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高中政治 >新解《论语》几处怎样

新解《论语》几处怎样

收藏本文 2024-02-25 点赞:3916 浏览:1293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作为四书之一的《论语》代表着儒家的思想,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论语》的思想千百年来被人们所重视,其中的不少句子仍然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从《论语》中去用和谐的眼光,寻找和谐的思想。
[关键词]新解;《论语》;和谐社会
作为四书之一的《论语》,其思想千百年来被人们所重视,其中的许多句子至今仍然活跃于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因此,对它作注疏的历来不断,如,魏晋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宋邢昺《论语疏》,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等。历史是发展的,分析事物的方法和观点也随着时空的变化也在不断的变化。让我们也从《论语》中去用和谐的眼光,寻找和谐的思想。

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对此句,邢昺疏曰:“郑玄注《大司徒》云:‘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然则同门者,同在师门以授学者也。”但程树德先生在《论语集释》中考证:“‘朋’即指弟子。”程先生又说,“朋来正是学成之验。……又以得教学相长之益,人才造就之多,所以乐也。”这是和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相通,因此可知此处“朋”应为“弟子”,并不是邢昺所说的“朋疏而友亲,朋来既乐,友即可知,故略不言也。”既然“朋”被认为是“弟子”,那么在校园和课堂上,师生应构建和谐气氛,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把“老师教,学生学。”变为“老师,教学生学。”

二、礼之用,和为贵。(《学而》)

我们现在理解“和为贵”时,多是指为人处事中,以态度温和,和睦团结为贵。邢昺正义曰:“‘礼之用,和为贵’者,和,谓乐也。……”《礼记中庸》说:“……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由此得出,“礼之用,和为贵”应理解为“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最为可贵。”可见“礼”与“和”的关系,礼是从属于和谐的。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里的“人和”指人民的团结,人民齐心合力团结一致是取得胜利的决定性条件。庄子则提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将“和”视为取得快乐的根本,有“和”才有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无间,那么就会其乐融融,怡然自得。荀子则认为人之所以“最为天下贵”,是因为人能“和”,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人与人之间和睦协调就能团结一致,团结一致,力量就强大,力量强大,就能战胜外物。

三、三十而立。(《为政》)

《论语注疏》曰:“有所成也。”什么有所成,注疏不明。今人多以“三十而立”来表示人到了三十岁左右就应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能在社会上立足。我认为,据《论语·泰伯》中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季氏》中有“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立”在《论语》中是由其特定意义的,即为“立于礼”之意。因此,《为政》中“三十而立”,我们可以理解为“人到了三十岁,就应该懂得礼仪,从而能够做到说话办事都有把握。”这正说明了和谐社会建设中要调节人与自身(内在精神世界)的关系。

四、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何晏注:“马融曰:‘先生,谓父兄。’”《论语骈枝》:“《论语》言弟子者七,其二皆年幼者,其五谓门人。言先生者二,皆谓年长者。”据以上所述,我认为,先生位年长者。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有劳辱之事,年幼者服其勤劳,有酒有食,进与年长者饮食,难道把这看作孝吗?”没有每一个家庭的和睦,怎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在家庭中,应构建尊敬长辈,婆媳融洽,其乐融融的和谐气氛。
五、公问曰:“何谓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直,则民不服。”(《为政》)
何晏注:“包曰:‘错,置也。举正直之人用之,废置邪枉之人,则民服其上。’”有人释为:“提拔正直人安置于邪枉人之上,那么百姓就服从;提拔邪枉之人安置于正直人之上,那么百姓就不服。”仔细思考,关键在于两个“诸”字。“诸”字译为“之于”。《论语述》:“《四书辨证》引《黄氏日抄》云:‘错者,置也。如贾谊‘置诸安处则安’之类。错诸者,犹云举而加之也。举直而加之枉者之上,是君子在位,小人在野,此民之所以服。举枉者而置于直之上,是小人得志,君子失位,此民之所以不服。”晏子的和谐思想提升到了实践层面,成为一种政治理念。他要求君主治国理政要更合理更科学。君主治理国家要坚持和谐的原则:制定决策,发布命令,要善于多方倾听不同的意见,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要听,则明。使君臣之间在更高水平上达到和谐的状态。老子所描绘的“自然”状态下的人类社会,统治者与老百姓之间自是互不干扰,相安自得,怡然自乐,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

源于:期刊论文www.udooo.com

一种自然和谐的田园式理想状态。和谐的政治关系,把“民生”放到首位,使和谐的政治关系显得更加科学。
六、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
孔子在此谈到“贫”与“寡”的问题。孔子相信,有封国、封地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均平,注意安定。因为平均就不觉得贫穷,和睦就不觉得人少,安定就没有什幺危险。孔子所言,着眼于“有国有家者”,他们富有治理家、国的责任,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却未必肯定“寡”、“贫”,相反,孔子其实是否定“寡”、“贫”,因为他是以之作为参照,来说明“不均”、“不安”更为可怕。在孔子的论说逻辑中,“不均”与“不安”是互相联系的,“不均”往往会引发“不安”。孔子所说“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其中的“均平”是财产分配,要达到好的结局,一定要使各方处于“和”的状态,这样才能消弭动荡的根源,可见,“均平”原则其实是一个“和”的原则,以“均平”治国便是以“和”治国。

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一般这样理解: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和谐社会建设中要调节的“人际关系”,强调通过调整人际关系以解决矛盾冲突。其基本原则就是“推己及人”,理解人、尊重人。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等等。如果人人都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而不是只想到自己,那么人们之间就会加深理解,互利互让,和睦相处。如在处理内外远近的民族关系上,儒家主张慎用武力,重视教化抚绥。如上文说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八、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构建和谐社会要注重“人与自身的关系”,强调内在道德修养。内在道德修养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从孔子开始就非常重视道德实践。孔子把履行这些道德看得比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儒家特别强调为政者在道德实践中的带头作用。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提出正人先要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领导者,带头履行道德义务,在今天尤为重要。
《论语》代表着儒家的思想,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从以上孔子的论断中,可以感知孔子深得和谐教育的真谛,他提倡“仁”、“智”、“勇”全面协调来达到教育内容的和谐共振,并为教育开拓了两种境界:一是师生在“亦师亦友”中融洽共进,一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在互感互化中“赞天地之化育”。
[参考文献]
《论语注疏》 (魏何晏注 宋邢昺疏) 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说文解字》 许慎撰中华书局出版
[3]《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诸子集成》 中华书局出版
[5]《论语集释》 程树英撰 中华书局出版
[6]《辞海》 (1989年9月第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7]《辞源》 (1993年8月第1版)中州古籍出版社
[8]《汉语大字典》 四川辞书出版社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