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家庭教育 >修辞学民族文化修辞学基本

修辞学民族文化修辞学基本

收藏本文 2024-01-21 点赞:20585 浏览:9381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辞是思维的表象,是把语言运作为言语的思维过程。任何语言手段都可以作为修辞手段,来实现作者的意图和目的。各国修辞学对民族文化都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文化;修辞学
修辞学的研究经历了从零散到系统、从把修辞作为一种手段到到把修辞作为思维方式的漫长过程。修辞是思维的表象,是把语言运作为言语的思维过程。任何语言手段都可以作为修辞手段,来实现作者的意图和目的,凡是合理的语言运作都是修辞。文化或者文明就是指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从修辞学的发展历程看,各国修辞学对民族文化都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文化的界定

西方各民族语言中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文化或者文明就是指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在中国,“文化”一词的含义十分广泛,读书写字、修养、文学、艺术、文博、图书、考古学、民俗、礼仪、民族、宗教等都可称作文化。“文化”一词在古代的含义,当指文治教化、礼乐典章,这一认识一直延续至近代。近现代“文化”一词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所有事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为。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人是文化的主体。从更基本的观点来说,文化是由具体的人类行为构成的,但作为整体的社会文化和一种民族的传统,高于具体的个性行为,具有稳定性。
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每种民族文化的民族性都是相对于其他民族而言的,是该民族文化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征。民族的显著特征是共同语言、地域和文化;其核心则是共同心理素质,也就是扮演凝聚力角色的民族精神,表现为集体无意识。文化的时代性指同一民族因生活环境的变迁和文化自身的运动规律,在不同历史阶段其文化呈现出各异的形态。时代性体现了人类寻求发展的本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每个时代的文化都包含着所有时代永恒共同的成分。人类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永恒性寓于时代性之中,或者说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二、民族文化的修辞学研究

从修辞学的发展历程看,各国修辞学对民族文化都进行了相关研究。下文从历时角度对西方以及我国修辞学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研究做出以下概述和分析:
西方修辞学的源头古希腊修辞学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发展”,其源头是古希腊的语言和社会文化实践。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主张修辞要服从真理,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亚里士多德将修辞定义为“在每一件事上发现可用的说服手段的能力”。认为修辞学就像学和政治学一样,都属于人的本性。认为修辞学是一种社会凝聚的力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道德和政治价值观的观点。
西方修辞学的产生和发展始终闪耀着人本主义的光芒,认为修辞实践产生于深层的知识和道德习惯。20世纪下半叶,西方修辞学的理念得到全面振兴与发展将修辞学和价值观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从功能上看,修辞具有归纳和传播人类价值观和文化的目的。20世纪的西方新修辞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生活领域,即研究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有效地使用话语凝聚社会文化群体,探讨话语如何在社会事务中发挥作用。可以说,西方新修辞学虽然将文化放在重要的地位,但对文化的民族属性却并不关注。不过,新修辞学的修辞理念却赋予修辞学较强的阐释性,这为我们研究修辞中的民族文化因素提供了理论的参考。
中国古代修辞学者在解释修辞时往往把它与道德礼仪联系在一起。中国现代修辞学注重修辞学体系的科学性,凸显修辞主体个人的努力。中国现代修辞学对民族文化给予的关注越来越多,研究范围也在进一步地扩大和深化。不过,这种研究取向是在西方修辞哲学和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引介性,同时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纵观西方修辞学和中国现代修辞学的研究历程,在语言学人类中心论范式确立之前,修辞学受同时代哲学和语言学研究取向的影响,并没有明确将民族文化列入研究范畴。20世纪后半叶,随着哲学向语言学转向和人类中心论范式的确立,揭示修辞和文化的关系,以促进修辞效应的成功实现成为修辞学的现实任务。修辞学研究民族文化在交际过程中的体现和作用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大卫·宁[美]等著.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常昌富,顾宝桐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顾嘉祖,陆昇主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3]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郭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张会森.修辞学通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源于:查抄袭率硕士毕业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