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家庭教育 >符号互动教育观指导下中小学生学业不良转化

符号互动教育观指导下中小学生学业不良转化

收藏本文 2024-02-06 点赞:5000 浏览:1257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何为学业不良,如何从符号互动教育观的角度分析中小学生学业不良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实现学业不良的转化,本文就这几个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关 键 词】符号互动教育观;学业不良;转化
1005-5843(2012)03-0063-02

一、何谓“学业不良”

“学业不良”,严格地说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所谓“学业不良学生”,是指那些要比其他学生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某种及格学生。这些学生具有思考不积极、不肯或不善于动脑筋、经常回避那些比较要用脑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注意力不易集中、易分心、对直观教材的记忆优于对语言教材的记忆、善于机械记忆和不善于逻辑思维等特点。
在每个国家和地区、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学业不良的学生。学生学业不良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损害了教师从教的积极性,也给学生本人和家长带来了一定的苦恼,从根本上不利于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如何帮助学业不良的中小学生走出困境,成为学习上的善学者、乐学者、优学者,本文试图从符号互动教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从符号互动的教育本质观看中小学生学业不良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互动的缺失和社会学习的失当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教育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互动和社会学习的过程,强调人际互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强调除以文本符号为相似度检测的知识教学外,各种媒体信息也应作为重要资源在教育上发挥作用。但造成学业不良的首要原因恰恰是社会互动的缺失和社会学习的失当:
1. 社会互动方面。这里的社会互动包含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亲子互动、长幼互动等)、学校中的师生互动、同伴互动以及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互动等。对于学业不良的中小学生,他们往往在其中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的互动上存在不足或无效。很多农村中小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学业无人顾及;城市里的父母有些因工作比较忙也在很多方面与孩子互动不足。师生互动和同伴互动除了课堂上的,还有课外的,教师的性格偏好和同伴间共同的兴趣爱好会使一部分性格偏内向的学生落入人际交往的空档,既得不到教师的关注,也没有知心的朋友。上学、放学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例行公事,学习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学业成绩受到了影响。
2. 社会学习方面。符号互动理论把一切人际互动的相似度检测、传达信息的姿势称为符号。学校中的文本知识、教师的语言是符号,社会上的媒体信息也是符号。今天,大众传媒因为有了互联网、卫星导航等技术手段而飞速发展,我们进行社会学习的符号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发展、变化,并不断彰显其感官性、全面性、开放性,这对于中小学生无疑是个强大冲击。很多原本成绩优异的学生因沾上网瘾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急速下滑,甚至很多青少年因受了网络、成人影视作品的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有意义学习的缺失

对学业不良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在课堂上的意义建构是明显不足的。这种不足可能是思维习惯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原有知识基础比较薄弱,无法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结,或者是外界原因,比如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家庭中父母关系、亲子关系的变化、社会环境的诱惑等导致的注意力转移等。中小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实现必须在一系列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注意力不集中会使学习链条中断,导致意义无法建构。

(三)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的缺失

符号互动教育观认为,教育的过程在本质上也是受教育者不断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的过程,自我认知涉及需要、行为趋势和价值观的知识。自我理解涉及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人具有自我意识,能够对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进行自我调控。对于学业不良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在自我认知上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出现了偏差或转向,自我意识比较薄弱。有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处在模糊的兴趣下滑阶段,有的学生价值观则已发生了彻底变化——认为“读书无用”,有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则已失去控制的能力。

三、符号互动教育观指导下的中小学生学业不良的转化

(一)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家庭成员之间互动,包括亲子互动、长幼互动和隔代互动。一方面,从时间上来看,父母或家中长者要增加陪伴中小学生的时间,多与其相处。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应该把孩子带在身边,让他们去“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最好别让其做“留守儿童”,呆在老家“放羊式”的发展。城市父母也应多拿出时间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从方式上来看,父母应给孩子做出学习的表率,有条件的父母要坚持读书看报的习惯,这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有利于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此外,父母要改变动辄打骂的粗暴教养方式,多与孩子进行春风化雨似的交流,要知道“粗暴的家庭只能培养出粗暴的孩子”,棍棒教育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小学生的学业不良,还可能导致中小学生更强的逆反心理。

(二)加强学校中的师生互动

学业不良的中小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是做得比较好的。首先,要尊重这些学生。学业不良的学生其自尊心更加敏感和脆弱,如果教师再给他们贴上“标签”,他们就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其次,要抓住课上课下恰当的转化时机。比如,当这些学生课上欲举手发言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回应,引导其逐渐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课下创设一定时机与这些学生交流、谈心。

(三)正确处理校内校外的同伴互动

几个同伴结成一定的群体。学生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对于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要给以区别对待。有的非正式群体是以共同的学习兴趣为纽带组合在一起的,他们团结、勤奋、向上,这种同伴间的互动是应该给与提倡和鼓励的,他们可能带动起班内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校内外以某种社会性共同爱好,比如抽烟、酗酒、打架等聚集起来的非正式群体,要坚决予以打击,因为这种互动只会在数量和程度上加剧学生的学业不良。

(四)规范大众传媒的内容,减少造成学业不良的社会因素

大众传媒的感官性和开放性对广大中小学生具有很大诱惑,如何尽量减少他们的负面影响呢?除了学校、家长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引导、教育外,国家法律,地方法律、法规也要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管力度,阻止一些不健康的影视、艺术作品出现在青少年面前。学校附近的网吧,要严格禁止未

源于:免费论文网www.udooo.com

成年人入内。父母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健康的环境里培养起对学习的兴趣,以吸引那些学习上已经存在困难的学生早日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

(五)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实现

教学在本质上是增进人际关系和提供学习环境条件,以利于学生个体知觉的分化并将新材料准确地整合到个人知觉之中。教师在教学上积极创设环境,通过教学环境地运用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和共同性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整合和记忆,利用相对轻松的教学氛围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一旦有了成就动机,学业不良的状况将会逐步得到改善。

(六)运用情感教学策略,激发学业不良学生的自我意识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中的情感冲突,如教材中人物之间的冲突,教材中人物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的冲突来开展情感教学,在这种冲突与体验中找寻自己的位置,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自我意识的培养会促使学生不断进行反思,从而克服困难,实现学业不良的转化。
四、结语
中小学生的学业不良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给学校、家庭及学生本人带来了很多苦恼,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是一个需要付出耐心和心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社会角色之间的互动、学生自我互动的良性循环是关键因素。本文仅从符号互动教育观的角度做了肤浅的思考,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参考文献:
周爱萍,胡轶群.职校学困生学业不良探析[J].科教文汇,2008(4).
李金林.“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的几点尝试[J].林区教学,2008(1).
[3]陈夏英.试论符号互动教育观[M].铜仁学院学报,2008(4).
[4]余保华.符号互动论视野下师生关系构建[J].教育科学论坛,2007(2).
[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