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高中政治 >谈述宪政陈独秀宪政思想站

谈述宪政陈独秀宪政思想站

收藏本文 2024-01-24 点赞:4371 浏览:138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宪政具有国体与政体双重含义。在国体层面,宪政意味着,即人权。这是宪政的实质,也是宪政的前提和基础。在政体层面,宪政则意指在的基础上,一整套主要以宪法为表征的确认、规范权力、保障权利的制度规则及其运转。这是宪政的形式。完整的宪政含义应当是国体与政体两方面含义的结合:离开了宪政的国体实质,宪政一定是虚检测的;离开了宪政的政体形式,宪政必定是虚妄的。作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成果,宪政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闯入中国人的视野并被当作一种救亡图存的“工具”加以接引。由此,宪政之于中国人,并非一种植根于自身文化土壤之上对、自由、人权的“价值”诉求。不仅如此,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之前,中国的宪政追求者只关注西方宪政的政体形式,对其阶级实质却未能洞察;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早期人虽然开始认识到宪政的本质与形式之分,但由于争得、解决本质不足的急迫性,又对宪政作了几乎等同于的“中国式”解读,宪政的形式不足未能受到足够重视。本论文突破既往陈独秀探讨中对其思想进展采取的“三分法”或“四分法”历史分期,结合具体时代环境和个人思想特点将陈独秀的宪政思想划分为新文化运动初期、建党前后、国共合作时期、大革命失败后以及晚年等五个时期。在此基础上,以宪政的双重含义为浅析框架,运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论述与策略,系统梳理陈独秀一生在不同历史时期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探析陈独秀宪政思想的内容及其进展变化与所处时代环境的联系,客观认识和评价陈独秀宪政思想并发掘其当代价值。本论文认为,陈独秀的宪政思想正是伴随着他对宪政双重含义的理解与把握而不断演进。在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胸怀“真国家”理想,对西方立宪政治大加赞赏并竭力鼓吹,但其言说中论及的只是议会制、制等政体形式,而对资产阶级宪政的阶级实质、资产阶级宪政在国体与政体上的“分离”,尚未加省察。建党时期,陈独秀迅速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并开始认识到资产阶级宪政之国体与政体的“分离”,于是对资产阶级的虚检测及其立宪政体展开了激烈的批判,进而追求一种建立在真正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宪政,并提出了“劳工”加“民治”政体的宪政案例。国共合作时期,陈独秀的宪政思想因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联系的理解错误而方寸渐乱:他既要坚持“人民”这一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来造就宪政之“国体”,他又要寻求在国民革命的现实斗争中利用“国民会议”这一资产阶级宪政之“政体”形式,他还要深思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将宪政的“国体”与“政体”结合起来。正是在这样的坚持、寻求与深思中,陈独秀的宪政思想开始显露出彷徨和犹疑,立论也常有矛盾之处。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面对中国陷入国民党军事的现实,方面对宪政的国体体现出更强烈的关切,深感不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实现广大劳苦民众的统治,宪政根本无以谈起;另一方面却因对形势的悲观估计,转而试图通过国民会议式的和平道路来实现社会主义宪政。晚年时期,陈独秀虽已远离中国政治革命的漩涡,但依然未停止对宪政的执着追求。对斯大林时期苏联政制的批判与反思,反映出他对社会主义国家在确立了的国体之后应该如何建设宪政的深入深思。虽然陈独秀经过“沉思熟虑了六七年”之后的见解对作了抽象化的理解,但他关于与社会主义、制度与个人、权力与权利等联系的一系列正误交织的见解,对于当下的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而言,确乎提出了一个相当严肃的不足:如何将国体与政体有机统一起来?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陈独秀宪政思想的生成、进展和演变,是时代历史条件和个人主观因素交相作用的结果。陈独秀探求中国宪政之路的艰辛历程,如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正误交织、瑕瑜互见。当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必须合理借鉴早期人的宪政思想,认真处理好宪政之国体与政体、价值与工具、世界性与本土化、制度与个人等诸多联系,才能真正有所建树。关键词:陈独秀论文宪政思想论文历史演变论文当代价值论文

    中文摘要4-6

    Abstract6-9

    绪论9-30

    一、选题目的和作用9-12

    二、探讨综述12-27

    三、探讨思路和探讨策略27

    四、主要观点、探讨难点和革新之处27-30

    第一章 宪政辨义30-41

    一、宪政概念辨析30-34

    二、西方宪政思想的源流34-36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宪政思想36-41

    第二章 陈独秀宪政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41-54

    一、时代呼唤:西方宪政思想的传入41-46

    二、初步尝试:西方宪政论述的中国实践与消化46-50

    三、希望之光:马克思主义宪政思想的接纳50-54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的宪政思想54-64

    一、“真国家”理想54-58

    二、辟启蒙新路叩宪政之门58-60

    三、国家主义取向的“高调观”60-61

    四、“人民史观”与“精英意识”的交织61-64

    第四章 建党前后陈独秀的宪政思想64-74

    一、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急剧转变64-67

    二、劳工取代立宪政治67-68

    三、“民治”政体构想68-71

    四、法律“强权”观71-74

    第五章 国共合作时期陈独秀的宪政思想74-93

    一、“国体”与“政体”并重74-78

    二、宪法与宪政联系的洞悉78-80

    三、宪政“阶段论”80-84

    四、宪政实现方式的纠结84-90

    五、政党政治的钟情90-93

    第六章 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的宪政思想93-109

    一、无产阶级是将来的政制93-96

    二、通过国民会议实现彻底96-105

    三、“真”、“伪”政治之辨105-109

    第七章 晚年陈独秀的宪政思想109-118

    一、“大众观”109-113

    二、制度与个人联系的半梦半醒113-115

    三、权力与权利联系的朦胧预见115-118

    第八章 陈独秀宪政思想的当代启迪118-126

    一、宪政之国体与政体118-119

    二、宪政之价值与工具119-122

    三、宪政之世界性与本土化122-123

    四、宪政之法治与人治123-126

    结语126-12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