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英语教学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4-07 点赞:4144 浏览:1333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适应90后的新特点,更好地调整教学,培养“四有”接班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90后;大学生;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价值,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体(主要指教师)在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功能和价值充分认识基础上,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目标、教学价值的基本价值态度,以及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价值选择时的基本价值倾向。正确的教学价值取向,可以把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的预见和对价值成果的积极追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教育活动既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www.udooo.com

沿着课程教学发展的方向,又沿着教师自身需要的指向发展,以保证其活动取得成功。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对学生品德素质和政治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2011年4月21日在上海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学生爱听乐学、有用管用,关键要从学生出发,直面学生关心的问题。他强调,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是关键,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关键,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改革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不久,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两课”教学要以“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
1998年,“理论”开始在全国推行。同时,为了加强对思想的学习,中国革命史课也相应调整为思想概论。这次的课程调整方案又被称为“98方案”,一直沿用至今,影响了8届大学生,这一方案于2006年9月1日终止。
在决定对高校思想政治课进行改革的背景下,根据教育部安排,2005年部分高校试行“05方案”,一批大学率先调整了自己的课程。2007年9月1日,这一调整推向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课调整为四门,至少500万大学本科新生将在新教材的指引下进行政治学习。新的调整中,将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而以前分列的“思想概论”、“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则整合为“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另两门思想政治课,则分别名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在数次改革推动之下,高校思想政治课增加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并强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从2009年起,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修订版)》一书在各大高校开始使用,一直至今。该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新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新的调整,或许只意味着拨动了下一次课程调整的倒计时,倪大奇说,马克思主义教学还需不断完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渠道很多,不仅仅局限于高校的政治理论课,其实学时、课程比重都不是重点,关键是要讲实效、讲科学。只学习理论课不代表你就成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二、90后,思想政治课怎么上

90后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一边成长一边见证中国的改革开放,一些人在“穿名牌、听ipod、吃麦当劳”中长大。他们经历了高考的“独木桥”,也面临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不再拥有“天之骄子”的自豪;他们熟知互联网,习惯在论坛“灌水”,用QQ和MSN聊天,用博客表达自我;他们思想解放、个性独立,崇尚“我的地盘我做主”、“不走寻常路”……他们,就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思想的独立性更强。面对他们,思想政治课该讲什么?该怎么讲?

(一)思想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顺势利导

90后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1.自信张扬,独立特行。90后在出生时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普及,教育程度提高,学习模式发生巨大变化,这使90后获取信息更加快捷,知识更加丰富,也使他们在对自己人生的信心方面超越了他们的前辈,在知识结构的复杂和多样性方面甚至知道得比老师还多。90后大学生思想上独立开放,行动上特立独行。他们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喜欢通过深度思考、争论和碰撞后再认同,并结合实际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2.思维方式独特,价值观念更加西化。90后所接受的学习方法教育也与前一代大为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比较独特。由于他们从小就接触到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在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中审美观和价值观与前几代人有很大不同,思想价值、行为方式更明显地带有西方色彩。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课认识不清,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内涵广阔的学问,学生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好,要打好哲学、思想史、政治史、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这些学科的基础,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与时俱进,顺势利导。

(二)思想政治课应注重理论,培养热情

大学生群体在变化,但是很显然,思想政治教育尚未适应这种变化。90后大学生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强,个人规划长远,在渴望成熟、渴望独立的同时,他们的知识面更广,这就对思政工作者的专业功底、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多半还停留在单向的知识与道德观念的灌输上,为改变这种状况,现在很多大学都采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把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生动了教学,缩短了枯燥的讲授,另一方面,多媒体能利用影像资料再现历史真实,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课后再引导学生阅读理论,这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思想政治课要紧跟热点,提升认识

课堂永远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成功的教育应该延伸到生活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要关注现实的热点问题,如住房、就业、廉政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引发的国内话题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的话题。
这些年,很多高校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每年的大学生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中可以发现,学生的问题来源越来越多,有就业压力、经济困难、家庭内部问题,也有爱情、性困惑、人际交往问题,这也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想政治课只有关注大学生的切身问题,关注他们的关注,才能吸引大学生,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这门课的实用之处。

(四)思想政治课要大胆创新,焕发生机

而今,思想政治课不仅是内容在变、教材在变、受教育的学生在变,而且教学的手段、理念也在变。作为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的一门学科,创新是必然的要求。新课程的内容不是原来课程的合并相加,而是对理论和课程体系再认识的结果。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可以通过“博客”,与学生们有效交流,“刷新”学生们对思政课教师的原有印象,增添亲和力。在博客里,可以讨论严肃的课改课题或轻松的教学心得,让学生访客大开眼界。这种现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也可以使原本严肃的理论话题找到适合的学习平台。
清华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负责人蔡乐苏认为,“学生没有天生就反感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的质量高低、学生的收获大小关键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近几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了长足进展。各高校结合实际推广讨论式教学,并通过网站开辟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栏目、工作信箱、BBS等,根据学生关心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这就大大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梅喜萍: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因和教育对策 (2010-05-26).
[3]2007年7月,《工人日报》;2007年6月《南方周末》;2007年7月《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赵永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