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宏观经济学 >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收藏本文 2024-02-20 点赞:22702 浏览:10584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应收账款是商业信用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既增加了销售收入,同时也加大了企业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呆坏账风险,影响企业流,从而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应收账款的现状、形成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解析。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现状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信用关系是构成社会经济运行的主要形式。企业若没有一个完善、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将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应收账款的存在是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目前,我国的信用管理仍处于薄弱环节,企业间“三角债”大量存在,有的已严重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根据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委员会统计,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企业流动资产的50%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为20%左右;我国企业的平均坏账率达5~10%,而美国则为0.25~0.5%;我国企业逾期账款时间平均为90多天,而美国只有7天;我国企业赊销比例为20%,而美国企业则高达90%。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非常薄弱,大量流动资金和利润被“沉淀”到应收账款中,影响企业资金周转。

二、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

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降低库存的需要。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要增加管理费用、仓储费用和保险费用等支出;相反,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需上述支出。因此,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都可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而且还可形成一定的账面利润。
2.市场竞争的结果。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赊销实际上是向顾客提供了两项交易:向顾客销售产品以及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向顾客提供资金。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具有比较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udooo.com

明显的促销作用,对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3.社会信用环境不良的结果。由于信息资源不对称,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客户通过各种手段骗取供应商的信任,而在收到货物后以各种借口拖延付款或无影无踪、销声匿迹。
4.企业自身经营机制缺陷所致。首先,在主观方面我国企业经营考核一般只重视考核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等经济指标,特别是国有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主管企业经营指标任务,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视销售,往往忽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其次,企业对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一般只对销售收入和销售回款进行考核,而忽略了其对应收账款控制。
5.对应收账款产生的责任不明确。由于一些企业缺乏风险意识,没有明确应收账款产生的相关责任人和责任部门,从而使得应收账款任意增加。

6.监督不力。企业相关部门对信用政策缺乏应有的监督和惩戒,致使应收账款放任增加。

三、应收账款的管理对策

1.建立健全客户信用档案和信用政策。企业应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并据此采用定性分析及定时分析的方法评估客户的信用品质,以此作出相应的信用政策,并建立相应的信用审批制度、程序并严格执行。
2.优化经营业绩评价指标。对企业经营业绩考评不要单纯考核收入、利润等指标,还应综合对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如投资报酬率、流量、EVA、生产率、客户满意度、企业学习和成长能力、社会责任等。
3.加强监督,强化应收账款责任制。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专职人员,加强应收账款的对账和清收,对应收账款采取预警机制,同时明确相关欠款责任追究制度和应收账款交接管理制度。
4.采取采用灵活的收账策略。为了尽快回收货款,盘活资金和提高流动性,针对不同情况可以灵活采用销售折让与折扣、应收账款保理与出售、应收账款证券化、应收账款债权重组等方式。
5.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企业通过一般途径均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只有采取下下策——法律诉讼方式解决。
总之,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中,一个企业要想正常经营,不发生应收账款,一般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否认赊销能给企业销售上的好处,但是基于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我们也不能相信赊销是解决企业经营的灵丹妙药。因此,在应收账款带来好处及引起弊端中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实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还应对应收账款实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化解应收款风险。处理解决好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对立统一问题,努力实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王璟:《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管理》,冶金财会2009(03).
冯淑霞:《浅谈应收账款管理》,山西财税,2004(8).
[3]安贺新:《我国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王黎明会计师:《浅议应收账款的管理》,2008(09).
[5]王 静:《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技巧》.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