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简析论中国哲学之魂

简析论中国哲学之魂

收藏本文 2024-02-01 点赞:3132 浏览:96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引言
中国哲学从其产生、发展到繁荣,走过了一条漫长道路。通过对其丰富内容的全面考察,与西方古代哲学特别是古希腊哲学相比较,我们注意到,中国古代哲学具有重视实践、关注现象、面向现实的实用性特征。
对实践经验的重视,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本质精神。当然,重视经验一般来说是人类各民族,尤其是古老民族普遍具有的一种倾向。这是由于经验运用的便利性或可能性,亦即经验在人类思维与认识的基础地位所使然。但中国古代哲人对于实践经验的重视特别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对于实践经验的重视,首先表现为对于实践作用、价值或越性的认识。古代中国人不像希腊人那样简单地将经验与感受划等号,而是初步认识到实践对于经验及知识形成的作用。这正如辩证唯物论所指出的,实践具有明确的目标、具有反复的过程,通过实践可以检验认识的合理程度,又可以对人类原有的认识加修正。这些都促使中国古代哲学逐步向前发展,但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古代哲学面向现实的特征,使得中国古代哲学没有古代西方哲学那样浓重的理论色彩。
本文通过对儒家实践理论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来阐述中国的哲学从产生到后来的发展一直离不开实践,实践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中国哲学最后的落脚点。中国哲学犹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那样博大精深,他的魅力不仅体现在他指引着人们如何做一个君子,而且希望国人学习哲学,理解哲学更重要的是应用哲学,使“知”
与“行”有机的结合,最终人类共同的进步。

二、儒学实践理论

自先秦起,古代学人们极力倡导“求实”精神,这是以他们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为基础的。儒家创始人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在这种求实的精神影响下,中国人无论进而庙堂从政为官,也无论退而山林著书授徒,他们始终不渝地恪守“求实”的观念。具体表现在重视社会实践,并从实践中获得真知的实行、践履。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篇》)又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学而篇》)此处所讲的“躬行”,即身体力行;“行”,即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活动。一个人在思想上的道德修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把道德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则是更有作用的事情。凡思想家、大学问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认识和做法是科学的,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有显著效果的。儒家学说中的“学”、“思”、“行”说明社会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这当然与他们重实践、重现实人生的积极入世思想紧密相连。
儒学的实用性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但在治国这一方方面尤为突出,而在治国上主要应用儒学体系中的“仁”。我们也可以这样表达:儒学的仁爱是一种普遍的思想。为何我们可以这样说:首先,自儒学创立之初开始提出力行仁爱,绵延数千年而不中绝,这是历史的选择。而历史的选择则证明仁爱具有超时空性。其次,仁爱能满足人类内心精神需求。在人类交往中,人总是希望能够被尊重和关爱,这是人类共同的精神需求。当将仁爱思想付诸交往时,己之所欲,施之于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精神感受到的是幸福和满足。而这正是人类要追求的生活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说,仁爱是普遍的,它实际内存于每个人的内心之中。
早在儒学开创者孔子那里,仁的思想便已经成了最高的思想观念,而这个观念的核心就是仁爱。这个思想在孟子那里得到了证明和发展,应用在政治上就是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后世的儒学者无不以仁作为最高的价值,观照现实世界,以儒学的视野解决社会时写作技巧由。儒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儒学的仁爱精神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以北宋儒学为例。“站在中国历史的角度进行纵向比较,则可以认为北宋既是一个政治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儒学复兴的时代。政治变革通过政府有组织有序地进行,是在儒学复兴的文化支持下自觉进行的政治调整……也正因为二者被历史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政治变革引发了儒学复兴的理由意识,反过来,儒学复兴又影响了政治变革的方向性选择,所以,北宋儒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政治哲学,它所代表的时代精神,是对文明秩序及其最高的体现形式—政治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和重建。批判是追索文明秩序的合理性依据,所谓天道性命之理,即由此发畅;重建是探讨文明秩序、政治制度的合理模式,于是需要推阐王道,作为最高政治宪纲,从而将师古与用今结合起来,使现实政治朝着合理模式的方向调整。正是围绕批判与重建的时代课题,触发北宋儒者的思想,形成各种学派,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思想史画卷。”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学王道思想在北宋儒学者处成了宪纲原则,成为观照现实时写作技巧由的道德价值标准。
仁爱是儒学实践理论的内核。仁爱是普遍的道德价值,而普遍道德价值的作用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观照,以仁爱认识社会现实,以仁爱批判和改革现实,从而力图达到社会的和谐。从本质上来说,仁爱是儒学实践理论主体观照社会现实的依据和标准,儒学实践理论主体的其他方面的意识都以仁爱为中心而展开。
三、总结
我们从孔夫子的儒学中的实践论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可以看的出,他是如此的重视知与行,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要做行动的巨人,而不是一味的在里空谈,有言道“我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这些不仅思是我们当代人所追求的,也是古代哲人所想达到的境界论中国哲学之魂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甚至是贯穿于中国哲学的主线。
从对以上两人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他们非常地注重现实,注重实用,另一方面,他们的哲学也是为其政治目的怎么写作的,其哲学思想怎么写作于政治目的,哲学是为现实怎么写作的。
通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哲学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倾向。这种倾向性甚至可以说覆盖了古代中国文化生活的大部领域。他们重视实践和实践经验,关注现象,注重现实,有着较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这样,就使哲学服从、怎么写作于其现实目的。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说中国古代哲学有着强烈的现实性倾向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版社,1986:15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人民出版社,1960:19
[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
[4]张汝伦.中西哲学十五章.上海
[5]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M].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赵晓(1988.7-)山西大同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发展理论。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