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德育 >> 高中班主任德育 >思品课教学导行原则和策略

思品课教学导行原则和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33253 浏览:15608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小学思想品德是德育的主渠道。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在于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以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的行为实践(即导行),可以使学生能用正确的观点去认识、分析、辨别、判断事物;可以使学生能用正确的观点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解决怎样做的问题,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化。

一、导行的原则

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导行的过程是由认识到实践,从知到行的转化教学过程,要运用课文内容的正确观点导之以行,须注意三个基本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在导行中,要选取学生中已有的或有可能发生的事例和材料。如果没有针对性,学生会感到言而无信,导行就将导而不行。

(二)实践性原则

要运用教材中的观点,正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使学生明白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把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有机结合起来。

(三)准备性原则

在课前作好调查,掌握学生或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材料,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结合课文的教育要点进行导行。如果没有准备,没有实际材料,就很难使学生服之以理,起不到导之以行的效果。

二、导行的方法

在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和道德观点指导行为实践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观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是行导行。

(一)正面典型导行

这是根据教材的思想品德观点,以典型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直接引发学生付诸行动的一种导行方法。如教学三、四年级的热爱人民、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诚实守信、热爱科学、勇于创造等内容,通过树立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人物、教师、同龄小伙伴这些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人物和事例,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向榜样学习的热情。同时通过让学生对比,找到自己的差距,制定赶学措施,人人争做榜样。运用先进人物和事迹,要注意“远近结合”,即把课本讲述的伟大人物的事迹与周围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先进人物及同学中的好人好事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有远大的追求目标,又有近期效仿的榜样,感到可望而可及,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逐步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

(二)现身说法导行

即用亲身经历和休会说明道理。如教学《不要讥笑他人》,一上课我就开门见山直接发问:从小到大,别人给你起过外号吗?有没有因为自己的缺点,或缺陷被别人讥笑过?当时你的心情怎样?由于太多数学生曾经有过这种情感体验,所以他们主动参与的特别强,感情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说得情真意切:被别人讥笑时,伤心、难过、痛苦、愤怒,抬不起头来,想伺机报复,甚至不想上学……由于学生又一次经历了这样真实深刻的情感体验,下面的教学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认同。然后,利用心理互换法等进一步激励学生的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怎么写www.udooo.com

道德情感,把深刻的道德认识和强烈的道德情感结合在一起,情通理达、情理交融,从认知情感到行为实践的转化也就自然顺利地完成了。课后,学生之间取外号的现象也基本消失。

(三)示范作用导行

即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学生知道。我在教学《要有毅力》一课时,创设了培养毅力的一种示范性行为。因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业的格式都不尽正确,于是我按照书上的书写格式标准统一了要求,要学生坚持按此格式规范做每一课的作业。过了一个星期发现学生作业格式规范后又搞错的,我就采用了示范性导行的方法,坚持自己写教案和写黑板都严格按正确格式写,并选取按正确格式坚持写得好的学生作业在学生中传阅,也要求学生互相检查督促,并要求坚持到底。结果大变样,全班学生作业格式都规范了,且坚持了下来。

(四)直观演示导行

这是通过一些实物的演示或实验,让学生直接观察,感受到某思想品德观点的正确与不正确,从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的导行方法。例如《关心父母》一课的教学,我利用听录音、看录像、榜样激励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观念,唤起学生主动关心父母的情感。课后,又以“孝心献父母”为题开展“当三天家庭小主人”活动,让学生通过写菜烧饭、打扫卫生、交纳水电费等琐事,指导学生“能干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的行为实践,从中体会当父母的辛苦与操劳,感受父母对自己无私博大的爱和劳动的幸福与欢乐。

(五)辨析比较导行

这是根据某思想品德观点,列举材料,通过辨析、比较,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导行方法。如我在学生生活中习惯的培养中,发现班级中有个别学生常乱拿别人的学习用具的现象,但又难以查出是谁拿的。在思想品德课上,我组织全班学生重温《不乱拿别人的东西》和《知错就改》等课文,结合乱拿现象创设了如“乱拿别人的东西与拾物不昧,谁的品行好”、“知错就改与见错就瞒,谁是聪明人”等几道辨析是非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我并没有指责班上有人乱拿别人的东西,学生在“不乱拿”的观点指导下,通过辨析比较,自我的检查,进而自我改正,重新树立了不乱拿别人的东西的品质,从此班上乱拿现象无形中消失了。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