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简论《新闻学概论》课程模块化教学

简论《新闻学概论》课程模块化教学

收藏本文 2024-03-20 点赞:11592 浏览:4727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模块化教学是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分解成若干模块,根据不同的模块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不仅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理由的能力。模块化教学多用于实践性较强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定位的专业和学科,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中应用较少。在新闻传播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访与写作、纪录片创作等课程都有模块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但在基础理论类的课程教学中,鲜有类似实践。《新闻学概论》是新闻传播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侧重对学生进行新闻事业发展规律、新闻媒介的功能和性质、新闻专业主义等基本理论素养的培育。
运用模块化教学策略的理论契机
《新闻学概论》在整个新闻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一方面它为新闻史课程提供理论视野和正确的新闻史观;另一方面它又为新闻业务课程提供理论支持。
从新闻理论中的“原理”出发,到新闻实践中的“原则”应用,是《新闻学概论》课程在组织模块化教学时的基本思路。
教师在教授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同时,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学生技能的培养上,并注重与当下新闻业界的实践紧密结合;并与新闻采写等实务课程进行联合教学,实现了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的联动。这种教学策略提升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能力,而是涵盖了解决理由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的能力。这对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即掌握新闻现象与新闻活动的基本规律,树立正确的新闻传播观,并用这些规律和观点分析新闻传播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新闻学概论》课程本着夯实基础、怎么写作实践,注重知识延伸和拓展的原则,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交叉理论”三大模块,各模块所对应的课程内容与学时如下:
“基础理论”模块:绪论(4学时);新闻(8学时);新闻报道(4学时);新闻价值(8学时);新闻传播的性质、功能与效果(8学时)。
“应用理论”模块:新闻传播者(8学时);新闻传播的接受者(4学时);新闻媒介(4学时);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4学时)。
“交叉理论”模块:新闻自由(4学时);新闻法制(4学时);新闻传播的职业化历程与新闻专业主义(4学时);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新闻改革(4学时)。
模块化教学在本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第一步:建立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建立是模块化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因为小组是学习任务的执行单元。在划分学习小组之前,笔者对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爱好、思想表现、入学成绩乃至交朋结友等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本着互补的原则进行小组成员搭配:把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分在一组,一方面可以推动差生的转化,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优等生的灵活变通,即所谓“取长补短”;把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分在一组,可以相互借鉴;把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分在一组,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其相互学习,“相互强化”认知风格。总之,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方式等是划分小组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新闻学概论》课的上课规模为一个班级约40人,需要分组时,可分为5个组,每组8人。关于划分小组,笔者的倡议是:其一,教师要宏观把控,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结组;其二,同一宿舍的学生要拆开;其三,男生与女生搭配;其

四、学习成绩好的与较差的搭配;其五,从在班内未担任过学生工作的人中选举出小组长。

第二步:确定小组任务 模块化教学的第二步就是根据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把具体的任务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从而确定每个小组在本模块中的任务。根据每个知识模块的内容不同,笔者在授课过程中设计了如辩论赛、小组报告、模拟记者招待会等不同的小组任务。
组织辩论赛。在讲授《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时,事先抽取两组同学准备一个辩题,正方是“报纸终将消亡”,反方是“报纸不会消亡”。用4个课时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这一任务模块的确定的依据在于:首先,因为关于“报纸会不会消亡”这一命题在学术界也曾进行过讨论,有可以辩论的空间和资源;其次,如果这个理由不弄清楚,学生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很难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另外,学生在准备辩论赛的过程中查找大量的资料,梳理媒介的发展历史,并对媒介未来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研究,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在组织辩论赛的过程中,参赛的两组同学的表现非常优秀,围绕“报纸会不会消亡”两组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旁听的同学也参与到辩论的过程中来,围绕这一话题踊跃发言。
提交小组报告。《新闻学概论》这门课课时少,有些内容很难在课堂上充分展开,因此,为了配合教学内容,教师们组织学生成立“新闻观察小组”,根据学生的各自的兴趣,组成报纸组、电视组、广播组、杂志组、网络组等。每组同学选择共同感兴趣的一种媒体保持密切关注,每周讨论一次,期末提交“新闻观察报告”,作为一次大作业,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教师在课堂上点评。“新闻观察报告”既不占用课上教学时间,又督促了学生保持对传媒的敏感,此种敏感是他们将来从事新闻传媒工作最可贵的职业素养。教师还通过电子邮件等手段指导学生的课下学习。组织传媒小组还便于有共同爱好的同学聚集起来,做共同感兴趣的事。
模拟记者招待会。在讲授 “新闻报道”单元时,笔者把所在新闻传媒学院的2009级优秀毕业生李景泽、信念请进课堂,组织了一场题为“大学·青春·梦想”的主题交流会,然后不同的小组“扮演”成不同传媒机构的记者进行提问采访,并在招待会结束后要求各组同学再制作成新闻成品。
策划栏目。在讲授新闻媒介这一章中的“媒介内容定位”时,让同学策划一个栏目,做具体定位,分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等几类。从学生作业看,效果很好。其中,有一组同学把自己的策划放到“西祠胡同”bbs上请专业记者提意见;有一组同学利用双休日分发问卷,做受众调查,让自己的策划建立在受众调查基础上。
第三步:执行任务 向学生布置完任务后,教师不能放任不管。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在任务的执行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指导学生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是“学习伙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模块任务,掌握相应的技能。比如,在组织“报纸终将会消亡”的辩论赛之前,教师要给学生介绍辩论赛的规则、如何组织辩论赛等相关知识。另外,为便于指导学生,教师建立了专门的群,利用网络的便捷性,随时随地和学生交流。
第四步:展示与评价 模块任务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其作品或作业,在展示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总结,作业与作品的展示与评价环节能够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首先,各小组学生代表先要展示其作业与作品,然后对作业或作品进行阐述,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次,其它小组可以向阐述者提问,由小组负责人进行回答,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对模块任务的完成情况、运用知识解决新理由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等。比如,在模拟记者招待会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现场提问进行逐一点评,并针对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如果有些同学访前准备做得不够充分尤其是不能用网络进行信息搜集,如果有些同学的现场观察不够细致、不能捕捉到丰富的有效信息,对这些内容教师要及时点评。
笔者所在学院2012级编辑出版专业与2012级新闻采编专业作为《新闻学概论》模块化教学的试验点,通过期末考试以及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在后续课程的课堂表现和校园实践的成果来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对于定位在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实践性人才的传媒类院校而言,基础理论类课程如何开展实践教学,是一项有现实作用的重大课题。模块化教学是一个初步探讨和实践,希望对传播学、广播电视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该文系河北传媒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全媒体新闻采写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w201202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新闻学概论》课程模块化教学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