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研究 >简论美术教学中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中国

简论美术教学中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中国

收藏本文 2024-02-26 点赞:6105 浏览:1967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对美术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和创造能力的新认识,谈一些个人的看法,通过对学生采用身心愉快的教学方法,并且以愉快和轻松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兴趣;创造力;激发
作为从事十几年高职美术教学的教师,我在教学中常常感到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也许可以引起学生对绘画的关注和学习,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采用有利于学生身心愉快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鼓励、诱导,才可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并能长久地保持下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也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现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精心选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比如本人在课堂上讲解色彩课程中环境色与物体的变化时,先拿了一个石膏体,学生看到的是一个白色的物体,当把石膏体放在蓝布上,这时石膏体产生了颜色变化,学生立刻理解了环境色的概念。因此,在编排教学内容上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就要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还要看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课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若使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呈现一样的面孔,是创造的大忌;应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思维习惯,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上注重灵活性和鼓动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创造力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更是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技巧的多寡;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更灵活地组织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鼓动性即是鼓励学生不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看红楼梦,道家看,儒家见仁义,文学家看的是字理结构,布局谋篇的巧妙;经济学家看持家掌政的老练;历史学家看朝代更替的必然;才子佳人见了则情意绵绵。对同一对象,各人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视觉感受看艺术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形象力自然会得到发展。如:在欣赏凡·高的《星空》时,鼓励每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看到的是混乱的画面;有的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粗糙的线条;有的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消沉的情绪。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从而提高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因材施教是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关键。艺术贵在创造,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在他们身上,创造力往往处于潜在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发展。在教学中,我从来不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数学题只有一个答案,不同于体育竞技比赛只有一个量化标准。它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

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udooo.com

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创造力。当几十张作业表现出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有些可能就是显露出有创造意识和艺术才华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调动这些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作素养。

三、以轻松和平等相处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能力

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客观方面来看,不论何种资质要成为现实,有时需要他人的发现与培养,以及其他一些外在因素的激励与诱导。因此为了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空间,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在作业评讲时本人会多肯定学生创造性的一
面,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创作兴趣,这样同学们会变得更大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同时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平等相处,真诚地交流思想、交流意见,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营造出轻松的教学氛围,进而有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由此可见,让学生激发对课程的兴趣和创造能力是教学的关键,作为教师应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想法,不断提高美术教学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王德育,译.论人类的知识[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康守尧.中国大百科哲学卷[M].人民出版社,1985.
[3]竹内敏维.美学百科词典[M].刘晓路,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4]常悦伦.新编美学百科词典[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单位 江苏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