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政治教学 >试议教学方法从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机械类实践教学办法

试议教学方法从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机械类实践教学办法

收藏本文 2024-01-18 点赞:13125 浏览:4984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致谢www.udooo.com

摘要:本文针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工程能力培养,详细分析了实践性教学过程安排、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优化、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措施与做法,探讨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以促进我国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工程能力;创新意识
1674-9324(2013)33-0077-03
工程教育是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方式,而高等院校是工程教育主要的实施方,在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时期工程技术的巨大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存在的工程实际问题,具备设计、开发复杂工程技术系统的能力和跨学科的团队合作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以胜任不同工程领域的要求。
为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从2006年开始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试点工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促进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为国际间相互承认通过认证的专业及所授学历、学位开辟道路。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采用与美国ABET实质等效的原则,即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查学生毕业时是否达到了标准中的10项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对实践性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实践性教学过程及其重要性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指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设置的、本专业学生必修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自己动手完成的教学过程,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它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数在校学生当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设计轻工艺的错误思想,学生认为只要修完相关课程拿到学分能正常毕业就行。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很多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由于缺乏工程意识,欠缺工程实践能力,在其毕业后从事工艺设计工作中笑话百出,犯一些低级错误。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深圳地区,大学毕业生占到失业人口的20%,也就是5个失业人口中就有1个是大学毕业生;而与此同时技术工人却无一人失业。这说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用人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只有专业知识而没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领域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对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产生强大的冲击,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体现当前技术的发展,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由于现造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新实践性教学内容,减少相关课程基础理论的课堂讲解,通过工程实例的方式将其增加到实践性教学内容中。例如,《机床》课中的典型机械结构,可在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进行方案设计,以4~5个人为一小组,进行设计的合理性对比,改灌输式教学方式为过程性教学方式;《机械制造工艺学》中典型零件工艺规程编制方法内容,可在工艺课程设计中进行;《机械制造基础》课中的热冷加工方法等内容,移植到实践性教学过程中,现场教学方式的进行,将空洞的理论教学转化为实际工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整个制造工艺过程有个较完整的认识。长期以来,实践性教学方式缺乏“三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内容,不能给学生建立起现代化机械制造系统的完整概念。因此在实践性教学内容上,应结合机械工程学科当前的发展现状,增加一些新的现造技术,比如将数控加工技术、复合加工技术、新型陶瓷材料加工等新工艺、新材料加入教学内容中,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所培养的人才跟上时怎么发表展的步伐。

三、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应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结构为以“学”为主的结构模式,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过多夸大“教”的作用,应重视“学”的质量。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高分低能现象是高等教育的通病,究其原因,主要是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结果。实践性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践性教学中,除了重视学生的基础理论的掌握外,还应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潜能。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发现问题时,积极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少讲,增加学生讨论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根据功能的要求提出某典型零件的结构和技术要求,结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思考重要表面的加工方法,同时让学生考虑定位、夹紧方法和刀具量具的合理选择,并试着编制该零件的工艺规程,最后和工厂正在使用的工艺规程比较,从中发现不足,这样的教学过程会让学生明白自己哪些方面考虑不周到,自己还欠缺哪些知识,自然会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的动力,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适应工程教育的需要

1.引入企业工程师参与实践教学。聘请企业生产一线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全程参与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突破学校老师在工程项目设计、制造等环节的局限性,让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的实施更加贴近一线生产实际情况,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使在校老师得到培训,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成长。
2.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进修。将缺乏实践经验的专业课教师派往相关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组织全过程,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技术职称。
3.利用校企合作平台,结合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结合生产实习教学环节,将年轻的专业教师派往实习基地,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不仅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更培养了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五、总结
探索机械类专业实践性教学过程的模式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为国家培养出杰出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探索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理念,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才能发挥实践性教学培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优势,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时铭显.美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
李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2.
[3]张凯,刘旭.“工程师负责制项目教学”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信息,2011.
[4]张鹏.基于国际航空专业认证标准的工程教育改革初探[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2.
[5]张宝运.实事求是:北洋大学工程教育的理念与精神[J].高教探索,201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