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计算机 >>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安全 >基于计算机病毒技术分析和

基于计算机病毒技术分析和

收藏本文 2024-03-02 点赞:4514 浏览:1472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作为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计算机技术应用阶段同样面临着各种问题,阻碍了网络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病毒是破坏计算机及其网络性能的常见因素,造成计算机病毒形成的因素复杂多样,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计算机系统存在的漏洞,往往为恶意攻击者的入侵创造了条件。文章在此背景下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提出了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检测和清除病毒技术的应用,希望对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技术;分析;研究
1007-9599 (2012) 11-0000-02
计算机是企业办公自动化的主要设备,与其它辅助装置组建成高效率的办公网络,显著改善了内部经营管理的成效。作为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计算机技术应用阶段同样面临着各种问题,阻碍了网络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病毒是破坏计算机及其网络性能的常见因素,容易给企业内网带来诸多攻击与危害,深入研究计算机病毒及其防御技术是极为重要的。

一、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造成计算机病毒形成的因素复杂多样,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计算机系统存在的漏洞,往往为恶意攻击者的入侵创造了条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计算机软硬件装置均存在不同的缺陷,导致计算机设备组网运行时易受到外部环境的袭击,中断了操作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病毒是危害计算机安全使用的主要原因之

一、其具备以下特点:

(一)危害性。由于某种因素引发病毒现象,计算机将遭受来自多方面的危害,这是病毒破坏性的基本表现。如:病毒入侵计算机内部,原先编制的程序代码则无法正常执行,程序指令操作秩序混乱,用户难以获取经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结果。此外,病毒对数据库的破坏作用极大,可摧毁数据库权限访问的安全措施。
(二)隐蔽性。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若无外界条件的刺激则很难被发现。如:计算机操作系统潜在的漏洞,通常是各种病毒产生的促进条件,一旦系统风险被发现,病毒也随之扩散且造成危害。计算机病毒长期潜藏在软硬件设备执行的程序中,编制者只需通过修改或更换指令便可激活病毒,瞬间性损坏网络运行。
(三)传染性。企业引入自动办公系统,计算机设备应用开始建立组网模式,多台计算机联用以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病毒具有传染性特点,只要其中一台计算机被病毒袭击,与其连接的设备均会遭受病毒危害。如:主机与子计算机之间是紧密关联的,主机或副机其中的一个受到病毒威胁,整个组网均会被感染。

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

应用病毒防范技术可降低其对计算机造成的危害程度,为用户创造安全可靠的运行条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技术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防止计算机病毒对系统的传染和破坏。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是通过阻止计算机病毒进入系统内存或阻止计算机病毒对磁盘的操作,尤其是写操作。常用的防毒技术有:
(一)磁盘引导区保护。为了防止编写者利用计算指令或程序代码造成供给,可对计算机磁盘采取保护措施。如:对磁盘设置写保护功能以限定磁盘的操作权限,任何人不得对磁盘进行编写、修改、删除等操作,阻止带有病毒程序的录入。
(二)系统监控技术。实施监控是可及时发现计算机网络运行潜在的病毒风险,提醒用户尽早执行杀毒软件隔离其传播,如图1。计算机数据流通时监测其传输状态,当处理器感应到异常信号后作出准确的判断,通过控制数据传输方式防毒。
(三)加密可执行程序。执行程序代码前后,用户对其进行加密处理,再经过解密操作才能识别数据内容。加密中所用的解码方式有用户设置,其它人员无法正常识别数据内容,恶意攻击者便无法插入破坏性的指令或程

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udooo.com

序。

三、检测病毒技术的应用

上述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对企业或个人用户造成了许多危害,阻碍了计算机办公网络的正常运行。从发生机理判断,计算机病毒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了具有破坏功能的计算指令、程序代码,其对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办公自动化水平。检测是及时发现病毒的一种方法,提前察觉病毒的可能性以进行防御性处理。
(一)病毒搜寻。计算机内部结构组成比较复杂,任何区域均有可能藏有病毒。设置病毒搜寻功能是检测技术的首要步骤,如图2,利用切实可行的检测方式查找病毒源,为用户制定病毒处理方案提供依据。如:参照计算机病毒的关键字、特征程序段内容、病毒特征及传染方式、文件长度的变化,在特征分类的基础上建立的病毒检测技术。
(二)病毒校验。除了广泛地搜寻病毒意外,还有一种方法是不针对具体病毒程序进行的校验,通过指令或程序代码的校验也能发现病毒的存在。如:攻击者常会编写带有破坏性的计算指令或程序代码,插入计算机程序后起到干扰作用。用户可先准备计算机标准的程序代码内容,把察觉到的异常指令或程序进行对比,可校验出附带病毒的数据。

四、清除病毒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病毒的清除技术是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计算机病毒传染程序的一种逆过程。清除病毒需视情况而定,用户不能盲目性地执行杀毒软件或修改程序,否则会影响到整个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或者导致计算机存储的程序代码误删除。目前,清除病毒技术主要采用杀毒软件、定期清理等两种方式。
(一)杀毒软件。我国计算机用户清除病毒常借助各种实用性软件,而清除病毒大都是在某种病毒出现后,经过全面性的分析研究,最终研制出来具备解毒功能的软件。应用较多的杀毒软件包括:360、瑞星、卡巴斯基等,将其安装在计算机内长期存储,用户执行软件后便能起到清理杀毒的作用。
(二)定期清理。一些不必要的指令或程序代码,应定期将其清理干净,既减小了冗杂数据存储的占有率,也提高了计算机运行的效率。企业用户需制定良好的管理制度,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清理计算机的垃圾数据;个人用户有规律地清理计算机,把无用数据及时清除以免给攻击者创造传播病毒的空间。
五、结论
总之,病毒是计算机常见的危害因素之一,其能够对计算机操控性能及程序代码执行产生干扰作用,降低了设备正常处理数据的功能。结合病毒具备的特点,企业或个人用户需从防范、检测、清理等三个方面制定处理方案,创造安全可靠的计算机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韩筱卿,王建锋,钟玮等编著.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大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张仁斌,李钢,侯整风编著.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关玉欣,王晓荣,刘慧文.浅议计算机病毒的防与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5)
吕品,尹振宇.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J].东方企业文化,2011(24)
[3]沙为超,刘梅华.计算机病毒分类与防范的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01)
[5]魏晋.计算机反病毒软件技术探究[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6]王立达.计算机病毒智能检测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1)
[作者简介]
罗婷(1984-),女,江西高安人,硕士学位,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软件工程;刘春梅(1982-),女,江西分宜人,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