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家庭教育 >让创新思维贯穿语文课堂资料网

让创新思维贯穿语文课堂资料网

收藏本文 2024-02-26 点赞:28413 浏览:13108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第三次全教会也指出,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其今后的发展的需要,意义特别重大。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把握课堂——创新教育的关键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各项教学改革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才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质量,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教学的实际,创造出适应社会需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结构安排上也需要有创新精神,根据时间学的观点和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课文的需要大胆设计,使课堂结构既严谨有序,又生动活泼。例如在课文讲解过程中,笔者穿插了学生“说读”活动,使课堂结构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的主角。
同时课堂又是学生思维最积极、最活跃的场所,这里经常能爆发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样的火花自学生中来,如果不被发现,则可能自生自灭,不成气候。如被教师发现并予以肯定和鼓励,学生则可能受到鼓励而发扬广大。

二、讲究方法——创新教育的手段

创新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的面很广,从教师的教学方法角度而言,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引而不发

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抓住学生思维这只“小鸟”,让它唱出美妙的动听的歌声。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解,设疑是“开而弗达”,“引而不发”,就像图画中的“布白”,给学生思考想象的余地,为他们的创新思维创造必要的备件。

2、反弹琵琶

所谓“反弹琵琶”,就是引导学生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对事物进行递向思维,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在语文课中,我们有目的地进行“反弹琵琶”,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3、扩散思维

所谓扩散思维就是引导学生对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方面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辐射性、广阔性、灵活性、独特性。在一堂作文指导课上,我讲了下面一段话:“一位大使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安南讲了这样一件往事:我至今记得17岁时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课,老师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他问我们:‘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我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我要求学生对这则材料展开讨论,学生思维十分活跃,有十多位同学发了言,归纳起来主要有5种:1、从打破思维定式的角度写2、从局部和全部的关系写,3、从教师循循善诱的角度写4、从教育对人一生有重要影响的角度写5、从要做有心人的角度写。通过以上讨论,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四面八方多角度地分析思考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争取思维上的不断创新。

三、立足教材——创新教育的土壤

值得指出的是,任何创新教育的尝试都应立足于教材,因为教育依据的主要是教材,教材虽“无非是一些例子”(叶圣陶语),但毕竟是例子,它不只是知识的载体,其中也包含着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能力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教师运用教材,不仅要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更要让学生获得创新能力。

四、、和谐——创新教育的空间

要让创新思维贯穿语文课堂,最后还需要一个必不可少的环境:那就是和谐的教育氛围。因为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而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学生只有在教师创设的充满尊重理解、平等、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中,才有可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质疑、自主探索,而作为思维的最高形式——创新,也才有可能在这种自主活动中得以培养和发展。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创设一种极具感染性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其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创新教育不

源于:论文格式标准www.udooo.com

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落实在具体教学行为之中。语文课教学的生命力及其永不枯竭的动力在于创新,我们语文教师应当在创新路上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迎接时怎么发表展的挑战。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