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金融 >> 金融会计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加强农村支付作环境建设强力推动全省农村经济社会进展设计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加强农村支付作环境建设强力推动全省农村经济社会进展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4-03 点赞:19964 浏览:7810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是全面缩小城乡金融发展差距、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基础。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坚持市场培育和政策强力推进双轮驱动的建设思路,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加快农村现代支付系统建设,创新金融怎么写作终端模式,完善怎么写作终端功能,提高怎么写作终端交易量和使用效率,有力推动了全省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工作进展,使山东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消除金融怎么写作空白村的省份。
关键词:农村;支付;建设
1674—2265(2012)09—0006—04
现代支付体系是金融机构资金划转和金融业务创新的基础平台,是经济金融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长期以来,现代支付体系主要集中于全省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的县域,向广大乡镇和农村延伸不足,导致农村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非支付工具应用比重低,制约了农村金融业务创新和怎么写作开展,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自2009年开始,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把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作为履行金融怎么写作职责的重中之重,坚持不懈地在山东省强力推进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是全面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基础

第一,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是全面改善农村金融怎么写作的基础。由于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银行机构提供金融怎么写作成本较高、积极性较低,部分银行甚至撤销了偏远乡村的机构网点。2009年以前,全省90%左右的乡村没有任何金融基础设施,与农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取款、转账等基础金融怎么写作得不到有效满足。建设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在农村广泛布设金融怎么写作终端,有利于形成广覆盖、低成本的金融怎么写作供给点,便利农民就近金融业务。同时,在农村推广普及,有利于依托承载的储蓄、消费、信用支付、理财等功能,创新支农惠农金融怎么写作,满足广大农民日常金融怎么写作需求。
第二,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是促进金融资源加快向农村集聚的先导。长期以来,农村各项金融基础设施落后,金融市场发展滞后,金融资源持续流出。加强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就是要向农村延伸现代支付系统,为农村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和业务创新提供基础条件;就是要在农村推广现代金融工具和支付方式,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营造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良好氛围。这些都有利于改变农村金融发展长期落后的面貌,形成城乡一体化的金融怎么写作体系,推动金融要素资源加快向农村地区集聚。
第三,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是降低农村交易成本的前提。长期以来,农村市场交易主要依靠结算,效率低、风险高。通过加强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支付怎么写作体系,能满足农村企业、市场及广大农民跨地域和跨行转账、信用支付、大额资金结算等各类需求,有利于加快农村资金流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是缓解“三农”融资难题的重要举措。融资难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推进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过程中,推广信用卡、汇票、支票等兼具支付和融资功能的金融工具,有利于扩大农村地区的社会融资规模,为农村企事业单位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缓解“三农”融资难题。
第五,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精神文明水平。加强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在农村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和推广现代金融怎么写作,有助于培育农民现代金融和信用文化,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在农村推广信用卡等工具,有助于提高农民信用意识,促进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农村推广非结算方式,有利于减少农村流通量,降低大额安全隐患和检测币风险,促进“平安山东”创建。
二、坚持市场培育和政策扶持双轮驱动,强力推进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

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udooo.com


为推动金融要素资源加快向农村地区集聚,改变农村金融发展长期落后的面貌,形成城乡一体化的金融怎么写作体系,自2009年开始,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坚持不懈地在全省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实施各市中心支行“一把手”责任制,并牵头组织成立了由12个省直部门、22家省级金融机构组成的山东省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凝聚加快建设的合力;明确了“构建以普惠制为核心,以三农金融需求为导向,多层次、低成本、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支付怎么写作体系”的工作目标,把建设工作主战场放在乡村;坚持尊重市场需求和政策强力推进双轮驱动的建设思路,既充分发挥政策矫正市场机制失灵的作用,构建金融机构参与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又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将各项工作着力点放在培育市场、拓展市场和管理市场上,确保农村支付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科学把握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效率之间的关系,既加快农村地区支付系统和怎么写作终端的延伸布设,也着力提高基础设施交易量,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使用效率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在积极推进建设工作的同时,强化市场规范安全发展,维护农民对市场的信心。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推动现代大小额支付系统加快向乡村延伸

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主体的现代支付系统是支付怎么写作网络的骨干,是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的基础环节。由于农村银行机构网点的岗位设置、人员配置等不符合接入系统的内控要求,乡村地区的机构网点大多没有接入系统,许多业务在农村无法。对此,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有针对性地加大培训辅导力度,2011年为县域300多家银行、近千人开展了专项培训,帮助金融机构提高人员素质,优化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完善内部系统,促使各方面达到现代支付系统接入要求;创新了系统准入的考试方式,主动上门为农信社举办专场考试27次;简化村镇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加入人民银行同城票据交换系统等业务系统的准入环节,支持其开展跨行支付结算业务。

(二)创新农村金融支付怎么写作终端模式

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交易量小,布设ATM等成本较高的传统金融怎么写作终端缺乏经济效益。对此,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组织金融机构加快创新,研发出多种既具有较低成本、又基本适应乡村支付需求的终端模式,并因地制宜地在不同乡村地区布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出电话POS、无线POS、手机支付等成本低廉的电子支付怎么写作终端,将其布设在经济欠发达、金融怎么写作需求相对单一的村庄。组织农村信用社成功研发了全国首台集储蓄、代缴代付款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便于安装的农民自助怎么写作终端,将其布设在经济较为发达、金融怎么写作需求种类较多的乡村。组织农业银行依托村委会、供销社等农村组织机构,设立能提供基础金融怎么写作的“三农”金融怎么写作站,配备专门人员协助农民存取款、转账支付、网上银行等业务。

源于:毕业总结范文www.udooo.com

四是现代化支付系统向农村全面延伸,符合农村特点、适应农民需求的现代化支付怎么写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9年大小额支付系统只延伸到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农村大小额支付系统的往账覆盖率只有34.6%,农信社系统的来账覆盖率也只有19.3%。截至2012年7月末,全省农村地区的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来账覆盖率已实现100%,往账覆盖率达到64.8%,人民银行与涉农金融机构的支付系统已全面覆盖所有乡镇。
山东省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领域的突出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关注和认可。山东省农村金融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成功实现“双百目标”通报会于2012年8月29日成功召开,人民银行总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士余和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孙伟等领导均亲自莅临会场,并做重要讲话。人民银行寿光市支行党支部也因在建设工作等领域的突出成绩,被中组部命名表彰为金融系统唯一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双百目标”只是新的起点,进一步深化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任重道远。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将继续把加强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进一步创新思路,细化措施,不断将全省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推向深入。近期,将重点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一是切实提高金融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在全面实现行政村金融基础设施100%覆盖的基础上,着力提升金融机具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强宣传引导,对已布放机具的客户开展现场培训和“一对一”辅导,帮助农民解决机具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引导银行机构改进金融怎么写作,实行合理收费,提高农民使用机具的积极性。认真受理各类支付业务投诉,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二是切实加强支付风险管理。制定《关于加强农村地区支付怎么写作风险防控的意见》,建立完善农村支付业务风险预警处置和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对金融基础设施的巡查维护力度,加强对可疑支付交易的监测分析,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农村支付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规范助农取款怎么写作。对助农取款怎么写作的收单行和怎么写作点商户,加强管理,规范业务,防范检测币风险和资金纠纷。
四是推动手机支付广泛应用。做好手机支付业务在全省试点推广工作,着力解决偏远农村地区支付怎么写作供给不足问题,为农民提供低成本、便捷化的电子支付怎么写作。
参考文献:
推动金融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访全国人大代表、人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N].金融时报,2010—03—11.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www.udooo.com

告(2010)[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6月.
[3]刘士余.大力加强农村支付怎么写作环境建设[N].金融时报,2012—02—16.
(责任编辑 孙军;校对 GX)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