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高中德育 >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查抄袭率

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1-13 点赞:4132 浏览:1194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运用,大学生成了网络利用者中的巨大群体。网络的运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利用上的不足。如大学生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信息识别能力不强;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的匮乏,导致网络安全意识不强;网络的虚拟性特点,导致大学生面对网络的自控能力不强等情况。同时,高校在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中也有着着认识不到位、力度不够强、机制不健全和内容不改善等不足。所以大学生受到与网络有关的侵害事件时有发生。本论文定义的网络安全教育是属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范畴的,它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下,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在校大学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网络安全知识,提升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更好地运用网络,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而进行的教育。通过对高校如何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组织性的探讨,浅析高校应如何提升对网络安全教育的认识、如何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领导工作、如何建设网络安全师资队伍和强化网络安全教育考核机制。通过对高校如何突出网络安全教育科学性的探讨,浅析高校在网络安全教育中应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为引领、如何以安全意识教育为核心、如何以防护能力提升为基础、如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如何以网络法制教育为保障。通过对高校如何强调网络安全教育实效性的探讨,浅析高校在网络安全教育中应如何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如何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如何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如何建立信息化管理与监察。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近况、有着的不足和解决对策三个大方面的探讨,来探析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关键词:高校论文大学生论文网络论文安全教育论文

    摘要4-5

    ABSTRACT5-8

    1 绪论8-16

    1.1 不足的提出8

    1.2 探讨的作用8

    1.3 文献综述8-14

    1.3.1 概念探讨8-9

    1.3.2 国外探讨近况9-10

    1.3.3 国内探讨近况10-14

    1.4 探讨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主要不足14-15

    1.4.1 探讨内容14

    1.4.2 探讨目标14

    1.4.3 拟突破重难点14-15

    1.5 探讨路径及策略15-16

    1.5.1 探讨思路15

    1.5.2 探讨策略15-16

    2 大学生网络安全近况浅析16-23

    2.1 网络信息识别能力有待提升16-17

    2.1.1 事实甄别能力不强16-17

    2.1.2 价值判断能力不强17

    2.2 网络安全意识有待加强17-21

    2.2.1 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强18-19

    2.2.2 电脑防护意识不强19-20

    2.2.3 网络购物风维权意识不强20-21

    2.3 网络自控能力有待提升21-23

    2.3.1 沉迷于虚拟交友21

    2.3.2 沉迷于网络游戏21-23

    3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有着的不足23-28

    3.1 高校对网络安全教育认识的滞后性23-25

    3.2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片面性25-26

    3.2.1 计算机公共课程中缺乏网络安全教育内容26

    3.2.2 网络安全教育缺乏实践教育环节26

    3.3 网络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有待加强26-27

    3.4 网络安全教育考核评价制度缺乏27-28

    4.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有效对策28-40

    4.1 增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组织性28-32

    4.1.1 加强对网络安全教育的认识28-29

    4.1.2 加强对网络安全教育的统一领导29-30

    4.1.3 建设高水平的网络安全教育队伍30-32

    4.1.4 强化网络安全教育考核32

    4.2 突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科学性32-37

    4.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为引领32-34

    4.2.2 以安全意识教育为核心34

    4.2.3 以防护能力提升为基础34-35

    4.2.4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35-36

    4.2.5 以网络法制教育为保障36-37

    4.3 强调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效性37-40

    4.3.1 科学设置课程内容37-38

    4.3.2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38

    4.3.3 建立家校联动机制38-39

    4.3.4 信息化管理与监察39-40

    结语40-41

    致谢41-4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