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师 >> 教师师德 >试谈对高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试谈对高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24177 浏览:10897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笔者教授《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已有两年,这两年来,和学生交流、谈论,引发出笔者对该课程的几点思考。当前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大量压缩人文素质课。高职学生人文素质逐渐沙漠化,因此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课程开设的必要性、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进行浅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使学生树立起“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职生;人文素质
1002-7661(2013)01-287-01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校的教学现状

笔者在教授酒店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时,有学生问:“老师,这门课程对我们专业技术有帮助吗?”当问及中国历史知识时,学生知之甚少,甚至一问三不知。学生的反应告诉我,他们对学习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淡漠的,甚至不屑于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被削减课时,甚至最后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时,被直接删除。学院、学生的态度如此,再看看行业的要求。在一次校企联谊座谈会上,某五星级酒店人力资源部总监明确提出,面对日益激烈的酒店行业内的竞争,对怎么写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已不仅仅局限在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上,作为酒店的管理者,将更看重员工的职业素质、人文素质、个人修养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重视职业技能、重视专业教育。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开设以专业性质为标准。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往往增加职业技能训练的时间,压缩人文学科教育的时间。校方认为就业率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就业率的高低和毕业生本人对就业的满意度是学校的生命线。爱因斯坦说的:“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高职学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不是制造机器的厂房。对于文化素质教育,也如远清同志在1995年“第一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工作研讨会”上所讲,想想世界各国21世纪高教热点,再看看我们国家的时弊,再看看世界上一些反对我们的势力,要“西化”和“分化”中国,再进一步看看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毫无问题,我们应该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

该课程的教材选择由张岂之著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涵盖了哲学、宗教、史学、文学、文物、书法、绘画、医药、养生、教育、建筑等方面。在教学中,从了解汉字起源到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从分析先贤圣人的哲学思想到理解现代全球文化的大融合;从宗教思想的传承到建筑风格的欣赏,无不渗透这古代先贤自强不息、天人合一、民族大义、厚德载物的大道思想。从中华文明源头的文化性格看,有强者为尊,有博雅如斯,有合于自然;从先贤的哲学思想看,有天人合一,也有天人相分,有道家的天道自然思想,也有儒家的天道观、道德观。从书法、绘画的风格、养生之道的构成、从古至今的建筑,可以看出,古人的思想已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去。

四、和实际相结合,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在酒店专业、旅游专业开设,应该在各个专业开设,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应该是全体学生的任务。《大学》讲:“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身心皆修是成为人的根本。德国教育文化学家斯朗格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引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应联系实际,将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古人的思想,从中收获精华部分,提升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比如在讲授儒家传统道德时,和当代的一些社会现象联系起来,讲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什么是“礼”、什么是“孝”等,引导学生思考儒家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比如在介绍“天人合一”思想时,结合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站在环境保护等问题上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和谐”。比如在讲授炎帝、黄帝时,讲炎黄子孙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中国人的民族特征——兼容并蓄,有容乃大。
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如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学生自讲教师补充、头脑风暴、图示法等。比如在讲授文字起源时,笔者收集了大量的古人结绳图、八卦图、古人崇拜的图腾等,制作成幻灯片,结合具体图片讲解,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在讲授宋代文学史时,先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各组学生,上课时由学生根据教

摘自:学年论文范文www.udooo.com

师课前的安排,讲述自己收集到的材料,教师再做补充说明。这种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赫尔巴特指出:要求得人格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就得抓住几个主要的基础——它应能囊括具有兴趣对象的全部范围,按照这几个主要轴心去培养多种兴趣。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王旭善.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及思考》[N].光明日报,2006-10-28.
 杨叔子. 《永必求真,今应重善》[N].文化素质教育简报,1996-12.
[3] 佐藤正夫. 《教学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6页.
[4] 申丽. 《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