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试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状况

试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状况

收藏本文 2024-03-10 点赞:5657 浏览:2089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使得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信息网络。由于计算机网络传递的信息中涉及金融、科学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其中包含巨大的经济或国家利益,所以少不了来自各方各面的网络攻击,譬如病毒感染、窃取数据、信息的篡改删添等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所谓计算机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数据受到保护,不遭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转,网络怎么写作不中断。
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涉及多种学科,包括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十数种,这些技术各司其职,保护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系统中的数据免遭各种因素的破坏、更改、泄露,保证系统连续可靠正常运转。然而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安全性本身即是一对固有矛盾,网络很难实现自身的根本安全。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以下几类:

1.网络系统自身的脆弱性

系统的脆弱性是指系统的硬件、软件及信息资源等,因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理由导致系统受到破坏、更改和功能失效,从而使系统处于异常状态,甚至导致系统崩溃或瘫痪。
(1)硬件脆弱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硬件的安全隐患大部分来源于设计,主要表现为物理安全方面的理由。硬件的安全隐患除了在管理上强化人工弥补措施外,采用其他的策略,如软件程序补救的效果不大。
(2)软件脆弱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软件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软件设计和软件工程中存在的理由,主要包括软件在设计中的疏忽,设计中不必要的功能冗余及软件过大而导致的理由及软件工程实现中造成的软件系统内部逻辑混乱等。
(3)协议脆弱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网络本身就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安全隐患,如缺乏对用户身份的鉴别,缺乏对路由协议的认证等。支持网络运转的TCP/IP协议在设计时只考虑到了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理由,并未考虑到网络的安全理由,没有提供用户在使用网络时所需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核心技术不成熟
我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自主技术支撑。计算机安全存在三大黑洞:CPU芯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网关软件大多依赖进口。我国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网管设备和软件基本上是舶来品,这些因素使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能大大降低,被认为是易窥视和易打击的 “玻璃网”。由于缺乏自主技术,我国的网络处于被窃听、干扰、监视和欺诈等多种信息安全威胁中,网络安全处于极脆弱的状态。

2.网络和病毒存在

(1)攻击手段多样
近年来,网络罪犯采用翻新分散式阻断怎么写作(DDOS)攻击的手法,用形同互联网黄页的域名系统怎么写作器来发动攻击,扰乱在线商务。
(2)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专门用来破坏计算机正常工作,具有高级技巧的程序。它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它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和极大的破坏性。只要带病毒的电脑在运转过程中满足设计者所预定的条件,计算计算机网络安全目前状况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机病毒便会发作,轻者造成速度减慢、显示异常、丢失文件,重者损坏硬件、造成系统瘫痪。

3.网络用户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在网络安全理由上还存在不少认知盲区和制约因素。目前网络信息安全处于被动的封堵漏洞状态,从上到下普遍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形成主动防范、积极应对的全民意识,更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网络监测、防护、响应、恢复和抗击能力。整个信息安全系统在迅速反应、快速行动和预警防范等主要方面,缺少方向感、敏感度和应对能力。

4.内部威胁

上网单位由于对内部威胁认识不足,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当,导致了内部网络安全事故逐年上升。不论是有意的还是偶然的,内部威胁将继续是一个最大的安全威胁。如果网络的安全策略是未知的或不能执行的,用户诸如冲浪不安全的网站,点击电子邮件中的恶意链接,或者不对敏感数据加密等行为都将继续不知不觉地扮演着安全炸弹的角色。另外,调查结果显示,攻击或病毒传播源来自内部人员的比例同比增加了21%,涉及外部人员的同比减少了18%,说明联网单位绝大部分都是出于防御外部网络攻击的考虑,导致来自内部的威胁同时呈上升态势。然而,内部威胁通常会造成致命后果。
二、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通信网络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会不断强化,因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理由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上我们简要的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几种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技术理由,同时也是一个安全管理理由。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安全因素,制定合理的目标、技术方案和相关的配套法规等。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网络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也必定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巍.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相关理由[J].成人教育,2011,31(7)
[2]戴亦嘉.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J].制造业自动化,2011,33(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