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金融 >> 金融证券 >谈述文化艺术民族文化艺术和现代教育传承和结合网

谈述文化艺术民族文化艺术和现代教育传承和结合网

收藏本文 2024-01-25 点赞:32888 浏览:14834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国学大师钱穆,宾四先生似乎曾这么说:“文化艺术是民族的生命,没有文化艺术,就没有民族;但民族又是文化的核心,没有民族,文化艺术也无由创造,并且更无法炼,要的是,在这些种种文明的基础上,是否能凝炼、融合出人们共同的生命理想。有这理想,人们才能和平的相聚在一起,共同的营造生活,享受生命,消除生之恐惧,摆脱生存竞争淘汰的威胁。是以文化的这棵“

源于:免费毕业论文www.udooo.com

生命树”的最高处,其实就是人类生命的共同理想。而什么是这共同的生命理想呢?简单的说,就是“活着”,大家一起活下去;大家相互尊重的活下去;不仅资源共享,大家还可以活成像一家人一般。甚至于努力尝试走向世界大同。
民族文化艺术的概述
人类历史上,曾有许多精采的民族,他们突然崛起,创造出优秀精采的文化,这些文化也是以影响后世某些文明的发展。但这些民族却又忽然夭折,不能延续。这如同肥沃月湾,这在上古时代,所谓河流流奶的的地方,这里曾经崛起创造楔形文字的苏美人,武功盖世的阿卡德人、亚述人,以及建空中花园的巴比伦人、波斯人,他们像龙卷风一样瞬间兴发,征服一切,然后又倏然消失。他们并没有相互自然融合,成为一个共生、共存、共荣的大族,为两河流域,为此后的阿拉伯世界带来和平的契机。
现代教育推动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结合
梳理近代史,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而这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在各种灾难中的表现,似乎又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再起、再生的力量,而这也就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特质,也是中华民族能从衰败中再起、再生的精神了。所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现代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的锻造人、发展人。为了培养学生,全面推行现代教育势在必行。现代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联系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稳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掌握能力,教育学生该如何做人,如何学习等,通过现代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能力于所存在的潜力,对此,现代教育是一个面向新时代的教育,肩负起民族、国家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特殊使命。
现代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民族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本源文化,母体文化的观点已是不争之论。然而,将其落实贯穿到艺术实践的行为中,路程还有很远要 走。”全国各高校除了美院,过去的工艺美院外,其他个别院校民间美术专业学科的设置较少。探讨其原因,不外乎美术专业高校及师范院校有西方艺术教育 体系模式引导以及精英学子归国的有识之士在早期美术专业设置上体现在西画和中国画两大学科发展。
如今,文化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对此,为完善学生的素质教育,教育部曾提出:“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现代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
文化艺术教育就是善于利用艺术美、自然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美,来培养学生正确而又健康的审美观以及无穷的创造力,这将在提高一个人的现代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艺术设计中,一个作品考验着一味设计师的综合现代,在一个设计作品中所注入的一种相称的文化内涵,这已成为增强一个艺术作品设计的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如能创造性的使用这些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其创意的思维的作品将会有很多。
为推动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结合,现代教育应当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再认识,甚至对西方的再认识,唯有从教育入手。今天我们如何透过媒体推动社会大众教育。教导大众再认识自身的文化艺术与民族特性。同时也借此方式唤醒人们潜藏于心的民族情怀,与文化精神——那生生的力量;那对生命的关怀;还有对和平、幸福人生的向往与追求。如此民众才会自然展现了生活智能与生活道德力。
二是如何设计、规划学校文化艺术教育的适当课程,然后透过学校教育,从小学、中学、大学,建立健康及正确认识传统民族精神及文化理想的管道。而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使青年、少年,对民族有自信,对文化有正确的认识,这才能奠定他们有发扬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能力与爱国的热诚。重新整理编纂中华文史教材,使学习者看得见、感受得到中华民族所以能大、所以能久的再生的创造力。
三是培养优良的各级中华文化艺术的文、史、哲、艺术的教师。使他们有能力担负起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教导学生的学养与品德。让教师明白宋儒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如往圣继绝学。”
四是培养学生认识什么是“文化艺术道德”。如此学生才会有文化艺术道德的认知力、判断力与坚持力,人们才会有“文化艺术道德”可言,社会才能具有道德力。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