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对于产学研用相结合视角下高校对辽宁经济社会影响

对于产学研用相结合视角下高校对辽宁经济社会影响

收藏本文 2023-12-27 点赞:32732 浏览:14748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代经济迅速发展,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已经没有明显的分界线,高校怎么写作社会将把“知识”与“经济”相互融合渗透,将独立的两个概念紧密地结合起来。高校与企业合作结盟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是世界性的高校稳步发展的必定趋势,势必推动辽宁地方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产学研用;结合
1674-9324(2013)50-0167-02
一、前言
高等教育怎么写作于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性的怎么写作功能会得到有效增强,经济型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高教人才的积极参与,学习型的社会才会进行高科技发展需要高教高素质人才的构建。产学研结合既可以使高效的科学研究更适应当今社会的目前状况发展,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高校资源又可以向社会企业输送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职。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地方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社会怎么写作功能是高校的立校之本,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密不可分,一方面成为教学与科研活动的重要延伸与拓展,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怎么写作功能又推动了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前进。

二、本选题对辽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社会企业有了高校资源的辐射,高校怎么写作于社会的产学研结合使社会对于高校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而高校生可以突破高校围墙、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大潮中,企业文化和工作素质都可以得到一个整体提升,我国2010年各个领域中高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与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比产学研用相结合视角下高校对辽宁经济社会影响的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例高达70%,证明了行业技术需要高校高端技术人才的带动,以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产业结构也会不断进行高科技调整,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校大学生是基础科研、高科技技术领域、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强有力的生力军。
辽宁省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辽宁省产业结构理由日益凸现,大批企业缺乏高科技支持,关键技术落后。辽宁省委、省政府已把“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与人才战略,全面推进辽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作为高校怎么写作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模式,产学研用合作成为了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中心环节。通过构建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实现高校怎么写作社会功能的拓展,对于推动我省经济发展、保证和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产学研用相结合推进辽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构建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可以推动大学生迅速融入社会投入企业生产中。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是指高校与合作企业建立的一种内在政策性的相互关系。便于双方进行有效的宏观管理与微观调控。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一是需要双方都要介入其中,是人才的输出者和接受者,是互相依存和共同推动的;二是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高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调整知识能力结构和素质标准,企业从而可以从高校大学生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称心如意的高科技应用型人才,企业自身得到长足的发展动力;三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合作协议共同遵守性,产学研结合要想形成正常的运作模式,需要具有保障性的协议条款来具体实施互相制约、互相共同进步发展,只有双方在共同遵守的前提下,产学研合作机制就会在稳定中求发展,平稳中高速运作起来,即双方达成共守协议性。
2.以企业需求为载体,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平台。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高科技技术需要不断创新,企业单位是市场的领航者,对于市场经济高度敏感,并且对于市场高速发展中的潜在需求有着“独特的嗅觉”,可以前瞻性地完全将市场掌控。因此高校与企业产学研结合需要以企业需求为载体,高校大学生的科研开发更具有以市场为重要导向的针对性,帮助企业迅速占领高新技术制高点,在市场竞争机制中遥遥领先。构建以产业为载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使企业成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创新成果主体,产学研统一化,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奠定了坚实的高科技基础,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科技型企业。
3.以高校为中心,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加大高校产学研结合合作教育力度,支持校内校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校内理论课要结合设置相关实践课程,组织学习基本知识、综合知识的学习与应用顶岗实训,教师要成为理实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开发要渗透到企业生产中,以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辽宁省的产学研用联盟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如何以高校为主导、以企业为补充,打造具有差异的、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高校应该怎样积极发挥师资、学科建设、教研等方面的优势;企业应该怎样努力参与,对经济社会的基本态势、市场与企业的基本需求、人才结构与水平的基本构件与标准等,面向教育主体、对象,进行适时介绍与引导。
综上所述,产学研结合下的校企合作,可以实现社会科技化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怎么写作方式和管理机制也有了新的突破,产学研结合的合作项目实现了联合性研发、成果平台转化、交流人才、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合作的关系。使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的长期有效的机制得以施行,双方达成的协议要严格执行,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产、技术研究三位一体化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校方与企业方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陈澜祯,林如丹,刘仰斌.加快“产学研用”发展,创新高校教学科研发展新途径[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05).
[2]刘亚玲,陆淑珍,李宾.大学应届生素质与企业人才胜任力需求差距的实证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10).
[3]陈飞,谢安邦.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能力培养之探索——基于课程体系构建的深思[J].现代大学教育,2011,(04).
[4]王柏娜.国外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对我国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2011,(S6).
[5]李化树,黄媛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转型的路径选择[J].高校教育管理,2011,(01).
[6]杜爽,李亚.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探索与实践——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04).
[7]沈志清.产学研合作:国外经验与中国实践[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8]洪露.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1).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2年度地方高校第二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11258008)阶段成果;辽宁省2012年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高校产学研用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成果;2012年度辽宁省“大创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11258008);2012年大连大学“大创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111)成果;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和辽宁省社科联联合组织的“百项课题、千名专家学者怎么写作新辽宁建设调研活动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13lsldykt-1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佳弘(1993—),女,辽宁大连人,本科生。
通讯作者:杨广敏(1971—),男,辽宁大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