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心理学 >> 教育心理学 >效能网络成瘾倾向和生活事件、自我效能感联系

效能网络成瘾倾向和生活事件、自我效能感联系

收藏本文 2024-02-01 点赞:27081 浏览:12082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网络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其特有的优势,迅速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转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与思维习惯。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用户中最活跃的群体,网络一方面正日渐成为他们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伴随网络技术的不断进展与个人电脑的迅速普及,网络的消极影响也日益凸显。一些大学生由于对网络缺乏合理认识、自控能力不强等理由,体现出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现象。网络成瘾又称病理性互联网利用,是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者的探讨热点之一。已有探讨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或过度利用网络将对其学习、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等造成严重影响。鉴于此,探讨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基本情况,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预防并矫治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首先以400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探讨对象,翻译并修订了意大利心理学家Caprara (2008)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接着采取修订好的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刘贤臣(1997)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方晓义等人(2010)编制的网络制约自我效能感量表、陈淑惠(2003)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大学生基本信息调查表对633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具体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群体特点,并力求以社会、心理两方面考察各因素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进而构建出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模型。本探讨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修订得到的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在性别、年级和是否独生子女上有着显著差别。以总体上看,男生在网络成瘾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大二学生和大三学生的得分普遍高于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3)不同严重度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在生活事件量表上有着显著差别,高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在生活事件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低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进一步的回归浅析发现,“健康与适应因子”、“其它因子”、“人际联系因子”对高网络成瘾倾向有着一定的预测作用。(4)不同严重度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上有着显著差别,高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各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进一步的回归浅析显示,调节沮丧/痛苦情绪效能感对高网络成瘾倾向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5)不同严重度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在网络制约自我效能感上有着显著差别,高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在网络制约自我效能感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进一步的回归浅析显示,网络制约自我效能感对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6)网络成瘾倾向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探讨结果显示,生活事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网络制约自我效能感和网络成瘾倾向间相关显著。其中,生活事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网络制约自我效能感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直接预测作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还能通过网络制约自我效能感间接预测网络成瘾倾向,生活事件还能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网络制约自我效能感间接预测网络成瘾倾向。最后,本论文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及矫治提出了几条倡议,并指出了本探讨的不足与今后探讨的方向。关键词:大学生论文网络成瘾倾向论文生活事件论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论文网络制约自我效能感论文

    致谢4-5

    摘要5-7

    Abstract7-12

    引言12-13

    1 文献综述13-27

    1.1 网络成瘾13-22

    1.1.1 网络成瘾的类型14-15

    1.1.2 网络成瘾的诊断与测量15-17

    1.1.3 网络成瘾的论述模型17-19

    1.1.4 网络成瘾的影响探讨19-22

    1.2 生活事件22-23

    1.2.1 应激的概念22

    1.2.2 应激源的分类22

    1.2.3 生活事件的影响探讨22-23

    1.3 自我效能感23-25

    1.3.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24-25

    1.3.2 网络制约自我效能感25

    1.4 生活事件、自我效能感与网络成瘾的联系25-27

    1.4.1 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的联系25-26

    1.4.2 生活事件、自我效能感与网络成瘾的联系26-27

    2 不足的提出27-31

    2.1 选题背景27-28

    2.2 探讨思路28

    2.3 探讨检测设28-29

    2.4 探讨作用29-31

    2.4.1 论述作用29-30

    2.4.2 实践作用30-31

    3 探讨一 修订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31-38

    3.1 探讨目的31

    3.2 探讨策略31-33

    3.2.1 探讨对象31

    3.2.2 探讨工具31-32

    3.2.3 探讨程序32-33

    3.2.4 数据录入与处理33

    3.3 结果浅析33-38

    3.3.1 项目浅析33

    3.3.2 探讨性因素浅析33-35

    3.3.3 验证性因素浅析35-36

    3.3.4 信度浅析36-37

    3.3.5 效度浅析37-38

    4 探讨二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自我效能感的联系38-49

    4.1 探讨目的38

    4.2 探讨策略38-40

    4.2.1 探讨对象38

    4.2.2 探讨工具38-40

    4.2.3 探讨程序40

    4.2.4 数据录入与处理40

    4.3 结果浅析40-49

    4.3.1 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的群体特点探讨40-42

    4.3.2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浅析42-46

    4.3.3 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模型46-49

    5 讨论49-58

    5.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修订49-50

    5.2 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的群体特点浅析50-52

    5.2.1 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的性别差别50-51

    5.2.2 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的年级差别51

    5.2.3 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别51-52

    5.3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心理、社会因素浅析52-56

    5.3.1 不同严重度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在生活事件上的差别52-53

    5.3.2 不同严重度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别53-55

    5.3.3 不同严重度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在网络制约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别55-56

    5.4 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模型56-58

    6 结论、倡议与不足58-63

    6.1 结论58-59

    6.2 关于预防及矫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倡议59-61

    6.2.1 加强网络知识教育,建立网络监督管理机制59

    6.2.2 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59-60

    6.2.3 优化大学生成长环境,重视大学生休闲教育60

    6.2.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高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进行干预和矫治60-61

    6.3 本探讨的不足61-6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