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高中班主任 >公民王栋生“公民自由写作”教学怎样

公民王栋生“公民自由写作”教学怎样

收藏本文 2024-03-22 点赞:34287 浏览:15844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作为教研特色显著的王栋生,同时也是知名杂文作家(笔名:吴非)。教师、作家合二为一的身份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作为特级教师的王栋生,启发我们深深地思考现阶段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作为知名杂文作家的吴非,引导我们将反思的目光投向语文教师自身。
【关键词】王栋生;“公民自由写作”;启示
王栋生老师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udooo.com

的“公民自由写作”教学,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不少成效。他为我们的写作教学提供了丰厚的参考借鉴资源。他是教授级语文特级教师,他又是知名杂文作家(笔名:吴非)。他本人在写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对写作本身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独特的理解。笔者试从作为特级教师的王栋生老师和作为作家的吴非两个方面谈谈带给广大语文教师的启示。

一、作为特级教师王栋生的启示

对照王栋生老师的写作教学,我们写作教学中的不足是很明显的。首先,我们没有真正将写作教学视作立人的重要途径,没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其次,我们的写作教学没能为学生提供宽阔的写作空间。王栋生老师写作教学的立人理念和原则、方法对青年教师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写作教学很有启发意义。

1.教师要具备立人、成人的强烈的自觉意识

写作教学要重视培养健全的社会公民。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发展学生健全的情感;重视通过引领学生开展文学创作等方式,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才能;要重视引导学生建立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教师要时刻审视自己的写作教学是否具备强烈的立人、成人的自觉意识,审视自己的写作教学是否以培养健全的人为己任。

2.教师要开放广阔的写作空间

首先,写作教学要帮助学生无限拓展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打开“发现”的视野,将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社会、心灵都囊括进自己的写作天地。
其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真实地外化自己的思维,尤其鼓励其质疑批判、自主选择、独立创新的价值取向。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写作与自己的研究性学习紧密联系,从而在专业领域里积淀起自己的开拓创新的研究素养。
此外,写作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可以自由选题、自由安排写作时间等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自愿、自觉的状态下,尽情挥洒青春的、生命的才华。这样做,不仅能促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对于学生能够终身正视写作也是很有利的。

二、作为作家吴非给我们的启示

作为“林放杂文奖”的获得者,作家吴非思想的深刻、批判锋芒的锐利、语言的清新亮丽,足以使操持语言的作家们为之刮目。王栋生的写作教学,用其成功的、丰富的写作实践,提醒我们审视写作教学的前提——语文教师的写作和使命感、独立思考的能力、高强的言语能力。

1.教师要保持写作和使命感

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有意识地积蓄写作的冲动和,要经常酝酿和保持写作的。语文教师要视不懈锻炼自己的言语能力为一己之使命。
对写作怀着真挚深沉的热爱之情的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也同样有。是推动教师更积极地思考、组织和开展写作教学的一大动力。它能促进语文教师更主动地发现和认识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努力地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主动地学习他人的经验。最终,促进语文教师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写作教学方法,以更好地获取写作教学的成效。

2.教师要炼就独立的思考能力

语文教师能够思考,有着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对身边的现象才能有独特的理解、独特的表达。如果教师不能独立思考问题,只能人云亦云,这种懒惰的精神状态很容易感染学生。写作练习中学生也很快能学会逃开独立思考,用空话、套话来搪塞。而语文教师能够独立思考,对身边的现象问题经常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更能展现个人独特的魅力,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更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教师首先得具备这种精神和能力。

3.教师要优化言语能力

以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和言语智慧为目标的写作教学,要确保其获得成效,语文教师首先要优化自身的言语能力。语文教师只有具备高超的言语能力,才能把自己的感受、体验、思考很好地表达出来,才能在写作教学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只有重视在写作实践中经常运用基本规范、多种多样的技巧,对规范和技巧的运用才能有深刻的体验。这种体验,有助于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更合理、具体、细致地指导学生提高规范和技巧运用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快地提高表达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要坚守自身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永葆自由精神和不断学习的自觉意识。这样才能优化我们的写作教学,才能增加我们的生活智慧,增强我们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王栋生.新语文写作·高中卷2[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

3.8,49

吴非.不跪着教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87, 133-134,182,14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