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师 >> 教师师德 >音乐欣赏教学之我见题目

音乐欣赏教学之我见题目

收藏本文 2024-01-21 点赞:4839 浏览:1683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达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欣赏教学作为音乐课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已经认识到它的重要地位,但就当前现状看,音乐欣赏教学仍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我认为问题主要有:欣赏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没有目的性;欣赏教学中所实施的教学方法单一,或者虽多却流于形式,缺乏师生互动;欣赏内容与学生情感体验脱离,很难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教学设备欠缺,影响音乐作品的表现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前认真备好课,以音乐作品为载体,明确欣赏目标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耳朵”,使他们成为具有一定音乐艺术文化素养,终身热爱音乐、享受音乐的人。这是老师组织感受与欣赏教学的依据,也可以看做是小学阶段感受与鉴赏教学的主要评价标准。在欣赏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微笑波尔卡》这课时,根据大纲要求设计的目标是:

1.感受波尔卡的节拍特点、情绪及风格。

2.通过聆听,分辨和体会乐曲两个主题的不同情绪。

上课时我采取的一些方法,比如律动、舞蹈等等,都要围绕目标的实施进行,而不是动了、跳了,学生对其节奏特点,对其音乐风格还是一无所知。这样的话教学方法就成了热闹的形式,欣赏也失去了目的性。所以

摘自:毕业论文如何写www.udooo.com

这里强调实施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以音乐作品为载体,一切教学手段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达成欣赏的教学目标而怎么写作。再比如欣赏一些国外名曲,小学阶段对这些作品的欣赏目标是了解和体验这些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那么,课前确定教学目标时就要围绕这个宗旨而展开,而对作品本身其他方面,比如结构、曲式等等就无须多言了。因此,制定明确的欣赏目标是上好欣赏课的首要条件,是贯穿整堂课的主线,任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都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怎么写作。

二、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

我们的对象是小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如果仅仅是单一的聆听,他们会很快表现出不耐烦或心不在焉的状态。所以,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聆听,我们有必要借助其他教学手段,更生动具体的呈现音乐作品,帮助学生同时开放多个感知渠道,去“看”、去“触摸”音乐,从而增强学生内心对作品的体验。所以我经常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跳一跳”、“动一动”,可通过身体的体验而达到内心的情感共鸣。当然,学生主体参与更主要的是心灵思维的参与。古人说:“艺术使人惊,不如使人喜,使人喜不如使人思。”欣赏教学的关键是发展、培养人的创造力。著名学者郭声健在《艺术教育论》中说:“艺术欣赏教学中学生的动,不能只满足于外在的、身体的动,还应该确保学生内在的、心灵的动。”例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这类古曲时,就更要引导学生心灵的参与,让学生闭目聆听,同时,引导学生构思一幅相应的画面,从而更立体,更生动的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这种构思的过程,就是学生心灵主动参与的过程,也是一种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是欣赏教学中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

三、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多方位、多渠道联系实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不可否认,我们课本上的欣赏内容越来越丰富了,但也有一些音乐作品确实脱离了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加上普通城市的小学生接触面比较窄,身边的音乐氛围欠缺,自身的音乐素养不够,对课本上的一些作品很难理解,从而达不到情感上的共鸣。比如,欣赏六年级第三单元《山村来了售货员》,学生欣赏完作品应该都能感受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兴奋的情绪,但学生可能就理解不了为什么来了个售货员要选择这样一种情绪的音乐?以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来说,他们不会体会到山村的落后,山村村民那种简单的期盼。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多方面对落后山村生活的展示,引导学生建立一种与山村村民相类似的情感基调,从而比较容易把握作品的内涵,激发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引起心灵的共鸣。

四、运用适当的教学设备,增强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现在一般中小学都具备了一定条件的教学硬件设备,让我们在教学时的选择多了,更得心应手了。那么,是不是设备越多越好?越先进越好呢?当然不是,我认为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设备,而不一定非得越先进越好、越花哨越好,搞得音乐欣赏课成了大杂烩,失去了欣赏本来的音乐性。甚至因为繁多的教学设备的参与,而把原本完整的音乐作品分割的支离破碎,失去了整体性。因为,欣赏是听觉的艺术,音乐的表现力首先来自于悦耳动听的音响和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所以最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好的音响。只有好的音响,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细腻的表现,才能感觉到音乐的美!如果音乐本身的表现力欠缺了,还谈什么美感?
综上所述,音乐感受能力与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抓住音乐的神,让鲜活的音乐形象走进学生的内心,让音乐情绪感染和熏陶学生,只有引起学生心灵的主动参与,才能真正达到欣赏的目的,才能真正以音乐作品本身为载体,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真正让学生体验美、理解美、创造美!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昆仑小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