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语文教学 >简论有序曾子文章中有序教育过程

简论有序曾子文章中有序教育过程

收藏本文 2024-01-22 点赞:13634 浏览:5793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曾子对于“文章文化教育”过程的探讨,遵循着由小到大、由分到合、由低到高的递进思路,从“认识、表达、传播”的写作过程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阅读过程,到“读写相生”的文章运动过程,再到“知行统一”的学

源于:免费论文网站www.udooo.com

习应用过程,后扩展到“修己治人”的人才培育过程,都做了井然有序的科学表述。

一、“学、问、思、辨、行”的阅读过程

现代阅读学认为,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又是“缘文会友”的社交行为。这种心理和行为的双向活动是怎样的一串运作过程呢?曾子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经一》)天地万物都有根本和枝末,世间万事都有开始和结束,明白了它们的先后秩序,那就接近事物的发展规律了。曾子凭借数十年的阅读摸索理出了阅读全程的次序。

(一)“博学”

《曾子立事》中说:“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言而笃行之。”“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弗与也。”“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博学而无行,进给而不让,好直而俓,俭而好室者,君子不与也。”曾子提倡“博学”,吸取了读书态度不端正的种种教训,有的放矢地规定了“博学”的严格条件:读书“患其不博”,就是要广读博取;读书“患其不习”,就是要“学而时习”;读书“患其无方”,就是要“好多有法”(读得多,懂得法);读书“患其不择”,就是要“多知而择”(识别多种学问并能区别对待);读书“患其无行”,就是要“博学孱守”(广泛学习,遵守去做)。
按照孔子“博学于文”的教导,曾子精读过《尚书》、《诗经》、《国语》、《礼记》、《易经》、《老子》、《春秋左传》等先秦典籍。《曾子天圆》中的“阴阳交合”说就是对《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和《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领会和发挥。

(二)“审问”

《尚书》云:“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曾子牢记这一阅读箴言,把“审问”当作博读后追求深读、攻克疑难的必经步骤。他说:“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曾子制言上》)没有才能就学,有疑难问题就问,想做事就仿照贤人,即使有艰险的道路,沿着这个方法去做就没有行不通的。“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伯第八》)曾子以师兄颜渊为榜样,凭着自己的贤能而向不贤能的人请教,凭着自己渊博的知识而向知识贫乏的人请教;自己很有能力却像没有能力一样;自己知识充实却像空无所有一样。这种问贤下士、虚怀若谷的谦逊态度,是读者“善疑能问”的思想准备。“弗知而不问焉,固也。”“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两问则不行其难者。”(《曾子立事》)自己不知道还不请问,那是固执的表现;曾子在是非没有辨明前从不发表意见,没有理清问题也不轻易发问;如果同时有两个疑难问题需要解决就要先易后难。所以他说:“问必有其序。”(《曾子立事》)最典型的例证是《曾子问》,全篇4588个字,大大小小共提了50个问题,孔子一一作答,集中地阐述了儒家关于“礼制”的各种规范。它展示了曾子“疑问攻读”的科学和艺术,又体现了孔子“解疑释难”的高明教诲,堪称以“问”明“礼”的典范。

(三)“慎思”

曾子秉承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导,在读书中坚守“学思结合”的原则,特别看重“慎思”。“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曾子立事》第3章)读书人要靠“思虑”战胜“血气”,思考问题要克服感情用事,考虑成熟后再行动,论证周全后才去做。做事必须考虑公开宣言,说话必须考虑覆盖全面,思考全面的事必须言之无悔,这就称得上思想谨慎了。曾子的“慎思”要求“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第十四》),即思考问题不超出自己工作的职务范围。“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孝经·事君》第十七章)当他在朝廷为官时要竭尽自己的忠诚,当他离职为民时要考虑纠正自己的过失。曾子的“慎思”讲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孝经·圣治》第九章),即说话要慎重考虑,能使民众称道,做事要慎重考虑,能使民众高兴。曾子的“慎思”还涵盖冷静的“反思”。“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垢,嗜欲思耻,忿怒思患。”(《曾子立事》)君子见到利益就要想到由此可能引起的损害,见到恶事就要想到由此可能带来的指责,贪恋就要想到由此可能招致的耻辱,生气恼怒就要想到由此可能滋生的祸患。这“四见四思”渗透着“事物向对立面相互转化”的思维哲理。
曾子的“慎思”覆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一切问题的谨慎思考,当然适用于文本认读、解读、赏读、评读的全过程,并且非常有必要视之为阅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阅读“慎思”,首先要求读者在走进文本时“思不出位”,即遵循文本作者的思路去感知言语结构,理解思想内容,领悟整体风貌;进一步要求读者在走出文本时“思考换位”,张扬读者的“正思”和“反思”,超越文本,超越作者,“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孝经·事君章》),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进行“重构新义”的创造性阅读。

(四)“明辨”

阅读“慎思”的进一步发展,是要求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大学·传一》的“明明德”,就是下“明辨”的功夫:《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此一连四个“明”字,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阅读过程中要“明辨”的事理很多,诸如“明天道,明地道,明人道,明王道,明孝道,明大学之道,明养志之道……”均随读物内容而变化。《孝经·感应章》:“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意思是,从前圣明的天子侍奉父亲非常孝顺,所以也能虔敬地侍奉天帝,而天帝也能明了他的孝敬之心;他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所以也能虔敬地奉祀地神,而地神也能洞察他的孝敬之心;他能够使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和顺融洽,所以上上下下太平无事。天地之神明察天子的孝行,就会显现神灵,降下福佑。这里讲君主圣明,听从谏诤,孝敬父母,感动天地神明,降福人间,使长幼明礼,上下明义,彰显了天人感应的“神明”。曾子说:“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说苑·立节》)意思是,接受别人赠送的人往往害怕赠送的人,赠送的人往往对接受的人表现出骄纵,这是多么高明的人际心理辨析!难怪它成为拒受贿赂的至理名言。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灵感应,是对文本形式和内容的“辨析”,无论感知、理解、欣赏、评价,都要求达到“全‘体’大‘用’无不明”(《大学》)的程度,因而贵在“神明”二字。大而化之,神而明之,可谓阅读感悟的理想境界。

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udooo.com

源于:毕业生论文网www.udooo.com

《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曾子在这里又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大学》学问的纲要:“知、止、定、静、安、虑、得”。这由“知”到“得”的“七步学养”实际是求证“大学之道”的心理程序。
曾子在《曾子疾病》中,用“言有主,行有本”出“知识来源于实践”的真理;在《曾子立事》中,又用“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的箴言洞察出“实践”的四个阶段——“思考、论证、行动、检验”。这个“实践过程论”非常精细。
最典型的当然是《大学》中前后连接的“八条目”,体现了教育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
一是“格物”和“致知”的认识提高阶段。从“格物”的实践教育开始,达到“知之至”,又分“知本”和“知止”两个认识环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懂得“明德”为“本”,“新民”为“末”,“修身”为“本”,“治国”为“末”,就算“知本”了。“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从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大学》自开始就注重教导人们在实践中体悟事物,注重“修己安人”,用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求得真知。经过长期研究,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于是,万事万物所蕴含的知识和规律就清晰地呈现在面前,自己内心的灵性和认识能力都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一切知识便得以融会贯通,再也没有闭塞。这就是研究,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曾子从“格物”到“致知”,把教育过程建立在“物格”、“知止”的基础上,把“知”作为“行”的开端,要求受教育者从熟悉现存的社会规范入手,进而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这个“教育始发观”是合乎规律的。
二是“诚意”和“正心”的情感培育阶段。情感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它是对事物的态度和意向。《大学》把“诚意”、“正心”放在“格物”、“致知”之后,将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过程的第二阶段,完全符合“认知发展到情志”的自然逻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此之谓自谦。”所谓“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曾子将“诚意”解作“不自欺欺人”,将“正心”解作“不为杂念动情”,强调用理智支配情感。他不是“去人欲”,而是“防情偏”。这就在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认识”基础上,让受教育者建立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进而变为自觉的“道德意志”。
三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力行阶段。《大学》传八、传九、传十,依次讲“治国必先齐家”,要把“孝悌”的家庭道德运用到“事君”、“事长”和“使众”上,推广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之中。这就要把身体力行、躬行践履作为人的教育过程的完成阶段,“修身”的目的是实现“德治”,提高“认知”、培育“情感”的最后归宿是“治国平天下”。
作为曾子文章教育范本的《大学》,典型地揭示了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的素质发展变化过程。这个“知行统一”的教育过程不单对语文素质教育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教育哲学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

四、“修己治人”的人才培育过程

《大学》的“三纲领”和“八条目”,从战略上规范了“修己治人”的教育总体过程。“修己”是教育自己,“治人”是教育他人。按照“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哲学理念,人的教育也有“本末”和“始终”。在曾子看来,“修己”是教育之“本”、之“始”,“治人”是教育之“末”、之“终”。因为“治人”实际是“修己”过程的自然外化,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对于所治之人来说,受教育者自身又是一个“修己”的过程。
就《大学》“三纲领”的目标层次内在关系看,“明明德”即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属于“修己”;“亲民”即“新民”,使民“新”,属于“治人”;“明明德”和“亲民”合起来是为了“淑世济民、开物成务”,治理天下,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
就《大学》“八条目”的程序设计自然进程看,涵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在内的“修身”,就是“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治人”。“齐、治、平”是“修身”的自然外化;“事长”、“事君”、“使众”这些“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领,都以“修身”为本,所以“八条目”的核心是“修己”,是“内圣”,“八条目”的旨归是“治人”,是“外王”。“身修”自然“家齐”,“家齐”自然“国治”,“国治”自然“天下平”。曾子的教育过程论之所以高明,就在于把个人、家庭、国家的教育统一观照,就在于把培养人才的教育过程与治理国家的政治过程统一起来。
(曾祥芹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45300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