是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中最富有创造性的的现代教育方法论之一。在这里,“做”含有行动、思想、产生新价值三种特征,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我国自学考试改革的启示

(一)更新教育理念

1树立生活教育理念
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上都与社会现实存在较严重的脱节。一些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不能跟上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教学不能及时满足社会所需的一些新的知识能力,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薄弱,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职业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生活教育理念,根据社会的现实需要、发展趋势和教育发展规律,主动调整自身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结构,优化教学体系,变革考核方式,促进自学考试教育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怎么写作。
2贯彻终身教育理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强调“为生活而教育”,生活便是教育,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事实上蕴含着终身教育的概念。在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终身教育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考生不可能在接受自学考试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学到毕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所以他们必须学会学习,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贯彻终身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科学定位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职业的不断涌现,我国传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培养出来的学科型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自学考试必须从补偿、补充和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型,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面向基层、生产第一线,培养职业型、应用型、技能型的实用人才。

(三)革新自学考试人才培养模式

要实现自考人才培养目标由学科型向职业型、应用型转变,就必须树立生活教育理念,根据社会的现实需要、发展趋势和教育发展规律,具体改革方向如下:
1调整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自考专业的考试计划大多是参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较严密,偏学术性。理论课程、必考课程比重过大,选考课程、实践课程明显不足,不能充分发挥自学考试所应该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也严重制约了自学考试对职业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需求,亟待予以调整。
首先,以培养职业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指导,建立以“专业核心课”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三课一训练”的专业课程结构。即建立以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选考课组成的课程体系。同时,根据每门课程的性质把课程划分为理论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实践课程以及专业综合性训练。理论课程为以知识和理论传授为主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工程力学等课程,主要突出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程为理论知识和技能并重的课程,如机械设计基础、制图等,主要突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实践课程为以技能、能力为主的课程,如专业技能课、职业技术课等,主要突出技能与能力的掌握与运用;综合性训练,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突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其次,根据专业学科的不同,加大实践课程的门数与学分,进而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
2改革课程考试大纲,调整考核内容结构
传统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的考核内容结构不够合理,以课程终结考试为核心,采用书面的、量化的、客观的、整齐划一的所谓“标准化”知识点考试方式。普遍强调对书本知识内容的考查,表现为基本理论知识与记忆性成分比例过大,客观性试题与解题技巧所占比例过高;实际操作能力、自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题目较少,表现出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考核不够。重记忆轻理解、重考试轻实践,实质还是应试教育。[3]因此,必须改革部分课程的考试大纲,重组考核内容,改变现有考核内容以知识型内容为主,重点考核考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记忆再现的现状,加大自学考试实践考核。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作为自考教育理念,将课程中的知识点转化为技能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
3注重学思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
生活教育思想具有实践性。陶行知指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若不通过生活,就无法体现其对生活的改造作用,也就无法体现教育的价值。然而,在当前自学考试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以提高理论应试能力为核心,内容陈旧,观念僵化,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以课堂讲授、说教为主,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轻视实践教学。造成了自考生知识与实践的脱节,实际应用能力差,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自学考试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革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效性。依据学生生活经验、认识特点和思维规律,将学生学习兴趣、个性特征与生活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感性认识中渗透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在活动中体验知识与经验。将生活与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自学考试教育重点转向培养人的生活经验和能力上来。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需要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广泛借鉴多种教学方法,取其之长为其所用。“艺友制”是对于传统的徒弟制的一种改造。在教学做合一的情况下,艺友是跟着师傅在做上学的徒弟或学生;在教学做合一的情况下,艺友是徒弟又是师傅,是学生同时又是先生。陶行知大力倡导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艺友制”教学方法,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共教、共学、共做的朋友式关系,实现了“教学做合一”,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自学考试教育与教学中,我们应广泛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创造一个共教、共学、共做的氛围,将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汇集成强大的学习资源,师生都能平等地享有这种教育资源,以此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同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并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法、现场调查法等,引导学生注重学思结合,积极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4倡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中,“做”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被放置在核心地位。为实现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自学考试助学院校应借鉴“教学做合一”理论,注重知行统一,将教育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相结合。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助学院校教育培养规模和实习、就业渠道,形成积极的良性互动。学生的“工”和“学”轮换进行,学生在实习时从事的工作与其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企业对学生按正式员工要求和管理,并支付薪金。学生毕业时既获得书,又获得具有行业准入价值的职业资格证书,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5开创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目前,自学考试以终结性评价为核心,基本上是采取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进行闭卷笔试的模式。这种标准化模式有利于组织公平客观的判卷,但却不利于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考核学生的能力。学生为考试而学,往往是考前突击看书、囫囵吞枣,甚至死记硬背,考后即忘,既达不到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更达不到自学考试对学生品格,学习精神等养成教育熏陶的目的。因此,必须打破闭卷笔试在自学考试中占主导地位的现状,在部分自考助学院校实行改革试点,实施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实际应用能力。
6以互联网为媒介,拓宽怎么写作空间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提倡生活与教育的结合。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必然是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教育。这就使教育突破了学校教育时空的限制,将教育的范围扩展到社会,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育的场所,整个社会活动都是教育的范围。
现阶段自学考试教育与教学主要还是局限在学校课堂上进行,而教育的对象是来自社会不同的群体,这样的教育形式显然没有有效利用社会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的潜力。因此,自学考试教育应该积极地走进社会、融入生活,以互联网为媒介,成立自学考试学习怎么写作中心,拓宽办学空间和怎么写作范围。自学考试学习怎么写作中心可利用互联网,为自考生提供政策资讯、网络助学、考籍怎么写作、考试怎么写作、就业指导等一站式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怎么写作工作,全方位怎么写作于全日制自考助学考生和社会考生。其中,网络助学作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网络环境中的延伸和拓展,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以网络化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网络交互平台还可提供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的渠道。
参考

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udooo.com

文献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247.
[3]彭莉,刘瑛,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评价方式改革初探[J].中国考试,2011(4):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