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简论学困生心理障碍原因与策略

简论学困生心理障碍原因与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4-04 点赞:18356 浏览:8182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学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学困存活在的心理障碍理由,并分析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理由的主要理由,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学困生心理障碍理由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 学困生 心理障碍 理由 策略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不仅是科技文化领域的竞争,更是人才心理素质的竞争。提高学困生学习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全民素质的关键。课堂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兴趣,唤醒情感,发展个性,锻炼意志,才能使其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品质,推动心理健康发展,从而达到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因此,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理由并采取相应策略,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困生心理障碍的理由分析

“学困生”是指有学习障碍和困难的学生,从学习行为来看,他们作业往往无法按时完成,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甚至有时用一些奇怪言行影响课堂纪律。学困生的自卑感较强,往往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常常遭到老师的冷眼、学生的歧视和家长的打骂,有的甚至被当做“陪课生”。由于他们受表扬少,批评多,容易产生不良心理,情绪明显受挫。面对,往往心情紧张,记忆力衰退,缺乏自信心,终日忧心忡忡。

(一)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随着独生子女的日益普及,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使他们在学校环境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估自己,不能更好地摆正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由于遇到的各种刺激因素不断增加,如课业负担沉重、考试竞争加剧、开学压力加强、人际关系复杂、理想与现实脱节,等等,往往经不起失败与挫折,措手不及,引起情绪困扰或人格变异,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言教重于身教。据调查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大都生活在父母曾有离婚史的家庭中,其中一部分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也有父母忙于等活动,而无暇顾及孩子,使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学业成绩不理想,导致心理疾病的出现。

(二)激烈的学业竞争

当前,应试教育普遍存在,为了应付激烈的学业竞争,学生被迫闷在书堆里,这种枯燥的学习生活容易诱发心理疾病,使学生出现考试焦虑情绪,尤其在复习阶段,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认知能力下降,导致情绪更为低落。长此以往,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学困生并不都是先天学习就学困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策略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如需论文查抄袭率.有困难,更多是后天各种客观因素造成的。教师必须抓住每个学困生的个性特征,因人而异,发现理由,及时纠正。总的看来,多数学困生是由于非智力因素,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三、解决学困生心理障碍的策略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学生在认知能力上存在个体差异,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必须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一)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流通过程,情感效应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实施合理的情感调控是实现教学信息系统整体改善的优良途径。教师应注重调谐效应、激励效应和期待效应,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学困生有个体差异性,教师应了解其特点,并善于将其与教学有机结合,即利用学生已有的动机和兴趣,使其产生新的动机和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使其增强自信心。其次,应转变教育思想和人才观念,转变考试多、作业多、课程多、睡眠少、交流少、活动少等目前状况,从根本上清除形成心理障碍的根源,全面推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贯彻“因材施教”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既有共同要求,又有个别要求,通过练习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尤其对学困生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学困生的学习进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学习一点、巩固一点、小步子强化的策略,充分利用教材中想一想、练一练等内容强化新知识。教师还应运用谈话法、阅读法、演示法、练习法、讲解法等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并结合具体的教具、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激发学生兴趣,随时随地注意课堂教学的动静搭配,使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紧张又愉快的过程,从而对学习产生直接兴趣。

(三)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学习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质疑问难、看书学习、完成作业等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心理耐挫力,对于学困生来说尤为重要。教师对学生受挫的种种表现,一要宽容,不要感情用事,不要责骂体罚和变相体罚;二要理解,了解情况,沟通思想;三要冷静处理,使其从心理失衡的情绪波动状态中冷静下来;四要倾听,善于聆听学生的想法,并共同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和调节。学校要注重心理辅导,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组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做到心理素质教育经常化、规范化、系统化,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推动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语
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推动学生的身心发展,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只有教师运用科学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教学策略,才能把学困生转化为具有健康心理、富有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樊富珉.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刘杰,张蓉.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2(4).
[3]唐柏林. 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